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122129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属于空气、水、土壤污染处理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降低成本和保证吸附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出可重复回收利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的的问题。本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包括以下原材料:1000碘值的活性炭粉30%、纯铁粉25%、陶土39%、粘合剂5%、氧化剂1%。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简单,制备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原料廉价易得,设备要求低,可以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得到的产品形态与成分稳定,实现了吸附能力更强,可快速吸附土壤和水中的重金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水、土壤污染处理,涉及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水处理、土壤污染处理的吸附材料大多是采用活性炭和生物炭为主,吸附材料在使用后本身再无利用价值,甚至吸附后的活性炭和生物炭转而变成了危废,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现有的生物炭和活性炭在使用后无法回收利用,不符合降碳固碳目的。而且现有传统的吸附材料组分单一,只是在吸附能力上改变,没有达到降碳固碳的目的,不符合我国对碳中和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方法以及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它所解决的是如何在降低成本和保证吸附能力的基础上制造出可重复回收利用的新型吸附材料的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900-1300碘值的活性炭粉30%、纯铁粉25%、陶土39%、粘合剂5%、氧化剂1%。

4、本申请采用活性炭叠加铁粉为原材料具有以下优点:

5、去除有机污染物:铁粉和活性炭的组合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例如化学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有机化学品、杂质、色素和油脂等,这些有机物往往对水的使用和处理造成严重的污染,通过铁粉和活性炭的作用,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质分解和吸附,从而提高水的质量。p>

6、重金属的去除:铁粉和活性炭的组合可以将水中的重金属还原(例如氧化亚铁还原为铁离子(fe2+)),再通过加氧化剂的方式将其氧化为铁石(fe3+),从而达到去除氧化亚铁的效果。

7、低成本,铁粉和活性炭的组合成本相比其他水质净化技术要低得多,能高效的去除有机污染物和氧化亚铁。环保,铁粉和活性炭的组合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这使得它成为清洁和环保型的水处理方法。长效性,铁粉和活性炭组合便于回收和重复多次利用,可以持续运行并保持效果长达数年,这降低了维护和更换设备的成本,并且提高了使用效率。

8、在原材料中增加陶土的作用有两点,其一在前期制作复合吸附炭时陶土能起到类似粘合剂的作用,陶土与水的结合能将所有的原料都均匀的混合到一起并且形成一定的形状可供更加方便高效的高温烧制形成复合吸附炭;其二在复合吸附炭吸附饱和后,可以通过电加热复合吸附炭粉来对其内的活性炭进行还原重新回收利用,这时饱和活性炭和铁粉进行了混合增强了导电性,大大降低了电阻率,瓷粉(陶土烧制后形成瓷材料,瓷材料随着复合吸附炭打粉后形成瓷粉)作为防止混合物短路的物质加入,因而可以直接对混合物进行通电加热,省去了通电加热前的预热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浪费,节约了能耗,更加环保,使得本复合吸附炭在降低成本和保证吸附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可重复回收利用。

9、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中,所述活性炭粉的碘值优选为1000。

10、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中,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选取范围在150目-220目之间。

11、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中,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优选为200目。

12、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中,所述粘合剂为淀粉、明胶或cmc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3、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中,所述氧化剂为纳米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14、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主原料选取碘值为1000的活性炭粉30份,辅材料包括纯铁粉25份、陶土39份、粘合剂5份、氧化剂1份、水15份,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制取炭氧粉化合物将30份的活性炭碾磨至200目,然后加入1份的氧化剂搅拌均匀得到炭氧粉化合物;

16、s2、制取铁陶粉将25份的纯铁粉与39份的陶土粉进行混合搅拌均匀得到铁陶粉;

17、s3、一次混合将得到的炭氧化合物和铁陶粉搅拌均匀后,再加入5份的粘合剂进行搅拌均匀;

18、s4、二次混合使用搅拌机将含有炭氧化合物、铁陶粉和粘合剂三种材料的混合物继续搅拌并在搅拌过程中逐渐加入15份的水搅拌均匀;

19、s5、挤压成型将上述步骤4中的混合物放入碾压机反复挤压至少15分钟以增加韧度;

20、s6、胚料成型将挤压过后的混合物采用压片机进行压制得到呈片状的复合炭原坯;

21、s7、烘干使用专用烘干机将复合炭原坯进行烘干,完全干燥后待用;

22、s8、高温烧制将干燥后的复合炭坯放入高温焙烧炉烧制至少8小时;

23、s9、蒸汽冷却打开高温焙烧炉上的蒸汽阀门,使120度饱和蒸汽注入高温焙烧炉进行降温;

24、s10、结束关闭高温焙烧炉,待高温焙烧炉内完全冷却后取出复合吸附炭成品。

25、本复合吸附炭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陶土烧制后形成陶,前期能很好的让活性炭粉和铁粉混合凝固形成片状结构的成品复合吸附炭,成品复合吸附炭可以后续继续加工形成颗粒状或打粉形成复合吸附炭粉,总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割,十分方便,效率高。随着复合吸附炭使用饱和后,可以将复合吸附炭研磨成粉状结构,那么陶在打磨后会形成陶粉能有效的防止饱和的复合吸附炭粉短路,因而可以直接对饱和的复合吸附炭粉进行通电加热实现活性炭的还原,省去了通电加热前的预热处理,最大程度上降低了资源浪费,节约了能耗,更加环保,使得本复合吸附炭在降低成本和保证吸附能力的基础上实现可重复回收利用。

26、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8中所述的高温焙烧炉内的温度控制在1000度。

27、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8中,在高温焙烧炉内烧制8小时后关闭电源,使得高温焙烧炉内温度自然下降至800度再进行步骤9中的操作。

28、自然温度下降至800度的操作能使得胚料受热更加均匀,烧制出来的胚料质地更加细腻,能更好的提升活性炭的吸附效果。

29、在上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中,所述步骤9中,120度饱和蒸汽注入高温焙烧炉持续时间为至少5分钟。

30、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本复合材料包括若干呈片状的复合板材,所述复合板材铺设在同一平面且相邻的两块复合板材之间通过五金件拼接固定,所述复合板材包括呈片状的复合吸附炭成品,所述复合吸附炭成品采用活性炭粉、纯铁粉和陶土烧制而成,所述复合吸附炭成品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纤维层。

31、本申请利用了上述烧制的复合吸附炭成品呈片状的结构将其制作成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也能用于装修等用途,用上这样的复合材料能对空气中的粉尘等重金属或者污染物进行吸附,降低环境污染,当材料吸附饱和和也可以进行拆卸回收利用,有效的减少资源的浪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900-1300碘值的活性炭粉30%、纯铁粉25%、陶土39%、粘合剂5%、氧化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碘值优选为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选取范围在150目-220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优选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淀粉、明胶或CMC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纳米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主原料选取碘值为1000的活性炭粉30份,辅材料包括纯铁粉25份、陶土39份、粘合剂5份、氧化剂1份、水15份,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p>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所述的高温焙烧炉内的温度控制在100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在高温焙烧炉内烧制8小时后关闭电源,使得高温焙烧炉内温度自然下降至800度再进行步骤9中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120度饱和蒸汽注入高温焙烧炉持续时间为至少5分钟。

11.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本复合材料包括若干呈片状的复合板材(1),所述复合板材(1)铺设在同一平面且相邻的两块复合板材(1)之间通过五金件(2)拼接固定,所述复合板材(1)包括呈片状的复合吸附炭成品,所述复合吸附炭成品采用活性炭粉、纯铁粉和陶土烧制而成,所述复合吸附炭成品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纤维层(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五金件(2)呈长条状且其横截面呈工字形,相邻的两块复合板材(1)的边沿处均卡设在五金件(2)的凹槽(2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板材(1)与五金件(2)之间通过螺丝进行粘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吸附炭成品的厚度为5-30mm。

15.根据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一种应用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11)的材质为玻璃纤维、腈纶或芳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材料:900-1300碘值的活性炭粉30%、纯铁粉25%、陶土39%、粘合剂5%、氧化剂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制作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碘值优选为10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选取范围在150目-220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粉的颗粒直径优选为2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为淀粉、明胶或cmc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剂为纳米氧化镁、纳米氢氧化镁、纳米氧化锌或纳米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主原料选取碘值为1000的活性炭粉30份,辅材料包括纯铁粉25份、陶土39份、粘合剂5份、氧化剂1份、水15份,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所述的高温焙烧炉内的温度控制在1000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复合吸附炭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在高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西刘志佳
申请(专利权)人:万安县竹能源与碳材料科创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