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115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涉及上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用以设置上述待测装置;套装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于上述电脑系统,用以利用上述电脑系统加载控制程序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以产生控制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完全自动化地对待测装置进行测试,并且也较容易根据待测装置的不同功能来进行自动测试的调整,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测试方式,是一种更方便且更自动化的测试方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测试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今的生活里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使用者 在使用这些电子产品时,都会对其电子产品的按键进行多次的按压动作,以 控制电子产品的开机、关机、睡眠或唤醒等动作。同时电子产品可具有多样 性且不同用途的连接端口,例如分别适用于电源连接端子、通用序列总线 (universal serial bus,usb)、网络连接器端子、音频端子(audio jack)、 影像端子、高画质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 definitionmultimedia interface, hdmi)或是ieee1394等众多规格的连接端口,由此传递不同种类的信号 至电子产品。因此测试上述按键及连接端口在多次使用下的耐久度,以及测 试电子产品于多次切换下的系统运作情形是各电子产品制造商的重要课题。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测试人员手动按压或插拔的方式,来对按键及连 接端口进行耐久度的测试。但此种方式过于耗费人力,且并不符合经济效益。

2、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以利用更方 便且更自动化的方式来进行测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以下解决方案。

2、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电脑系统的控制以测试待测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用以设置上述待测装置;套装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于上述电脑系统,用以利用上述电脑系统加 载控制程序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以产生控制信号;以及套装动力单元,信号连接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并连接上述测试单元, 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根据上述控制信号驱动上述测试单元对上述待测装置 进行测试。

3、进一步地,第一侧;其中上述第一侧及上述第二侧各自具有旋转盘;中央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中央位置,以随着上述旋转盘旋转;以及转动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边缘位置,上述转动接点于上述旋转盘 转动时作圆周式转动。

4、进一步地,组装件,固定于上述测试平台上;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并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 单元的上述中央接点,以利用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而转动;以及杆体,具有轴承,上述轴承配合上述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 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移动;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正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 动而朝第一方向移动,以按压上述待测装置的按键;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 反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朝第二方向移动,以放开上 述待测装置的上述按键。

5、进一步地,第一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一连动板的上述第一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一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二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二连动板的上述第一 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二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一杆体,同时枢接上述第一连动板的上述第二端及上述第二连动板 的上述第二端;以及第二杆体,利用垂直连接器与上述第一杆体垂直连接,并枢接于上述 组装件;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转动时,上述第一连动板及上述第二连动板 随着上述转动接点作圆周式运动,以使上述第一杆体及上述第二杆体作往 复运动,让上述第二杆体按压及放开上述待测装置的按键。

6、进一步地,第一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第一杆体,枢接于上述组装件,上述第一杆体具有轴承,以配合上述 第一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述第一杆体根据上述第一蜗杆的转动 而移动;第二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第二杆体,枢接于上述组装件,上述第二杆体具有轴承,以配合上述 第二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述第二杆体根据上述第二蜗杆的转动 而移动;第一双面斜齿轮,连接于上述第一蜗杆;第二双面斜齿轮,连接于上述第二蜗杆;第三双面斜齿轮,配合于上述第一双面斜齿轮;第四双面斜齿轮,配合于上述第二双面斜齿轮;以及第三杆体,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中央接点,以串接及转动 上述第三双面斜齿轮及上述第四双面斜齿轮,并由此分别带动上述第一双 面斜齿轮与上述第二双面斜齿轮朝相反方向转动。

7、进一步地,第一连杆,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二连杆,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杆;套接部,连接于上述第二连杆,并套接于切换开关,其中上述切换开 关位于上述待测装置的信号传输线;以及固定架,设置于上述测试平台上,用以固定上述切换开关;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转动时,上述第一连杆根据上述转动接点作 圆周式转动,以使上述第二连杆及上述套接部作往复运动,由此切换上述 待测装置的上述切换开关。

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9、(1)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及其自动测试装置能够完全自动化地对待测装置进行测试,并且也较容易根据待测装置的不同功 能来进行自动测试的调整,明显优于现有技术的测试方式,是一种更方便且 更自动化的测试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根据电脑系统的控制以测试待测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用以设置上述待测装置;套装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于上述电脑系统,用以利用上述电脑系统加 载控制程序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以产生控制信号;以及套装动力单元,信号连接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并连接上述测试单元,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根据上述控制信号驱动上述测试单元对上述待测装置 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套装动力 单元包括:第一侧;其中上述第一侧及上述第二侧各自具有旋转盘;中央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中央位置,以随着上述旋转盘旋转;以及转动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边缘位置,上述转动接点于上述旋转盘 转动时作圆周式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包括:组装件,固定于上述测试平台上;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并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 单元的上述中央接点,以利用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而转动;以及杆体,具有轴承,上述轴承配合上述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 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移动;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正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 动而朝第一方向移动,以按压上述待测装置的按键;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 反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朝第二方向移动,以放开上 述待测装置的上述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 包括:第一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一连动板的上述第一 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一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二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二连动板的上述第一 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二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一杆体,同时枢接上述第一连动板的上述第二端及上述第二连动板 的上述第二端;以及第二杆体,利用垂直连接器与上述第一杆体垂直连接,并枢接于上述 组装件;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转动时,上述第一连动板及上述第二连动板 随着上述转动接点作圆周式运动,以使上述第一杆体及上述第二杆体作往 复运动,让上述第二杆体按压及放开上述待测装置的按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 包括:第一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第一杆体,枢接于上述组装件,上述第一杆体具有轴承,以配合上述 第一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述第一杆体根据上述第一蜗杆的转动而移动;第二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第二杆体,枢接于上述组装件,上述第二杆体具有轴承,以配合上述 第二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述第二杆体根据上述第二蜗杆的转动 而移动;第一双面斜齿轮,连接于上述第一蜗杆;第二双面斜齿轮,连接于上述第二蜗杆;第三双面斜齿轮,配合于上述第一双面斜齿轮;第四双面斜齿轮,配合于上述第二双面斜齿轮;以及第三杆体,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中央接点,以串接及转动 上述第三双面斜齿轮及上述第四双面斜齿轮,并由此分别带动上述第一双 面斜齿轮与上述第二双面斜齿轮朝相反方向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 包括:第一连杆,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二连杆,连接于上述第一连杆;套接部,连接于上述第二连杆,并套接于切换开关,其中上述切换开 关位于上述待测装置的信号传输线;以及固定架,设置于上述测试平台上,用以固定上述切换开关;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转动时,上述第一连杆根据上述转动接点作 圆周式转动,以使上述第二连杆及上述套接部作往复运动,由此切换上述 待测装置的上述切换开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惯性产品自动化测试装置,根据电脑系统的控制以测试待测装置,其特征是,上述自动化测试装置包括:测试平台,用以设置上述待测装置;套装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于上述电脑系统,用以利用上述电脑系统加 载控制程序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以产生控制信号;以及套装动力单元,信号连接于上述套装控制装置并连接上述测试单元,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根据上述控制信号驱动上述测试单元对上述待测装置 进行测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套装动力 单元包括:第一侧;其中上述第一侧及上述第二侧各自具有旋转盘;中央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中央位置,以随着上述旋转盘旋转;以及转动接点,位于上述旋转盘的边缘位置,上述转动接点于上述旋转盘 转动时作圆周式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包括:组装件,固定于上述测试平台上;蜗杆,具有螺旋状结构,枢接于上述组装件,并连接于上述套装动力 单元的上述中央接点,以利用上述套装动力单元而转动;以及杆体,具有轴承,上述轴承配合上述蜗杆的上述螺旋状结构,使得上 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移动;其中,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正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 动而朝第一方向移动,以按压上述待测装置的按键;上述套装动力单元朝 反向转动时,上述杆体根据上述蜗杆的转动而朝第二方向移动,以放开上 述待测装置的上述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测试装置,其特征是,上述测试单元 包括:第一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一连动板的上述第一 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一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二连动板,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其中上述第二连动板的上述第一 端枢接于上述套装动力单元的上述第二侧的上述转动接点;第一杆体,同时枢接上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建刚刘刚杨东赵丽娟刘聪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军捷新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