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遮阳帘的固定结构、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在作为代步工具的同时,人们对其实用性和便利性方面的要求也逐步提高。目前,车辆的车窗位置通常配置有遮阳帘,以便为乘客遮蔽外界的光线。
2、在相关技术中,车窗的下方设有卷帘装置。在需要使用遮阳帘时,乘客可以向上提拉遮阳帘的手柄,以使手柄挂接在车窗的顶边框位置。但是上述遮阳帘的布置方式导致车窗上侧的漏光量较高,且在遮阳帘回收之后,顶边框位置的挂钩直接暴露于外界,视觉上比较突兀,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减少漏光量,整体性较好,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感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
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门。
4、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包括:窗框本体,所述窗框本体的上边沿具有顶边框;窗框饰板,所述窗框饰板安装在所述顶边框,所述窗框饰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朝向背离所述顶边框的方向开口;挂接件,至少部分所述挂接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挂接件用于挂接遮阳帘的手柄。
6、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由于部分挂接件设于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将挂接件的部分结构隐藏在容纳腔内,以避免挂接件直接暴露于外界导致的视觉突兀的问题,使得固定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并且在遮阳帘展开后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与所述窗框饰板一体成型。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卡腔,所述手柄配合在所述卡腔内。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的边沿平滑连接,所述挂接件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腔的内部延伸,以限定出所述卡腔。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挂接件邻近所述卡腔的一侧具有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一接触面的一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另一侧朝向靠近所述顶边框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触面与所述第二接触面之间具有夹角。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帘的固定结构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窗框饰板上设有第一孔,所述顶边框上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一孔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阳帘的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适于与车窗玻璃相连,所述窗框饰板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密封件内。
13、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车门,包括:遮阳帘的固定结构,所述遮阳帘的固定结构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车门本体,所述窗框本体成型在所述车门本体上。
1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门,由于部分挂接件设于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将挂接件的部分结构隐藏在容纳腔内,以避免挂接件直接暴露于外界导致的视觉突兀的问题,使得固定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并且在遮阳帘展开后,由于部分挂接件设于容纳腔内,有助于提高挂接件的高度,以使遮阳帘的上边沿与窗框饰板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减少漏光量,提高了遮阳帘的遮阳效果。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还包括遮阳帘组件,所述遮阳帘组件包括遮阳帘和收卷器,所述收卷器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且邻近所述窗框本体的底边框布置,所述遮阳帘与所述收卷器相连,所述遮阳帘的上端具有手柄,所述遮阳帘在展开位置时,所述手柄与所述挂接件相连。
16、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或车门。
17、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门,由于部分挂接件设于容纳腔内,从而可以将挂接件的部分结构隐藏在容纳腔内,以避免挂接件直接暴露于外界导致的视觉突兀的问题,使得固定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并且在遮阳帘展开后,由于部分挂接件设于容纳腔内,有助于提高挂接件的高度,以使遮阳帘的上边沿与窗框饰板之间的间隙变小,从而减少漏光量,提高了遮阳帘的遮阳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与所述窗框饰板(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与所述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卡腔(23),所述手柄(611)配合在所述卡腔(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21)的开口(22)的边沿平滑连接,所述挂接件(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腔(21)的内部延伸,以限定出所述卡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邻近所述卡腔(23)的一侧具有第一接触面(31)和第二接触面(32),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一侧与所述容纳腔(21)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面(32)的另一侧朝向靠近所述顶边框(1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2)之间具有夹角。
6.根据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件(5),所述第一密封件(5)适于与车窗玻璃相连,所述窗框饰板(2)的上端伸入至所述第一密封件(5)内。
8.一种车门,其特征在于,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阳帘组件(6),所述遮阳帘组件(6)包括遮阳帘(61)和收卷器(62),所述收卷器(62)设于所述车门本体内,且邻近所述窗框本体(1)的底边框布置,所述遮阳帘(61)与所述收卷器(62)相连,所述遮阳帘(61)的上端具有手柄(611),所述遮阳帘(61)在展开位置时,所述手柄(611)与所述挂接件(3)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或者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车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与所述窗框饰板(2)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与所述容纳腔(21)的内壁之间限定出卡腔(23),所述手柄(611)配合在所述卡腔(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的一端与所述容纳腔(21)的开口(22)的边沿平滑连接,所述挂接件(3)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容纳腔(21)的内部延伸,以限定出所述卡腔(2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遮阳帘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件(3)邻近所述卡腔(23)的一侧具有第一接触面(31)和第二接触面(32),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一侧与所述容纳腔(21)的内壁面相连,所述第一接触面(31)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2)的一侧相连,所述第二接触面(32)的另一侧朝向靠近所述顶边框(11)的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接触面(31)与所述第二接触面(32)之间具有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俊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