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205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包括前透镜组、棱镜组以及后透镜组,前透镜组平台面与棱镜组胶合,后透镜组与出射棱镜组光轴同轴,棱镜组为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胶合组成,前透镜组的平台所需通光区域沿棱镜组的棱镜轴向完全投影于棱镜区域内,且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一周与棱镜区域留有胶合区域;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之间几何形态将满足关系式:SQRT(Y^2+X^2)=R‑Ea,X,Y为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在垂直棱镜中心轴平面相对位置的坐标,R为棱镜半径,Ea为误差余量。通过棱镜组几何形态存在的关系式,用以控制靠近棱镜边缘光线与棱镜中心轴距离,达到减少棱镜组无用通光区域以消除干扰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镜头制造,尤其涉及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0、
技术介绍

1、随着科技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得以普及。微创手术的优势在于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可进行精细操作,对体内环境影响小,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轻,可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在腹腔微创手术中,具有转向光路的镜头具有更大的观测范围与更好的观测角度,有利于医生进行更精细的操作。该类型镜头常用棱镜实现转向功能,但常见棱镜易因通光区域通过视场外光而产生严重干扰光。为此,如何在设计阶段控制棱镜无效通光区域,阻断视场外光进入,从而消除干扰光,成为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及其实现方法,设计合理,有效少棱镜组无用通光区域以消除干扰光。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棱镜组以及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与棱镜组胶合,后透镜组与出射棱镜组光轴同轴,所述棱镜组为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胶合组成,前透镜组的平台所需通光区域沿棱镜组的棱镜轴向完全投影于棱镜区域内,且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一周与棱镜区域留有胶合区域。

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之间几何形态将满足关系式:sqrt(y^2+x^2)=r-ea,其中x,y为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在垂直棱镜中心轴平面相对位置的坐标,r为棱镜半径,ea为误差余量。

4、进一步的,所述前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所述后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

5、进一步的,所述棱镜组整体呈类圆柱体,棱镜组的轴心与转向光路的轴心重合。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棱镜具有前、后分布的第一棱镜入射面和第一棱镜出射面;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棱镜入射面、第二棱镜反射面ⅰ、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以及第二棱镜出射面,所述第二棱镜入射面与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为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中心视场主光线垂直入射第一棱镜入射面,经过第一棱镜出射面与第二棱镜入射面后,先经第二棱镜反射面ⅰ反射,再经第二棱镜反射面ⅱ反射后,最后垂直出射第二棱镜出射面。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棱镜反射面ⅰ、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之间的夹角为视向角的一半。

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外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调像方法,通过控制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的距离,从而控制所需视场的棱镜通光孔径余量,达到减小无用通光区域。

9、进一步的,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坐标为hx,hy,边缘光瞳的坐标为px,py;第二棱镜反射面ⅰ与棱镜中心轴夹角为c;入射第二棱镜反射面ⅱ的中心视场主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夹角为d,对中心视场主光线在第二棱镜反射面ⅰ处的相对位置坐标为ry,rx,满足关系式:x=rx,y=ry*sinc+d3*sind。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效果: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通过棱镜组几何形态存在的关系式,用以控制靠近棱镜边缘光线与棱镜中心轴距离,达到减少棱镜组无用通光区域以消除干扰像的目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棱镜组以及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与棱镜组胶合,后透镜组与出射棱镜组光轴同轴,所述棱镜组为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胶合组成,前透镜组的平台所需通光区域沿棱镜组的棱镜轴向完全投影于棱镜区域内,且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一周与棱镜区域留有胶合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之间几何形态将满足关系式:SQRT(Y^2+X^2)=R-Ea,其中X,Y为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在垂直棱镜中心轴平面相对位置的坐标,R为棱镜半径,Ea为误差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所述后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整体呈类圆柱体,棱镜组的轴心与转向光路的轴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具有前、后分布的第一棱镜入射面和第一棱镜出射面;所述第二棱镜具有第二棱镜入射面、第二棱镜反射面Ⅰ、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以及第二棱镜出射面,所述第二棱镜入射面与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为同一平面的不同区域,中心视场主光线垂直入射第一棱镜入射面,经过第一棱镜出射面与第二棱镜入射面后,先经第二棱镜反射面Ⅰ反射,再经第二棱镜反射面Ⅱ反射后,最后垂直出射第二棱镜出射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反射面Ⅰ、第二棱镜反射面Ⅱ之间的夹角为视向角的一半。

7.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实现方法为:通过控制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的距离,从而控制所需视场的棱镜通光孔径余量,达到减小无用通光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坐标为Hx,Hy,边缘光瞳的坐标为Px,Py;第二棱镜反射面Ⅰ与棱镜中心轴夹角为C;入射第二棱镜反射面Ⅱ的中心视场主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夹角为D,对中心视场主光线在第二棱镜反射面Ⅰ处的相对位置坐标为Ry,Rx,满足关系式:X=Rx,Y=Ry*sinC+D3*sinD。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前透镜组、棱镜组以及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与棱镜组胶合,后透镜组与出射棱镜组光轴同轴,所述棱镜组为从前往后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以及第三棱镜胶合组成,前透镜组的平台所需通光区域沿棱镜组的棱镜轴向完全投影于棱镜区域内,且前透镜组的平台面一周与棱镜区域留有胶合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第二棱镜、第三棱镜之间几何形态将满足关系式:sqrt(y^2+x^2)=r-ea,其中x,y为靠近棱镜边缘的边缘视场的边缘光瞳光线与棱镜中心轴在垂直棱镜中心轴平面相对位置的坐标,r为棱镜半径,ea为误差余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所述后透镜组的焦距绝对值为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组整体呈类圆柱体,棱镜组的轴心与转向光路的轴心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关于转向光路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棱镜具有前、后分布的第一棱镜入射面和第一棱镜出射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光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