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28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封材料打锭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及其应用。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所述分布式打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环氧塑封料的压延制片;(2)薄片粉碎;(3)粉料输送:(4)打锭作业。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能够保证打锭产品优异的均一性,大幅减少原料偏析以及模具两端物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打锭产品的合格率以及产品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封材料打锭工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环氧塑封料的全称为环氧树脂模塑料,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基体树脂,辅助以一些其他高性能树脂和有机/无机粒子分别作为固化剂和固体填料的粉末状/胶饼状模塑料。

2、目前环氧塑封料的在制备使用的过程中,步骤主要分为:环氧塑封料熔体经过压延冷却制成薄片,通过粉碎机一次粉碎成颗粒与粉末的混合物,然后将粉碎完成后的混合物投入打锭机进行打锭作业,然后输出成品。目前的目前环氧塑封料压延后薄片通过粉碎机一次粉碎成颗粒与粉末的混合物,投入粉碎机的环氧塑封料薄片大小不一,一次粉碎后的颗粒分布不均匀,存在超大颗粒与超细粉末。后续的制备过程中,容易出现偏析等现象,从而极大地影响了最终制得产品的合格率。

3、现在市场上的机械直线排式分布打锭机左右两侧成型产品重量偏差大,产品黏附模具,不良率高,设备参数调整频繁,为保证连续生产,需解决此缺点。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所述分布式打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环氧塑封料的压延制片;(2)薄片粉碎;(3)粉料输送:(4)打锭作业。

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环氧塑封料的压延制片的具体操作为:将所用的环氧塑封料原料加热至熔融稳定,将熔融原料置入压延机进行压延作用,直至达到合格尺寸大小即得薄片。

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薄片的厚度尺寸为0.5~3mm。

4、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薄片的厚度尺寸为0.7~2.5mm。

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薄片的厚度尺寸为2mm。

6、本申请中通过对于压延薄片的厚度以及尺寸做出限定,不同于现有技术不对压延薄片做厚度和尺寸限定的情况,本申请能够通过上述方案极大地降低粉碎难度,能够尽可能的在两步粉碎过程中消除2.5cm以上的大尺寸碎粒/碎片。

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薄片粉碎的具体操作为:将步骤(1)所得薄片投入粉碎工艺中,依次包括初碎,中碎和粉碎步骤,分别采用不同的粉碎方式确保最终所得碎料的粒径均一性,并且粉碎工艺内置筛网,限制碎料粒径上限。

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碎料尺寸为1~5cm;所述内置筛网的网孔孔径为2.5~3mm。

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碎料尺寸为1.5~2cm;所述内置筛网的网孔孔径为3mm。

10、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初碎为刀头切片破碎、棒状破碎、铰切破碎中的任一种。

1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初碎为棒状破碎。

1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中碎为是通过梳齿破碎将初碎后的薄片继续破碎,并且取得边长≤2cm的碎片。

13、本申请中,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单次粉碎步骤会造成的最大颗粒粒径大于2.5mm,以及粉碎困难,细料占比过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依次通过初碎和中碎步骤实现破碎物料进入粉碎机前尺寸小于工艺设定限度。同时限制粉碎机内筛网孔径,使粉碎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均匀,消除大于2.5mm的大颗粒。从而能够有效实现避免打锭工艺中的偏析,无法稳定供料的情况,大幅度提高产品良率,降低设备调整频率。

14、所述粉碎步骤:将≤2cm的碎片通过粉碎机和筛网限制得到最大粒径不超过2.5mm,限制小于0.25mm粒径细粉的粉碎物料。

15、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粉料输送中的喂料器为梯形喂料器;所述喂料器的口径为50~75mm。

16、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粉料输送中的喂料器为梯形喂料器;所述喂料器的口径为70mm。

17、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梯形喂料器的结构包括喂料器主体,左右两侧导轮,梯形进料仓,连接杆固定螺栓。

18、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梯形喂料器的倾斜角度为35~40°。

19、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梯形喂料器的倾斜角度为40°。

20、本申请中,通过限定供料器供料管直径为50~75mm,并且改进供料器形状为梯形,从而实现直线分布式模具两侧供料稳定,增加模具填充率,降低颗粒/粉末成型后重量波动,有效解决供料器内部颗粒与粉末偏析的现象,降低颗粒上浮与向两侧移动的倾向。同时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小管径进料圆形接口,矩形容器容易出现的架桥现象,增强低密度物料的通过率和通过速率;另一方面解决了采用以往供料器会出现的颗粒/粉末的压力集中在圆心的中轴线上。颗粒/粉末在从圆柱形料管进入到矩形供料容器空间时,供料器形状突然变成长方形,空间形状变化大,粉料的压力不能改变集中方向最终导致分布不均一、产品质量差的技术问题。

21、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打锭作业中模具为合金钢模具、高速钢模具中的任一种。

22、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打锭作业中模具为高速钢模具。

23、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高速钢模具使用时的模具型腔排位为双排均距排列。

2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的应用,包括该分布式打锭工艺在环氧塑封产品、丙烯酸塑封产品、有机硅塑封产品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25、有益效果:

26、1、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能够保证打锭产品优异的均一性,大幅减少原料偏析以及模具两端物料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从而有效提升了打锭产品的合格率以及产品良率。

27、2、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机械直线排式分布打锭机,除了避免左右两侧成型产品重量偏差大,产品黏附模具的问题外,本申请通过采用特定的双排均距排列的模具型腔排位大幅提高产品良率,降低设备参数的调整频率,进而能够有效保证连续生产,具有十分优异的市场前景。

28、3、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通过对于压延薄片的厚度以及尺寸做出限定,不同于现有技术不对压延薄片做厚度和尺寸限定的情况,本申请能够通过上述方案极大地降低粉碎难度,能够尽可能的在两步粉碎过程中消除2.5cm以上的大尺寸碎粒/碎片

29、4、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不同于现有技术的单次粉碎步骤会造成的最大颗粒粒径大于2.5mm,以及粉碎困难,细料占比过高的技术问题。本申请中依次通过初碎和中碎步骤实现破碎物料进入粉碎机前尺寸小于工艺设定限度。同时限制粉碎机内筛网孔径,使粉碎颗粒粒径大小与分布均匀,消除大于2.5mm的大颗粒。

30、5、本申请中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通过限定供料器供料管直径为50~75mm,并且改进供料器形状为梯形,从而实现直线分布式模具两侧供料稳定,增加模具填充率,降低颗粒/粉末成型后的重量波动,有效解决供料器内部颗粒与粉末偏析的现象,降低颗粒上浮与向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打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环氧塑封料的压延制片;(2)薄片粉碎;(3)粉料输送:(4)打锭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输送中的喂料器为梯形喂料器;所述喂料器的口径为50~7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锭作业中模具为合金钢模具、高速钢模具中的任一种。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包括该分布式打锭工艺在环氧塑封产品、丙烯酸塑封产品、有机硅塑封产品制备工艺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打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环氧塑封料的压延制片;(2)薄片粉碎;(3)粉料输送:(4)打锭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环氧塑封料的分布式打锭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输送中的喂料器为梯形喂料器;所述喂料器的口径为50~75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泽玮于会云魏庆华胡炜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德高化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