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承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608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包括L型板,所述L型板的前端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的内部镶嵌有显示器;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微型液压杆,两个所述微型液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半圆夹具。本技术当半圆夹具在第一圆板的推动,可以从第一圆筒的内部出来,可以使的进入人体内部比较狭窄的地方,便于及时观察到病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内镜检查设备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


技术介绍

1、内镜技术作为一种诊断和治疗手段,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但由于脑部可操作的空间相对狭小,神经外科是采,用内镜技术的最后一个外科领域。早期没有真正的神经内镜,神经外科医生多借用其他临床学科的内镜进行操作,而且仅仅用来尝试治疗脑积水,但是由于当时所用的内镜管经粗大,光学质量积照明差,又缺少相应手术器械因此手术创伤大、疗效差,死亡率高。20世纪80年代,在相关科学进步带动下,内镜及其配套器械更新速度明显加快,逐渐向小型、高分辨和立体放大方向发展,通过内镜可进行照明、冲洗、吸引、止血、切割、球囊扩张、摄影和录像等复杂操作,同时与立体定向,术中b超导向、超声吸引以及激光技术相结合,使内镜的治疗范围越来越广,奥地利神经外科医生auer于1988年正式提出了“内窥镜神经外科学”的概念,标志着一项新的神经外科分支学科的确立。

2、当进行内镜的时候,需要对病人体内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进行抓取,当目前的抓取装置,力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以下缺点,当进行内镜的时候,需要对病人体内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进行抓取,当目前的抓取装置,力度较小,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包括l型板,

4、所述l型板的前端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矩形凹槽,所述第一矩形凹槽的内部镶嵌有显示器;

5、夹取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包括第一圆筒,所述第一圆筒内部开设有第一圆形凹槽,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一圆板左表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微型液压杆,两个所述微型液压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半圆夹具。

6、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筒的右表面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左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所述第二圆形凹槽与第一圆筒套接。

7、优选的,所述第二圆形凹槽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折叠管,所述电动折叠管左端与第一圆筒的右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夹具的相对面上交叉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块上下相对的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一矩形块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每组所述的第二矩形凹槽与每组第一矩形块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9、优选的,两个所述半圆夹具的下端放置有微型摄像头,所述微型摄像头的四周均包裹有防水防酸管。

10、优选的,所述防水防酸管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一圆环,所述第一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

11、优选的,所述防水防酸管分别贯穿第一圆板和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板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所述第一圆形通口与防水防酸管的侧表面套接,所述第一圆筒的右端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口,所述第二圆形通口与第一圆形凹槽相通,所述第二圆形通口与防水防酸管套接,所述第二圆筒的右端开设有第三圆形通口,所述第三圆形通口与第二圆形凹槽相通,所述第三圆形通口与防水防酸管套接。

12、优选的,所述第二圆筒的右端侧表面套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三圆形凹槽,所述第三圆形凹槽的内部镶嵌有夹具开关。

13、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左面左表面开设有第三矩形凹槽,所述第三矩形凹槽内部放置有第二圆筒,所述第二圆筒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数据线,所述数据线位于第三矩形凹槽内部。

14、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旋转器,所述l型板的前表面铰接有第一u型板。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当半圆夹具在第一圆板的推动,可以从第一圆筒的内部出来,可以使的进入人体内部比较狭窄的地方,便于及时观察到病情。

17、2、当狭窄的地方,需要将人体内一些不好的东西取出,这个时候,比如结石等东西表面比较光滑,不会夹取,这个时候半圆夹具相对面上固定第一矩形块增加夹取的摩擦力。

18、3、同时设备便于携带,可以及时应对突发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包括L型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5)的右表面放置有第二圆筒(6),所述第二圆筒(6)的左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14),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4)与第一圆筒(5)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圆形凹槽(14)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折叠管(13),所述电动折叠管(13)左端与第一圆筒(5)的右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夹具(7)的相对面上交叉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17),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块(17)上下相对的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一矩形块(17)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16),每组所述第二矩形凹槽(16)与每组第一矩形块(17)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夹具(7)的下端均放置有微型摄像头(27),所述微型摄像头(27)的四周均包裹有防水防酸管(24)。

<p>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酸管(24)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一圆环(26),所述第一圆环(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酸管(24)分别贯穿第一圆板(10)和第一圆筒(5)和第二圆筒(6),所述第一圆板(10)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口(9),所述第一圆形通口(9)与防水防酸管(24)的侧表面套接,所述第一圆筒(5)的右端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口(12),所述第二圆形通口(12)与第一圆形凹槽(11)相通,所述第二圆形通口(12)与防水防酸管(24)套接,所述第二圆筒(6)的右端开设有第三圆形通口(15),所述第三圆形通口(15)与第二圆形凹槽(14)相通,所述第三圆形通口(15)与防水防酸管(24)套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圆筒(6)的右端侧表面套接有第二圆环(23),所述第二圆环(2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握把(21),所述握把(21)的右表面开设有第三圆形凹槽(19),所述第三圆形凹槽(19)的内部镶嵌有夹具开关(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的左表面开设有第三矩形凹槽(18),所述第三矩形凹槽(18)内部放置有第二圆筒(6),所述第二圆筒(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数据线(22),所述数据线(22)位于第三矩形凹槽(18)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旋转器(3),所述L型板(1)的前表面铰接有第一U型板(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包括l型板(1),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5)的右表面放置有第二圆筒(6),所述第二圆筒(6)的左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形凹槽(14),所述第二圆形凹槽(14)与第一圆筒(5)套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圆形凹槽(14)右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电动折叠管(13),所述电动折叠管(13)左端与第一圆筒(5)的右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夹具(7)的相对面上交叉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块(17),每个所述第一矩形块(17)上下相对的为一组,每组所述第一矩形块(17)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矩形凹槽(16),每组所述第二矩形凹槽(16)与每组第一矩形块(17)处于同一垂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半圆夹具(7)的下端均放置有微型摄像头(27),所述微型摄像头(27)的四周均包裹有防水防酸管(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防酸管(24)的侧表面套接有第一圆环(26),所述第一圆环(2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板(2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外科内镜检查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韦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