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30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第一梯段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一水平钢筋,第二梯段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水平钢筋,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之间的区域为后浇区域,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向后浇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第三梯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包括由纤维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的钢筋两端均外伸预留一定长度,中间钢筋交错布置且保证一定的搭接长度,并浇筑UHPC形成第三梯段,使得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楼梯梯段采用分体结构,降低单个楼梯构件的自重,现场塔吊吨位大幅降低,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


技术介绍

1、现有装配式楼梯的楼梯梯段为整体预制成型。为了保证强度,需配置足够数量和质量的钢筋。因此采用现有技术的结构,楼梯梯段钢筋用量较多且楼梯梯段的自重较重,现场需配置大吨位的塔吊。生产成本和施工成本均较高。

2、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以解决现有的装配式楼梯梯段自重重,现场需配置大吨位的塔吊进行吊装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所述第一梯段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一水平钢筋,所述第二梯段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水平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之间的区域为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和第二水平钢筋在所述后浇区错开设置且具有搭接段,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向所述后浇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第三梯段

5、优选的,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梯段远离所述第二梯段一侧的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梯段远离所述第一梯段一侧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上设有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

6、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一梯段的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二肋板与第二梯段的固定相连。

7、优选的,所述第一梯段整体为阶梯板状,且所述第一梯段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上踏板和第一下踏板,所述第一上踏板上设有第一上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下踏板上设有第一下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梯段整体为阶梯板状,且所述第二梯段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二上踏板和第二下踏板,所述第二上踏板上设有第二上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下踏板上设有第二下预留螺栓孔。

8、优选的,所述第一梯段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内的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所述第二梯段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内的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为与所述第二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

9、优选的,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肋板内部设有肋板上部钢筋和肋板下部钢筋,所述肋板上部钢筋和肋板下部钢筋上下设置,所述肋板上部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所述肋板下部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坡度对应的斜向钢筋。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的梯板厚度均为40-60mm;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厚度均为40-60mm。

11、优选的,所述第一上预留螺栓孔、第一下预留螺栓孔、第二上预留螺栓孔和第二下预留螺栓孔的孔径均为16-20mm。

12、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均由纤维混凝土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梯段均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成。

13、(三)有益效果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具备如下优点:本技术包括由纤维混凝土材料制成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的钢筋两端均外伸预留一定长度,中间钢筋交错布置且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的钢筋保证一定的搭接长度,并浇筑uhpc形成第三梯段,使得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连接形成一个整体。楼梯梯段采用分体结构,降低单个楼梯构件的自重,现场塔吊吨位大幅降低,节约了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所述第一梯段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一水平钢筋,所述第二梯段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水平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之间的区域为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和第二水平钢筋在所述后浇区错开设置且具有搭接段,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向所述后浇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第三梯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梯段远离所述第二梯段一侧的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梯段远离所述第一梯段一侧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上设有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一梯段的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二肋板与第二梯段的固定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段整体为阶梯板状,且所述第一梯段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上踏板和第一下踏板,所述第一上踏板上设有第一上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下踏板上设有第一下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梯段整体为阶梯板状,且所述第二梯段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二上踏板和第二下踏板,所述第二上踏板上设有第二上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下踏板上设有第二下预留螺栓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段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内的第一纵向钢筋,所述第一纵向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所述第二梯段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内的第二纵向钢筋,所述第二纵向钢筋为与所述第二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肋板内部设有肋板上部钢筋和肋板下部钢筋,所述肋板上部钢筋和肋板下部钢筋上下设置,所述肋板上部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形状相匹配的阶梯状;所述肋板下部钢筋为与所述第一梯段的坡度对应的斜向钢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的梯板厚度均为40-60mm;所述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的厚度均为40-6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预留螺栓孔、第一下预留螺栓孔、第二上预留螺栓孔和第二下预留螺栓孔的孔径均为16-20mm。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均由纤维混凝土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肋板、第二肋板和第三梯段均由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制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梯段和第二梯段,所述第一梯段包括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一水平钢筋,所述第二梯段包括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水平钢筋,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和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之间的区域为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中段设于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内,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二钢筋混凝土主体,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一端伸入所述后浇区域,所述第一水平钢筋和第二水平钢筋在所述后浇区错开设置且具有搭接段,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向所述后浇区浇筑混凝土而形成的第三梯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梯段远离所述第二梯段一侧的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上设有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一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梯段远离所述第一梯段一侧的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上设有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二水平钢筋的另一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贯穿所述第二肋板预留螺栓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轻量化楼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一螺母,通过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一梯段的固定相连;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连接螺纹,所述装配式轻量化楼梯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螺纹配合的第二螺母,通过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端配合实现所述第二肋板与第二梯段的固定相连。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星李水生周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