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形抱箍装置。
技术介绍
1、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建设过程中应用到盖梁,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排架桩墩顶部设置的横梁。又称帽梁。在桥墩(台)或在排桩上设置钢筋混凝土或少筋混凝土的横梁。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到下部结构。有桥桩直接连接盖梁的,也有桥桩接立柱后再连接盖梁的。盖梁制造过程中应用到抱箍,抱箍作为盖梁施工一种支撑方式,抱箍抱持住墩柱,具备构造轻便,加工制作简朴,成本低廉等长处,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施工中,但由于构造受力分析困难,仅以圆形形式在圆形墩柱桥梁施工中浮现,方形抱箍始终未见应用。
2、在实际工程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
3、一、现有技术的抱箍存在支撑斜杆的需求,但斜杆与抱箍的支撑存在形状适配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斜杆的下端与抱箍之间连接时,形状匹配存在干涉。
4、二、现有技术的抱箍存在支撑斜杆的需求,但斜杆与抱箍的支撑存在上下位置适配性不足的问题,例如斜杆安装过程中,由于其下端摆动轨迹上的固定位置与抱箍的配合问题,需要抱箍上下移动与上述摆动轨迹更好的配合。
5、三、现有技术中如前所述抱箍上下移动操作时,利用抬升机构容易向上抬升,但下降存在稳定性差的问题。
6、四、现有技术中抬升机构抬升抱箍时,由于抱箍的夹持臂往往是两根,抬升
7、五、现有技术中抱箍抱持住墩柱之后,抱箍下端预留给抬升机构的空间较小,不利于架设抬升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同时解决上述多种问题的方案。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包括主体、连接板、对接件、抬升模块、内板、摩擦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内板,所述摩擦件通过内板连接到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夹持臂,每个夹持臂均包括上框、中框、下框,所述上框、中框、下框均包括90度弯折结构;每个夹持臂上均设置有两块连接板;两个夹持臂通过在连接板上穿设连接件实现连接;
3、所述中框上设置有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可相对于所述中框旋转,所述对接件包括半圆形截面,对接件相对于中框旋转到预定位置后可以被固定;
4、所述抬升模块可驱动所述主体上升或下降,抬升模块包括第一夹具、第一杆、第二夹具、第二杆、液压缸、活塞杆、螺纹杆、螺母、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延伸托板;所述液压缸架设在所述主体的下方,所述活塞杆可沿着所述液压缸做伸缩运动,所述活塞杆的上端连接有所述延伸托板,所述延伸托板的末端上方设置有所述螺纹杆;所述第一杆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杆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套设在所述螺纹杆上,套设后第一连接板位于第二连接板上方,所述螺母套设在螺纹杆上并且位于第一连接板的上方,通过螺母的旋转压紧第一、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二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夹具;
5、抬升时,第一杆支撑一个夹持臂的下框,第二杆支撑另一个夹持臂的下框,第一夹具夹持一个夹持臂的下框,第二夹具夹持另一个夹持臂的下框。
6、优选的,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均为方杆。
7、优选的,所述摩擦件的数量为四。
8、优选的,对应每个摩擦件,设置有三个内板。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孔供连接件穿过。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杆与第二杆的上表面平齐。
11、优选的,所述摩擦件包括方形截面。
12、优选的,液压缸不位于所述主体的正下方。
13、优选的,所述上框、中框、下框均包括两根杆。
14、优选的,所述两根杆相互垂直。
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一、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一点,将抱箍的两个夹持臂细化结构,每个夹持臂包括上框、中框、下框,中框用以固定半圆形旋转固定件,通过半圆形旋转固定件的旋转,其平面部可以更好的与斜杆的下端面适配,且由于斜杆的下端面相对于整体斜杆长度而言近似一个点、其下端面与平面部接触后旋转固定件可以旋转找齐,从而实现旋转固定件与斜杆的适配,适配后将所述旋转固定件固定在中框上,并利用焊接连接旋转固定件与斜杆或者利用长螺栓穿过旋转固定件连接到斜杆上,从而对斜杆下端面起到了支撑;另外,可选的斜杆下端可以包括弧面。
17、二、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二点,在抱箍下方架设了抬升机构,可以更好的调整抱箍的上下位置,以与斜杆更好的配合;抬升机构抬升时,两个夹持臂处于预连接未压紧的状态,从而避免与墩柱之间产生太大摩擦力。
18、三、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三点,在抬升机构的执行端设置了夹具,每个夹持臂的下框可以与夹具配合,夹具夹持住下框从而更稳定的驱动夹持臂,抱箍下降时也可以更好的约束住抱箍。
19、四、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四点,在抬升机构的执行端设置了分叉结构,分叉结构同时抬升两个夹持臂,避免了使用两组抬升机构,降低了成本。
20、五、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第五点,在抬升机构的执行端设置了延伸托板,延伸拖板上连接分叉结构,分叉结构末端设置所述夹具,从而抬升机构可以与墩柱间隔开,避免干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体、所述连接板、对接件、抬升模块、内板、摩擦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内板,所述摩擦件通过内板连接到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夹持臂,每个夹持臂均包括上框、中框、下框,所述上框、中框、下框均包括90度弯折结构;每个夹持臂上均设置有两块连接板;两个夹持臂通过在连接板上穿设连接件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均为方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的数量为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摩擦件,设置有三个内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孔供连接件穿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与第二杆的上表面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包括方形截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不位于所述主体的正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中框、下框均包括两根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杆相互垂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主体、所述连接板、对接件、抬升模块、内板、摩擦件;所述主体内设置有内板,所述摩擦件通过内板连接到主体;所述主体包括两个夹持臂,每个夹持臂均包括上框、中框、下框,所述上框、中框、下框均包括90度弯折结构;每个夹持臂上均设置有两块连接板;两个夹持臂通过在连接板上穿设连接件实现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第二杆均为方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件的数量为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形抱箍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个摩擦件,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宁,陈韦华,刘耿鹏,邹柳槟,张朝阳,罗岩,郭威,罗鼎,蒋雄,尹来容,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