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560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包括底架的固定安装在底架底部四周的万向轮,所述底架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还包括:光伏板本体,安装在安装柱的顶部,所述光伏板本体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反射板本体,连接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柱的顶端,插销,安装在底架的内部四周,所述插销的底端安装有吸盘,调节组件,设置在光伏板本体的底部,固定组件,设置在底架的内部,解决了不便于对反射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用时会受到限制,降低了反射板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时,装置的安装位置固定,不便于将装置灵活调节到其他位置使用,在多云或是天气情况较差时,使用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具体为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


技术介绍

1、光伏太阳花是一个可移动、可调节的光伏储能系统。使用全球定位跟踪算法(追日系统),可以全天跟踪太阳的路径。即使是在多云的天气下,也能使太阳花叶片追踪太阳的位置进行水平和垂直移动,这保证了光伏花与太阳始终保持着最佳的发电角度。

2、如公开号为cn208369524u公开了一种光伏板组件及其应用的光伏向日葵,包括安装架和光伏板,所述光伏板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支撑地面或台面上,所述光伏板受光面外周分布有1个或多个用于光反射的反射板,其中,所述反射板受光面与所述光伏板受光面之间具有角度,所述角度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通过简单结构设计明显提高了光伏组件产品的光照量,进而明显提高光伏组件产品的发电效率,另一方面,该技术方案结合具有向光特性的功能后得到光伏向日葵产品在发电效率上取得令人非常满意的发电效率,而且具有美观装饰效果,但是,装置的反射板在安装后角度固定,当外界的光照角度变化时,为了更好地实现反射板对太阳光的反射效果,可能需要对反射板的角度进行微调,此时,固定的反射板不便于对角度进行调节,使得反射板使用会受到限制,降低了反射板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时,装置的安装位置固定,不便于将装置灵活调节到其他位置使用,在多云或是天气情况较差时,使用效果较为一般。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以解决不便于对反射板的使用角度进行调节,使用时会受到限制,降低了反射板的使用效果,具有一定的缺陷,同时,装置的安装位置固定,不便于将装置灵活调节到其他位置使用,在多云或是天气情况较差时,使用效果较为一般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包括底架的固定安装在底架底部四周的万向轮,所述底架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

3、还包括:

4、光伏板本体,安装在安装柱的顶部,所述光伏板本体呈阵列分布,所述光伏板本体的外侧对称安装有反射板本体;

5、连接块,转动连接在安装柱的顶端,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端与光伏板本体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

6、插销,安装在底架的内部四周,所述插销的底端安装有吸盘;

7、调节组件,设置在光伏板本体的底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圈,所述安装圈的外侧安装有限位滑轨,所述安装圈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内齿条,所述光伏板本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部安装有调节齿轮,所述光伏板本体的底部一侧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固定安装有主皮带轮,一侧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从皮带轮,所述主皮带轮和从皮带轮通过皮带适配连接;

8、所述转轴的下部套接有调节套,所述光伏板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竖杆,所述安装竖杆的下部一侧转动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反射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安装有伸缩条;

9、固定组件,设置在底架的内部,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丝杆。

10、优选的,所述安装圈与光伏板本体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轨与光伏板本体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为均匀分布,所述内齿条与调节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套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调节组件,方便通过驱动电机使得多个反射板本体的角度同时调节变化,便于将反射板本体调到合适角度使用,提高了反射板本体的反射效果,也提高了光伏板本体的光照量,从而间接提高了光伏板本体的光伏发电效率,设置有固定组件,在使用位置的天气情况较差时,可推动装置进行位置移动,使用更加灵活。

12、优选的,所述光伏板本体不少于四个,所述限位滑轨与安装圈相贴合,所述调节齿轮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安装竖杆位于安装圈的外侧,所述伸缩条与连杆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条远离连杆的一端与调节套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套的移动,能带动伸缩条和连杆摆动,伸缩条可伸缩以适配连杆的摆动,连杆再带动反射板本体的倾斜角度调节。

14、优选的,所述反射板本体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相匹配,所述反射板本体为弧形设置,所述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挡块用于对限位,防止调节套的脱落。

16、优选的,所述插销与底架滑动连接,所述丝杆与底架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下部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位于底架的下方,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螺纹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条。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装置移动到使用位置后,通过下拉插销,使得下磁块和上磁块相分离,再将吸盘吸附在地面上,用于辅助底架的位置固定,多个对称设置的吸盘提高了底架的固定效果。

18、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套接有滑套,所述固定条远离螺纹套的一端与滑套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板。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丝杆,丝杆转动带动螺纹套下降,螺纹套带动固定条和滑套下移,滑套带动底部的摩擦板下压,直到摩擦板压紧地面。

20、优选的,所述安装杆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条对称固定在螺纹套的两侧,所述摩擦板位于丝杆的下方,两个所述滑套通过摩擦板固定连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对称设置的摩擦板能起到进一步固定的效果,减少了装置放置后的移动。

22、优选的,所述插销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下磁块,所述底架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磁块,所述下磁块与上磁块适配连接。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反转丝杆带动底部的摩擦板上升,再将吸盘与地面分离,使得下磁块与上磁块相吸附,对插销固定住,即可推动装置进行位置移动。

24、优选的,所述上磁块的数量与下磁块相对应,所述上磁块位于底架的底部四周。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磁块和下磁块的吸附配合,便于对插销的固定和下压使用。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调节组件,方便通过驱动电机使得多个反射板本体的角度同时调节变化,便于将反射板本体调到合适角度使用,提高了反射板本体的反射效果,也提高了光伏板本体的光照量,从而间接提高了光伏板本体的光伏发电效率,设置有固定组件,在使用位置的天气情况较差时,可推动装置进行位置移动,使用更加灵活;

27、1、设置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光伏板本体、反射板本体、安装圈、、转轴、调节齿轮、驱动电机、主皮带轮、从皮带轮、调节套、安装竖杆、连杆和伸缩条,在实际使用时,将装置移动到使用位置,驱动电机通过光伏板本体的光伏发电作电源,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主皮带轮转动,主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从皮带轮转动,从皮带轮带动转轴和调节齿轮转动,转轴通过外螺纹的配合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包括底架(1)的固定安装在底架(1)底部四周的万向轮(2),所述底架(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8)与光伏板本体(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轨(9)与光伏板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9)为均匀分布,所述内齿条(10)与调节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下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套(16)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本体(4)不少于四个,所述限位滑轨(9)与安装圈(8)相贴合,所述调节齿轮(12)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4)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安装竖杆(17)位于安装圈(8)的外侧,所述伸缩条(19)与连杆(18)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条(19)远离连杆(18)的一端与调节套(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本体(5)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4)相匹配,所述反射板本体(5)为弧形设置,所述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20)与底架(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22)与底架(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2)的下部外侧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所述螺纹套(23)位于底架(1)的下方,所述底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25),所述螺纹套(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条(2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5)的外侧套接有滑套(26),所述固定条(24)远离螺纹套(23)的一端与滑套(26)固定连接,所述滑套(2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摩擦板(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25)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固定条(24)对称固定在螺纹套(23)的两侧,所述摩擦板(27)位于丝杆(22)的下方,两个所述滑套(26)通过摩擦板(27)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20)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下磁块(28),所述底架(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磁块(29),所述下磁块(28)与上磁块(29)适配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磁块(29)的数量与下磁块(28)相对应,所述上磁块(29)位于底架(1)的底部四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包括底架(1)的固定安装在底架(1)底部四周的万向轮(2),所述底架(1)的顶部中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柱(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圈(8)与光伏板本体(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滑轨(9)与光伏板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滑轨(9)为均匀分布,所述内齿条(10)与调节齿轮(12)啮合连接,所述调节齿轮(12)与转轴(1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下部外侧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调节套(16)与外螺纹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本体(4)不少于四个,所述限位滑轨(9)与安装圈(8)相贴合,所述调节齿轮(12)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4)的数量相对应,所述安装竖杆(17)位于安装圈(8)的外侧,所述伸缩条(19)与连杆(18)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条(19)远离连杆(18)的一端与调节套(1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板本体(5)的数量与光伏板本体(4)相匹配,所述反射板本体(5)为弧形设置,所述转轴(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追光特性的光伏向日葵,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科伯图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