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国胜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悬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2585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挂,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10、下横臂11、轮毂7、弹簧5、与减振器6、车轮12等常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通过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达到调节车辆距地高度,改变弹簧5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6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的目的,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性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悬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悬挂装置,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车辆距地高调节与 减振功能的半主动车辆悬架。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辆半主动悬挂一般是通过调节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来改变车辆悬挂装置 的振动特性来达到减小车辆振动的目的,但由于仅改变阻尼不能实现车辆姿态与车辆距地 高的调节,并且减振效果有限。尤其是对大吨位的军用车辆,如果改变阻尼系数,有可能使 得整个车辆减振器的阻尼力减小,使得车辆在高频的砂石路面上行驶时,减振器温度升高 很快从而使车辆减振性能变坏,反而起到不好的效果。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便利调节车辆距地高并且能实 现悬挂弹性元件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可调的车辆悬挂。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车辆悬挂的技术方案基本构思如下一种 车辆悬挂,包括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 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 驱动的。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6与弹簧5,每对减振器6与 弹簧5同轴且呈轴对称,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 11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一个竖 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 臂11上;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 6,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 铰点处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 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还在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上端连接于车体 1,下端与与下连杆9上端销钉连接,下连杆9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5与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 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的 铰点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 臂11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悬挂左右横向布置,左右悬挂共同一个电机4。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减振器与弹 簧同轴,弹簧与减振器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上,弹簧与减振器 的下端用销钉连接下横臂上。所述车辆悬挂其特征是左右悬挂各用用一个弹簧5与一个减振器6,弹簧5与减 振器6分开布置,弹簧5的上端用销钉连接于横向布置的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 连接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6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调节螺母位置,可以改变车辆静止姿态、车 辆距地高以适应不同路面行驶要求;同时可以改变弹簧与减振器的受力角度,达到改变车 辆悬挂刚度系数与阻尼系数的目的,以适应在不同路面不同速度行驶时的平顺性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三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案四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五示意图;图中1.车体,2.螺母,3.螺杆,4.电机,5.弹簧,6.减振器,7.轮毂,8.上连杆, 9.下连杆,10.上横臂,11.下横臂,12.车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一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车辆悬挂包括车体1,螺母2,螺 杆3,电机4,弹簧5,减振器6,轮毂7,车轮12组成。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一个电机4 及对称布置的二个螺杆机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3同轴。其特征还在于悬挂总成前后方向布置。其特征还在于每个悬挂总成用二对减振器6与弹簧5,每对减振器6与弹簧5同 轴且呈轴对称,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从此方案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的受力角度α。还可以达到改变弹簧5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 数与减振器6在垂直方向上的阻尼系数。使车辆适应在不同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的平顺 性要求。图2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二示意图,如图2所示,方案二与方案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减振器6,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只用二个呈轴对称布置的弹簧5与 一个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 于下横臂11上;减振器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4从方案二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的角度α,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 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图3为本专利技术方案三示意图,如图3所示,方案三与方案一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增加了二个上连杆8与二个下连杆9。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与下 连杆9、车轮、车体构与一个平行的四杆机构;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呈轴对称布 置的弹簧5与减振器6,弹簧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 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处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 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方案三其特征还在于上连杆8与下连杆9等长;上连杆8上端连接于车体1,下 端与与下连杆9上端销钉连接,下连杆9下端连接于下横臂11上。从方案三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 改变对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α。同时调节车辆距地高度,能使车辆适应不同路面 上的行驶要求,另外,通过改变单个悬挂的高度可调节车辆静止姿态。同时,通过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改变对 称布置的弹簧与减振器的角度α。可以改变弹簧在垂直方向上的刚度系数与减振器在垂直 方向上的阻尼系数。达到车辆适应不同路面不同速度下平顺性要求。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案四示意图,如图4所示,方案四与方案三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 于本方案只用了一个竖直放置的减振器6。其特征是每个悬挂总成用二个弹簧5与一个 竖直布置的减振器6,弹簧5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螺杆机构的螺母2上,下端用销钉连接于上 连杆8与下连杆9的铰点或上连杆9上的某位置;减振器6上端用销钉连接于车体1上,下 端用销钉连接于下横臂11上。从此方案中可见,如果启动电机4,驱动螺杆3转动,改变螺母2的前后位置,就能 改变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下横臂、轮毂、弹簧、与减振器,其特征在于:一种车辆悬挂,包括具有具有上横臂10、下横臂11、轮毂7、弹簧5、与减振器6、车轮12等常规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悬挂包含电机4及对称布置的螺杆结构,电机4的转轴与螺杆机构的螺杆3同轴,螺杆3的转动是靠电机4来驱动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胜
申请(专利权)人:汪国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