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9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涉及建筑相关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组件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位于两个对称的承载组件之间;连接组件包括两根连杆和连接梁,两根连杆上端中心处皆固定有基块,且两个基块之间固定有连接梁;承载组件包括方框和等间距固定于方框内腔中的支杆,方框的两长臂上端皆固定有侧板,两块侧板之间插接有封板;支杆上设置有支板,滑槽上方的支杆上端面粘接有缓冲垫。本技术通过设置承载组件、连接组件、支板、侧板、支杆、封板,解决了缺乏根据板材大小尺寸进行适配的限位输送组件;板材输送时需要稳定摆放、需要对边角保护;以及板材平放式堆积不便于输送和后续拿取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相关,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


技术介绍

1、在建筑行业,需要用到很多的建材,如用作建筑外墙的混凝土、钢筋、水泥砂浆等建材,还有用于室内装修的涂料、地砖等、还有用于室内家具、天花板等所需的板材;其中板材是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建筑材料板,应用于建筑行业,用来作墙壁、天花板或地板的构件。也多指锻造、轧制或铸造而成的金属板等。然而板材产品外形扁平,宽厚比大,单位体积的表面积也很大,就导致其在实际输送过程中存在一定弊端:

2、1、首先,建筑所需要的板材自然是利用运输车拉倒所在地的,那么如何从运输车上将所需的板材移动至所需的室内建筑中,就是一个问题,目前的方式有三种:其一,人力一块块搬运,费时费力费成本;其二,货梯转运,但存在尺寸限制,过大的板材无法进入;其三,吊机从户外吊运,但需要相关的载体将板材限位,但是缺少对于大面积板材限位的输送组件,且很难根据板材尺寸进行调整;

3、2、其次,运输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稳定,不能过度的晃动、偏移,特别是吊运过程中,更不应该存在边角损坏的情况,这就对输送组件具有一定的摆放和保护要求;

4、3、最后,为了输送方便,通常会将板材采用平放式堆积,但会造成整体自重过大,不易控制,且后续也不方便拿取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通过设置承载组件、连接组件、支板、侧板、支杆、封板,解决了缺乏根据板材大小尺寸进行适配的限位输送组件;板材输送时需要稳定摆放、需要对边角保护;以及板材平放式堆积不便于输送和后续拿取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为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两个对称的承载组件之间;

4、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根连杆和连接梁,两根所述连杆上端中心处皆固定有基块,且两个基块之间固定有连接梁,两个所述基块相背离的一面皆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二;

5、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方框和等间距固定于方框内腔中的支杆,所述方框的两长臂上端皆固定有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之间插接有封板,所述方框远离连接组件的三个侧面上皆固定有吊耳;

6、所述支杆内设有滑槽,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固定有支板,所述滑槽上方的支杆上端面粘接有缓冲垫;

7、所述方框靠近连接组件的一端部底面两拐角处皆固定有套框,且连接组件中的一根连杆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方框底部处于同一横轴线上的两个套框内。

8、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上开设有对称且纵向贯穿的通孔,所述套框外纵向插入螺栓并穿过通孔与螺母锁紧固定。

9、进一步地,每根所述连杆的两端固定有与套框截面尺寸相等的封头,所述连杆的截面尺寸与套框内腔的截面尺寸相等。

10、进一步地,同一所述方框上的两块侧板相对面为斜面,且两块侧板之间的封板位于方框远离连接组件的一短臂上方,封板两端插接于两块侧板相对面上皆开设的卡槽内。

11、进一步地,所述方框两侧面上远离连接组件的端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一,且行走轮一与行走轮二的尺寸大小高度完全一致。

12、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下方的支杆内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所述支板的底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限位销,限位销向下穿过滑块并插入限位孔内。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杆内设置的滑块及支板为双数,且以中心线对称分布,每块支板最靠近支杆中心的一面皆为斜面。

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1、本技术通过设置承载组件、连接组件,解决了缺乏根据板材大小尺寸进行适配的限位输送组件的问题;在对板材进行输送时,先调整承载组件之间的间距,利用连接组件连接,使其适配板材的长度,随后移动支板及滑块,使其距离侧板或另一支板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再限定滑块的位置,从而确定支板的位置,将所需输送的板材斜靠在支板及侧板上即可,最后插接上封板,将板材的端部限位,避免运输过程中滑落;本技术可推动,可通过吊耳吊运,可转乘货梯等,若是过长,可采用单个承载组件使用,也可将板材的短边置于承载组件上放置运输。

16、2、本技术通过设置承载组件、支板、侧板、支杆、封板,解决了板材输送时需要稳定摆放、需要对边角保护的问题;调节支板在支杆上的位置,确定支板之间的间距,控制摆放板材的数量,不会轻易的松动,配合封板限制板材端部位置,通过固定的间距,使两个相邻支板之间只能摆放相应数量的板材,且支杆上设置缓冲垫,用于对斜置的板材进行支撑保护,避免板材侧边在运输移动时损坏。

17、3、本技术通过设置承载组件、支板、侧板、支杆,解决了板材平放式堆积不便于输送和后续拿取的问题;所有板材皆在本技术上呈倾斜放置,不采用平放式堆积,避免了载物过多导致的自重过大,且斜置式支撑更容易分担受力,也更容易后续的拿取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组件(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位于两个对称的承载组件(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1)上开设有对称且纵向贯穿的通孔(2011),所述套框(108)外纵向插入螺栓(1081)并穿过通孔(2011)与螺母(1082)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连杆(201)的两端固定有与套框(108)截面尺寸相等的封头(2013),所述连杆(201)的截面尺寸与套框(108)内腔的截面尺寸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方框(101)上的两块侧板(102)相对面为斜面,且两块侧板(102)之间的封板(104)位于方框(101)远离连接组件(2)的一短臂上方,封板(104)两端插接于两块侧板(102)相对面上皆开设的卡槽(10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框(101)两侧面上远离连接组件(2)的端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行走轮一(103),且行走轮一(103)与行走轮二(202)的尺寸大小高度完全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062)下方的支杆(106)内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限位孔(1061),所述支板(107)的底部开设有通槽(1071),所述通槽(1071)内设置限位销(1072),限位销(1072)向下穿过滑块(109)并插入限位孔(10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06)内设置的滑块(109)及支板(107)为双数,且以中心线对称分布,每块支板(107)最靠近支杆(106)中心的一面皆为斜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承载组件(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位于两个对称的承载组件(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201)上开设有对称且纵向贯穿的通孔(2011),所述套框(108)外纵向插入螺栓(1081)并穿过通孔(2011)与螺母(1082)锁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连杆(201)的两端固定有与套框(108)截面尺寸相等的封头(2013),所述连杆(201)的截面尺寸与套框(108)内腔的截面尺寸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板材输送组件,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方框(101)上的两块侧板(102)相对面为斜面,且两块侧板(102)之间的封板(104)位于方框(101)远离连接组件(2)的一短臂上方,封板(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员翟坤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江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