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技术_技高网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287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注浆前:S1.1、在评价路段内设置多个测试点;S1.2、采用落锤式沉弯仪采集每个测试点的弯沉盆数据;S1.3、计算出注浆前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subgt;Fi</subgt;;S1.4、对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subgt;Fi</subgt;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值E<subgt;F</subgt;。注浆后:S2.1、采用落锤式沉弯仪采集每个测试点的弯沉盆数据;S2.2、计算出注浆后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subgt;Bi</subgt;;S2.3、对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subgt;Bi</subgt;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值E<subgt;B</subgt;。评价:S3、根据修正值E<subgt;F</subgt;和E<subgt;B</subgt;,输出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路面注浆加固,具体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1、注浆加固技术在道路工程地基补强、压密、防渗等方面应用甚广。道路注浆加固后需要对注浆加固的效果进行检测评价,判断注浆加固效果是否满足预期。目前,常用的注浆加固效果检测方法有:钻孔取芯、地质雷达探测、钻孔窥视探测等,这些方法均为定性评价,存在检测结果不准确、不客观的问题。

2、关于现阶段无损检测应用于注浆效果评价的一系列方法,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无法准确且有效的对注浆效果做出客观评价。而且,现在市面上存在诸如“水泥注浆”、“改性地聚合物注浆”、“高聚物注浆”等多种道路注浆形式,多个单位技术不一、鱼龙混杂,部分单位存在着“浆液流动性如何不重要,只要能注就行,注浆压力越大越好,注浆量越多越好”的想法,实际上,浆液越是粘稠、注浆压力越大、浆液量越多越有可能破坏道路整体结构,使得道路各结构层更为“疏松”,承载力相较于注浆前反而降低。

3、对路面结构而言,基层一直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各类研究显示,对以水泥稳定碎石为基层的既有道路而言,底基层强度的弱化速率明显大于上基层,而道路承载能力下降通常是先从底基层的疲劳破坏开始的。而注浆利用浆液渗透、压密、劈裂作用,可有效填充提升路基和底基层密实度,注浆作用不仅提升了路基的弹性模量,同时对基层、基层和路基的交界处加固作用非常明显。

4、现有的评价方法,大多直接采用路基的回弹模量或整个路面的回弹模量作为评价参数对注浆加固效果进行评价,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这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5、1、注浆浆液对基层也有一定的补强作用,尤其是底基层和路基的交接处,包括底基层和基层的裂缝的补强,该区域是道路的“薄弱”区域,恰恰是注浆“重点”区域,注浆加固的效果尤为明显,此外,注浆孔中浆液“锚固”了基层和路基,形成了类似房屋建筑中的“桩基础”,可极大提升基层整体的承载力,显然,仅仅计算路基注浆前后动态模量的变化来判定注浆效果是不准确的。

6、2、采用注浆加固的道路多数路面已经存在损坏,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既有道路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反映道路整体的承载力,由于混凝土板块存在的裂缝等病害,注浆加固所引起的基层及以下当量回弹模量的增加,造成道路整体承载力变化不大,但是,实实在在的基层以下部分得到加固,只是不足以在既有道路的路面综合当量回弹模量这个指标中体现出来。显然,通过计算既有道路的路面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忽略了因路面损坏对结果的影响,也是不准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较低的技术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包括:

3、注浆前:

4、s1.1、在评价路段内设置多个测试点;

5、s1.2、采用落锤式沉弯仪采集每个测试点的弯沉盆数据;

6、s1.3、计算出注浆前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fi;

7、s1.4、对所述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fi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值ef;

8、注浆后:

9、s2.1、采用落锤式沉弯仪采集每个测试点的弯沉盆数据;

10、s2.2、计算出注浆后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bi;

11、s2.3、对所述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bi进行修正,得到修正值eb;

12、评价:

13、s3、根据修正值ef和eb,输出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结果。

14、进一步的,注浆前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fi的计算公式为:

15、

16、其中,表示注浆前的基层和路基这个整体的回弹模量,表示注浆前的整个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回弹模量,λ表示结构层分配系数,λ∈[0,1],si表示注浆前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w0表示注浆前的落锤式沉弯仪荷载中心处的弯沉值,p表示落锤式沉弯仪的测试荷载,r表示落锤式沉弯仪承载板的半径。

17、进一步的,注浆前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18、

19、其中,w300、w600、w900分别表示注浆前距离荷载中心处300mm、600m、900mm处的弯沉值。

20、进一步的,所述修正值ef的计算公式为:

21、

22、其中,表示注浆前评价路段内所有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平均值,zα表示保证率系数,s表示注浆前评价路段内所有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标准差,k表示由于通车因素引起的结构层密实度、模量变化的修正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1~1.05。

23、进一步的,注浆后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bi的计算公式为:

24、

25、其中,表示注浆后的基层和路基这个整体的回弹模量,表示注浆后的整个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回弹模量,si'表示注浆后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w'0表示注浆前的落锤式沉弯仪荷载中心处的弯沉值。

26、进一步的,注浆后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27、

28、其中,w'300、w'600、w'900分别表示注浆后距离荷载中心处300mm、600m、900mm处的弯沉值。

29、进一步的,所述修正值eb的计算公式为:

30、

31、其中,表示注浆后评价路段内所有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平均值,s'表示注浆后评价路段内所有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标准差,k'表示由于注浆孔内硬化浆液形成的支撑效应,以及由于注浆或通车因素引起的结构层密实度、模量变化的修正系数,k'的取值范围为1.05~1.15。

32、进一步的,所述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包括: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提高率η、不同交通等级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

33、进一步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提高率η的计算公式为:当η不小于10%时,认为本次注浆加固效果合格。

34、进一步的,不同交通等级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包括:

35、当交通等级为特重时,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120mpa;

36、当交通等级为重时,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100mpa;

37、当交通等级为中等和轻时,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80mpa。

3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9、本专利技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用注浆前后“基层+路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和“面层+基层+路基层”的当量回弹模量作为评价参数,更符合路面的实际情况,能够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40、并且,本专利技术引入了结构层分配系数λ,有利于提高评价方法的通用性,针对不同情况,只需要修改λ的数值即可,不需要修改检测方法,现场检测的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前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Fi的计算公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前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值EF的计算公式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后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Bi的计算公式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后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值EB的计算公式为: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结果的评价指标包括: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提高率η、不同交通等级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综合当量回弹模量的提高率η的计算公式为:当η不小于10%时,认为本次注浆加固效果合格。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不同交通等级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值,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前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fi的计算公式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前的路面结构的荷载扩散系数si的计算公式为: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值ef的计算公式为: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注浆后的测试点的综合当量回弹模量ebi的计算公式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注浆加固效果的评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平刘小泉顾荣军黄海鲲张菁燕蔡栢容沈晓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