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备专利>正文

角膜塑形接触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235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角膜塑形接触镜,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后表面由中心向周边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和配适弧区,其中,基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平坦,反转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弯曲,配适弧区的曲率与同区角膜大致相同,其中,角膜塑形接触镜的总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总直径9.8至10.2mm,第二总直径10.2至10.6mm,第三总直径10.6至11.0mm。由于镜片的后表面的设计形态适应亚裔的眼角膜解剖特点,根据亚裔的眼角膜解剖特点设置角膜塑形接触镜的相关参数,使得在夜间戴镜后可以精确修改角膜的轮廓形态,从而暂时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使亚裔配戴者在白天不戴镜的情况下获得清晰的可用视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眼镜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角膜塑形接触镜


技术介绍

1、上世纪80年代,最早的角膜塑形接触镜设计问世,相关技术称为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产品称为梦镜片(dream lenses),被临床上普遍应用。

2、目前通用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多采用以欧美人为实验人群的设计方案。由于人种遗传基因的差异,欧美人的眼与亚裔的眼至少有着以下区别:

3、(1)欧美人的近视患病率低于亚裔,纯种欧美人的近视程度普遍低于-5.00d,而亚裔的近视程度和近视发展速度均显著高于欧美人。

4、(2)欧美人的角膜直径和瞳孔直径均略大于亚裔,欧美人的角膜曲率略弯于亚裔,欧美人的眼球壁硬度略低于亚裔。因此以欧美人眼进行临床实验的角膜塑形镜设计方案并不完全适用于亚裔。

5、另外,目前通用的角膜塑形接触镜设计方案对于介于-0.75~-5.00d的近视眼,镜片总直径、基弧区直径、基弧区曲率、反转弧曲率、反转弧宽、配适弧曲率、配适弧宽度等参数值无差别,往往导致低度近视矫正过量,高度近视矫正不足。若对摘镜后裸眼视力为1.0的戴镜眼进行精确屈光定量分析,可知部分戴镜眼处于矫正过量或矫正不足的屈光状态。

6、因此,需要设计适合亚裔佩戴的角膜塑形接触镜,以精确修改角膜的轮廓形态,从而暂时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使亚裔配戴者在白天不戴镜的情况下获得清晰的可用视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根据临床的实际测试结合精密计算设计了一种适合亚裔配戴的角膜塑形接触镜。

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角膜塑形接触镜,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后表面由中心向周边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和配适弧区,其中,所述基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平坦,所述反转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弯曲,所述配适弧区的曲率与同区角膜大致相同,其中,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总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总直径9.8至10.2mm,第二总直径10.2~10.6mm,第三总直径10.6~11.0mm。

3、可选地,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基弧区的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基弧区直径5.6至5.8mm,第二基弧区直径5.8至6.0mm,第三基弧区直径6.0至6.2mm。

4、可选地,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基弧区的曲率的预置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预置焦度-0.50至-0.75d,第二预置焦度-0.62至-0.87d,第三预置焦度-0.75至-1.00d。

5、可选地,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反转弧区的补偿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补偿焦度+0.50至+0.62d,第二补偿焦度+0.62至+0.75d,第三补偿焦度+0.75至+0.87d。

6、可选地,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矫正目标焦度超过-3.00d的镜片的反转弧区为双弧面,所述双弧面包括反转内弧区和反转外弧区,其中,所述反转内弧区承担60%的曲率陡峭补偿,所述反转外弧区承担40%的曲率陡峭补偿。

7、可选地,所述配适弧区的宽度为以下之一:第一配适弧区宽度1.1至1.3mm,第二配适弧区宽度1.2至1.4mm,第三配适弧区宽度1.3至1.5mm。

8、可选地,所述第一总直径、第一基弧区直径、第一预置焦度、第一补偿焦度和第一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0.75至-2.75d的戴镜眼,其中,所述第二总直径、第二基弧区直径、第二预置焦度、第二补偿焦度和第二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3.00至-5.00d的戴镜眼,其中,所述第三总直径、第三基弧区直径、第三预置焦度、第三补偿焦度和第三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5.25至-7.50d的戴镜眼。

9、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角膜塑形接触镜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采用本技术的角膜塑形接触镜,由于镜片的后表面的设计形态适应亚裔的眼角膜解剖特点,根据亚裔的眼角膜解剖特点设置角膜塑形接触镜的相关参数,使得在夜间戴镜后可以精确修改角膜的轮廓形态,从而暂时矫正近视性屈光不正,使亚裔配戴者在白天不戴镜的情况下获得清晰的可用视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膜塑形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后表面由中心向周边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和配适弧区,其中,所述基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平坦,所述反转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弯曲,所述配适弧区的曲率与同区角膜大致相同,其中,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总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总直径9.8至10.2mm,第二总直径10.2至10.6mm,第三总直径10.6至1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基弧区的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基弧区直径5.6至5.8mm,第二基弧区直径5.8至6.0mm,第三基弧区直径6.0至6.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基弧区的曲率的预置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预置焦度-0.50至-0.75D,第二预置焦度-0.62至-0.87D,第三预置焦度-0.75至-1.0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反转弧区的补偿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补偿焦度+0.50至+0.62D,第二补偿焦度+0.62至+0.75D,第三补偿焦度+0.75至+0.87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矫正目标焦度超过-3.00D的镜片的反转弧区为双弧面,所述双弧面包括反转内弧区和反转外弧区,其中,所述反转内弧区承担60%的曲率陡峭补偿,所述反转外弧区承担40%的曲率陡峭补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配适弧区的宽度为以下之一:第一配适弧区宽度1.1至1.3mm,第二配适弧区宽度1.2至1.4mm,第三配适弧区宽度1.3至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第一总直径、第一基弧区直径、第一预置焦度、第一补偿焦度和第一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0.75至-2.75D的戴镜眼,其中,所述第二总直径、第二基弧区直径、第二预置焦度、第二补偿焦度和第二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3.00至-5.00D的戴镜眼,其中,所述第三总直径、第三基弧区直径、第三预置焦度、第三补偿焦度和第三配适弧区宽度用于矫正目标焦度为-5.25至-7.50D的戴镜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膜塑形接触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后表面由中心向周边依次包括基弧区、反转弧区和配适弧区,其中,所述基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平坦,所述反转弧区的曲率比同区角膜弯曲,所述配适弧区的曲率与同区角膜大致相同,其中,所述角膜塑形接触镜的总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总直径9.8至10.2mm,第二总直径10.2至10.6mm,第三总直径10.6至11.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基弧区的直径为以下之一:第一基弧区直径5.6至5.8mm,第二基弧区直径5.8至6.0mm,第三基弧区直径6.0至6.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基弧区的曲率的预置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预置焦度-0.50至-0.75d,第二预置焦度-0.62至-0.87d,第三预置焦度-0.75至-1.00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膜塑形接触镜,其中,所述反转弧区的补偿焦度为以下之一:第一补偿焦度+0.50至+0.62d,第二补偿焦度+0.62至+0.75d,第三补偿焦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备
申请(专利权)人:齐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