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282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护坡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连接机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板,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连接板卡接在连接槽内,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方形槽,且方形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种植槽。本技术通过将多个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拼接,可以根据坡面的面积来调节该装置的护坡面积,适用不同的坡面,同时该设置也方便了人员对装置的携带和安装,便于推广,通过在种植槽内部种植相应的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槽内的树木的根茎扎在土里,有效的避免了坡面土壤的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护坡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护坡装置。


技术介绍

1、护坡装置是指用于对边坡进行防护的装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目前通常采用护坡装置对边坡形态的地理环境进行生态修复,通过护坡装置对位置较高且坡度较大的地方进行固定,通过种植植物,利用植物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对边坡表层进行防护、加固,从而对边坡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2、根据专利号cn 219011242u公开的一种基坑护坡装置,其通过设置一侧壁护板,将侧壁护板通过紧固螺栓和锚杆固定安装在坡面上,但是,现有护坡装置直接将防护板通过相应的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坡面,护坡防护板的结构较为固定死板,对于不同长度和高度的坡面来说,现有装置则使用较为局限,且直接在坡面上安装一防护板长远来看,坡面的土壤容易在流水中缓慢的流失,并不能很好的对坡面的防护,为此,我们提出护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护坡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护坡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第二防护板和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板,且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板卡接在连接槽内,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方形槽,且方形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种植槽。

3、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杆、定位板、滑杆、拉板和定位杆,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对应两侧壁均等距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整体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对应的两个连接杆之间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卡接在两个连接杆内,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槽,且连通槽内部配合滑动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固定杆顶部开设有竖直方向通孔,所述滑杆的端部穿过通孔固定连接有拉板,所述连通槽内部位于滑杆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两端及连接杆的顶部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拉板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端部卡接在连接杆和固定杆上的定位孔内部。

4、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紧固螺栓,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紧固螺栓的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孔内部,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槽之间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

5、优选的,所述拉板的顶部设置有拉把。

6、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位于连接槽一端的对应两侧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固杆,且加固杆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位于连接板一端的对应两侧壁均设置有固定卡杆,且固定卡杆卡接在加固杆端部的固定槽内。

7、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内均对称设置有固定铆钉。

8、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底部均对称开设有渗水槽。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多个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之间的横向和纵向拼接,可以根据坡面的面积来调节该装置的护坡面积,适用不同的坡面,同时该设置也方便了人员对装置的携带和安装,便于推广,通过在种植槽内部种植相应的树木,随着时间的推移,种植槽内的树木的根茎扎在土里,有效的避免了坡面土壤的流失。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护坡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和连接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板(8),且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板(8)卡接在连接槽(9)内,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方形槽,且方形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种植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杆(11)、定位板(14)、滑杆(15)、拉板(17)和定位杆(19),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对应两侧壁均等距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的整体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对应的两个连接杆(5)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两端卡接在两个连接杆(5)内,所述固定杆(11)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2),且连通槽(12)内部配合滑动设置有定位板(14),所述定位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固定杆(11)顶部开设有竖直方向通孔(13),所述滑杆(15)的端部穿过通孔(13)固定连接有拉板(17),所述连通槽(12)内部位于滑杆(15)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16),所述固定杆(11)的顶部两端及连接杆(5)的顶部均开设有定位孔(18),所述拉板(17)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9),且定位杆(19)的端部卡接在连接杆(5)和固定杆(11)上的定位孔(18)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顶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紧固螺栓(10),所述连接板(8)的顶部开设有连接孔(24),所述紧固螺栓(10)的端部螺纹连接在连接孔(24)内部,所述连接板(8)和连接槽(9)之间通过紧固螺栓(1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板(17)的顶部设置有拉把(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位于连接槽(9)一端的对应两侧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加固杆(21),且加固杆(21)的端部开设有固定槽(22),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位于连接板(8)一端的对应两侧壁均设置有固定卡杆(23),且固定卡杆(23)卡接在加固杆(21)端部的固定槽(22)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内均对称设置有固定铆钉(4)。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底部均对称开设有渗水槽(3)。

...

【技术特征摘要】

1.护坡装置,包括第一防护板(1)、第二防护板(2)和连接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之间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一端均一体设置有连接板(8),且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另一端均开设有连接槽(9),所述连接板(8)卡接在连接槽(9)内,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顶部均等距开设有竖直方向的方形槽,且方形槽内部固定安装有种植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6)包括固定杆(11)、定位板(14)、滑杆(15)、拉板(17)和定位杆(19),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的对应两侧壁均等距固定安装有连接杆(5),且连接杆(5)的整体成u形结构,所述第一防护板(1)和第二防护板(2)对应的两个连接杆(5)之间连接有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的两端卡接在两个连接杆(5)内,所述固定杆(11)的表面开设有连通槽(12),且连通槽(12)内部配合滑动设置有定位板(14),所述定位板(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15),所述固定杆(11)顶部开设有竖直方向通孔(13),所述滑杆(15)的端部穿过通孔(13)固定连接有拉板(17),所述连通槽(12)内部位于滑杆(15)的外侧套设有压缩弹簧(16),所述固定杆(11)的顶部两端及连接杆(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朝权沈强
申请(专利权)人:商洛市海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