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深圳大学专利>正文

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1548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包括模型箱、既有隧道模型、多个位移计、应变分布式光纤以及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模型箱内部设置有既有隧道模型,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放射性设置有多个土压力盒,且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应变分布式光纤,土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位移计,模型箱一侧设置有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通过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对土体进行钻孔,并通过土压力盒以及应变分布式光纤,可检测既有隧道模型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化以及既有隧道模型的应变变化量,并且通过位移计可实时检测土层的位移量,通过以上多种变量以及多种指标,模拟在近接既有隧道施工时,对既有隧道韧性的全面性评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结构韧性评估,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


技术介绍

1、“韧性城市”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然而,城市地下空间结构的建造与运营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灾害及生产建设活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和威胁,给城市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风险。

2、由于地下空间赋存环境复杂多变,面临灾害类型多样,灾变过程中地下空间结构和环境响应互馈耦联、损伤模式多样等因素,目前针对地下空间结构韧性评价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韧性评价体系与提升技术严重不足。目前的韧性评估模型是基于既有结构的单一变形指标,进行韧性评估,而目前的指标未考虑到由施工扰动、土层以及既有地下结构三个纬度组成的地下结构的整体,从而导致评估指标单一,并不能全方面的对地下整体结构进行韧性评估。

3、鉴于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韧性评估模型指标单一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4、模型箱,所述模型箱内部储存有土体,所述模型箱一侧开设有第一槽孔;

5、既有隧道模型,设置于所述模型箱内部,并位于所述土体内,所述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放射性设置有多个土压力盒;

6、多个位移计,设置于所述土体顶部,用于检测所述土体的位移量;

7、应变分布式光纤,环绕设置于所述既有隧道模型的外表面,用于检测所述既有隧道模型的应变值;

8、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模型箱一侧,所述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与所述第一槽孔相对应,以经过所述第一槽孔向所述土体钻孔。

9、进一步的,所述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包括:

10、支架,所述支架一侧开设有第二槽孔;

11、推进管,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槽孔内,所述推进管内部转动设置有排渣组件,所述排渣组件一端设置有刀头;

12、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推进管远离所述刀头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排渣组件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排渣组件与所述刀头转动;

13、推进组件,设置于所述推进管的顶部,以将所述推进管向所述土体内部推进。

14、进一步的,所述排渣组件包括:

15、转动杆,同轴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动杆与所述推进管同轴设置;所述刀头设置于所述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

16、输送片,设置于所述转动杆上,且呈螺旋状环绕在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

1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泥土转运箱,所述推进管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底部设置有输送孔。

18、进一步的,所述推进组件包括:

19、齿条,设置于所述支架的顶部;

20、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推进管远离所述刀头的一端表面,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21、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

22、进一步的,所述土体的顶部横向设置有五个位移计组,五所述位移计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土体的顶部。

23、进一步的,所述位移计组包括九个位移计,九所述位移计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土体顶部。

24、进一步的,所述既有隧道模型的顶部与底部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应变片。

25、进一步的,所述既有隧道模型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7、本专利技术中,模型箱内部储存有土体,且模型箱一侧设置有第一槽孔,模型箱内部设置有既有隧道模型,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放射性设置有多个土压力盒,且既有隧道模型外表面环绕设置有应变分布式光纤,用于检测既有隧道模型不同位置的应变值,土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位移计,用于检测土体的位移量,模型箱一侧设置有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配合第一槽孔,可向土体内部进行钻孔;通过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对土体进行钻孔,进行模拟既有隧道在附近钻孔下的真实状态,同时钻孔时会影响到周围的既有隧道以及土层,通过土压力盒以及应变分布式光纤,可进行检测既有隧道模型表面受到的压力变化以及既有隧道模型的应变变化量,并且通过位移计可实时检测土层的位移量;通过上述装置实现在近接既有隧道施工的真实模拟,以及通过上述的多种变量和多种指标,实现对既有隧道韧性的全面性评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泥土转运箱,所述推进管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底部设置有输送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设置有滑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土体的顶部横向设置有五个位移计组,五所述位移计组间隔设置于所述土体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计组包括九个位移计,九所述位移计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土体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隧道模型的顶部与底部分别间隔设置有多个应变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既有隧道模型内部设置有支撑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尺盾构机掘进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泥土转运箱,所述推进管靠近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底部设置有输送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组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盾构施工近接既有隧道的智能控制与韧性评估实验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凯航黎俊轩陈湘生崔宏志洪成雨金银富李岩松翟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