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228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技术领域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天线的馈电处增加二极管等寄生原件来控制多个天线的工作与否来实现辐射方向的改变造成天线体积浪费的问题,其包括第一介质板层,第一介质板层内圈设置有金属地,第一介质板层外周设有人工磁导体结构层,人工磁导体结构层外周设有第二介质板层,第二介质板层外周围设有4个共形偶极子天线,共形偶极子天线能够竖直共形放置或水平共形放置,其用于分别适用于垂直极化天线模型、水平极化天线模型,共形偶极子天线的中部均设有馈电点。本发明专利技术体积小,覆盖5G试用频段所需的3.4GHz~3.6GHz,通信稳定,且可以实现天线工作在全向辐射模式和水平面扫描模式的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属于天线。


技术介绍

1、随着5g时代的到来,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天线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伴随着急剧发展。传统天线单一的馈电方式使得天线的工作模式单一化,但在5g 时代的推动下不同应该场景对于天线工作模式有着不同的要求。

2、2019年,随着5g技术的日益成熟,中国通信也进入到4g向5g的转型之中,并于2020年正式开始5g频段的试用,其中以3.5ghz为中心频点的相关频段是此次应用最广泛的频段。

3、现有的方向图可重构天线大多数都基于在天线的馈电处增加二极管等寄生原件来控制多个天线的工作与否来实现辐射方向的改变,其会造成天线体积上的浪费。

4、由此,智能基站天线的发开愈发重要,如何在将小尺寸和多工作模式结合到一起去设计天线,成为当今天线发展的一道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体积小,覆盖5g试用频段所需的3.4ghz~3.6ghz,通信稳定,且可以实现天线工作在全向辐射模式和水平面扫描模式的转换。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包括第一介质板层,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内圈设置有金属地,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外周设有人工磁导体结构层,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由多个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排布组成,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外周设有第二介质板层,所述第二介质板层外周围设有4个工作于3.5ghz的共形偶极子天线,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能够竖直共形放置或水平共形放置,其用于分别适用于垂直极化模型、水平极化模型,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的中部均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于连接电源,对天线进行通电。

3、可选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整体呈圆柱形,其横截面的半径为27mm,长度为40mm。

4、可选的,所述第一介质板层的厚度为2mm,其材料采用fr4,fr4的材料参数为εr=4.4,tanδ = 0.02。

5、可选的,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的数量为16个,其以8×2的排列方式沿第一介质板层的周向排列。

6、可选的,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为边长为17.2mm的共形正方形贴片。

7、可选的,所述第二介质板层的厚度为2mm,其材料采用泡沫塑料。

8、可选的,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的长度为32mm,相连两个共形偶极子天线之间间隔90°。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0、本专利技术提供两款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通过将弯曲的人工磁导体(amc)结构阵列形成圆柱形磁导体反射面,并且由于共形的优越性,减小天线在全向辐射时水平面增益的波动。由于单个的偶极子和人工磁导体只能形成单向辐射,所以本专利技术在z轴依次旋转90°,在0°、90°、180°、270°处各放置一个偶极子,同时馈电使整体天线形成了全向特性。

11、本专利技术在圆柱形磁导体反射面周围使用四个共形偶极子天线作为主辐射器,两款天线的区别在于共形偶极子天线极化方式的不同,一款为垂直极化,另一款为水平极化,通过改变四个辐射单元的馈电的幅值与相位实现天线工作在全向辐射模式和水平面扫描模式的转换;

12、本专利技术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工作在3.5ghz,覆盖了5g试用频段所需的3.4ghz~3.6ghz,通信稳定,拥有非常小的体积,可以实现两种工作模式:全向辐射以及水平面波束扫描辐射,在全向辐射时有着不错的不圆度,在波束扫描辐射时,有着稳定且高增益辐射,非常适用于5g智能移动通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板层,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内圈设置有金属地,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外周设有人工磁导体结构层,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由多个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排布组成,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外周设有第二介质板层,所述第二介质板层外周围设有4个工作于3.5GHz的共形偶极子天线,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能够竖直共形放置或水平共形放置,其用于分别适用于垂直极化模型、水平极化模型,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的中部均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于连接电源,对天线进行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整体呈圆柱形,其横截面的半径为27mm,长度为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介质板层的厚度为2mm,其材料采用FR4,FR4的材料参数为εr= 4.4,tanδ = 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的数量为16个,其以8×2的排列方式沿第一介质板层的周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为边长为17.2mm的共形正方形贴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板层的厚度为2mm,其材料采用泡沫塑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的长度为32mm,相连两个共形偶极子天线之间间隔9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介质板层,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内圈设置有金属地,所述第一介质板层外周设有人工磁导体结构层,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由多个人工磁导体结构单元排布组成,所述人工磁导体结构层外周设有第二介质板层,所述第二介质板层外周围设有4个工作于3.5ghz的共形偶极子天线,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能够竖直共形放置或水平共形放置,其用于分别适用于垂直极化模型、水平极化模型,所述共形偶极子天线的中部均设有馈电点,所述馈电点用于连接电源,对天线进行通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其特征在于,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整体呈圆柱形,其横截面的半径为27mm,长度为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小型化5g智能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铸高呈露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