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1120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热收缩薄膜,膜层结构为A/B/A三层结构;其中所述A层的原料包括PETG、LDPE和爽滑聚酯;所述B层的原料包括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和成孔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芯层加入极性不同的两种聚合物材料聚烯烃和聚酯,两种材料相容性差加入后使得膜面发雾发白严重,是其薄膜整体透光率及透明度大幅下降,利用两种材料的不相容性产生的弊病问题,提升薄膜的白度,提升遮光效果。通过在膜层中加入合适型号及剂量的发泡剂,制备得到发泡型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膜层出现泡孔结构,有利于薄膜整体密度的进一步降低,密度最终到达小于1,实现可漂浮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收缩薄膜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由于具有良好的收缩特性、印刷特性及阻光特性,而广泛应用在饮料包装、奶制品包装及酒类包装方面,白色聚酯薄膜可以更好地保护食品,因其具有较好的光隔离性能,可以有效防止光线对食品的影响,从而可以更好地保障食品的卫生和安全,同时保护食品的品质和口感。

2、白色聚酯薄膜一般可以由聚酯薄膜加工过程中加入白色母料或后期印刷白色油墨,但油墨易释放有害物质,目前较为安全的白色聚酯薄膜标签一般通过在薄膜制备过程中加入无机白色母料进行薄膜颜色改变。但petg具有一个通病——不易降解,自然情况下可在环境中存在数百年,不合理的处理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3、目前petg标签回收方式主要有可漂浮及可结晶方式,目前报道的白色聚酯薄膜的主要采用加入钛白、碳酸钙等无机成分白色母粒,这类无机物易大幅增加聚酯薄膜整体密度,petg自身密度就大于1.3,加入无机成分后,更难实现白色聚酯薄膜与水实现可漂浮分离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白色热收缩膜密度大、难以与瓶体分离回收的局限性,从薄膜加工过程去降低聚酯薄膜的密度,并提升材料的遮光效果,提供了一种密度小于1、可漂浮、具有良好的遮光效果、良好的印刷性及收缩特性的可漂浮的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所述热收缩薄膜,膜层结构为a/b/a三层结构;其中所述a层的原料包括petg、ldpe和爽滑聚酯;所述b层的原料包括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和成孔材料。

3、进一步,所述a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petg:爽滑聚酯:ldpe=91.5~96.5%:1.5~3.5%:2.0~5.0%。

4、进一步,所述b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成孔材料=60~72%:20~25%:3~5%:5~10%。

5、进一步,所述爽滑聚酯为油酸酰胺与芥酸酰胺复配或其中一种按照质量分数为5%~15%和85%~95% petg共混制备得到。

6、进一步,所述成孔材料为偶氮二甲酰胺、n,n一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或对甲苯磺酰氨基脲的至少一种与聚硅氧烷-多烷氧基醚共聚物复配。

7、进一步,所述白色聚酯为8%~16%a物质与84%~92%npg改性pet混合制备的乳白色聚酯切片;a物质为tio2、baso4、caco3或zns中的至少一种。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热收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9、(1)将aba各层原料按照质量比例为5:90:5的比例分别加入a、b、c三台进料仓,充分混合后进行真空预热干燥,在抽真空状态下除去水分及小分子,原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

10、(2)三台挤出机将熔体输送到同一模头上,模头设定温度在245℃~270℃之间,混合熔体流延在35℃的冷辊上形成铸片;

11、(3)在红外加热90-105℃的条件下对铸片进行纵向拉伸,期拉伸倍率达到1~1.5倍,纵向拉伸完成后在红外加热45-85℃的条件下冷却定型;

12、(4)在油加热80-105℃条件下,进行横向拉伸,拉伸倍率为4.2~5.5倍,横向拉伸完成后在油加热70-90℃条件下冷却定型;

13、(5)牵引收卷,得到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所述的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的厚度为30~100μm。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在芯层加入极性不同的两种聚合物材料聚烯烃和聚酯,两种材料相容性差加入后使得膜面发雾发白严重,是其薄膜整体透光率及透明度大幅下降,本专利技术正利用两种材料的不相容性产生的弊病问题,提升薄膜的白度,提升遮光效果。由于加入聚烯烃材料的密度较低(密度小于1),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薄膜整体的密度。由于加入的是聚烯烃材料质软,能够有效降低薄膜的整体的硬度,避免常规白膜加入无机成分如二氧化钛等大幅增加薄膜挺度、硬度的局限性,使得薄膜标签等挺度降低,不易出现划伤手、剌手的问题。

16、2.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在膜层中加入合适型号及剂量的发泡剂,制备得到发泡型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膜层出现泡孔结构,有利于薄膜整体密度的进一步降低,密度最终到达小于1,实现可漂浮的目的,这对回收过程非常重要,能够出现标签与瓶体的在水中轻易分离,薄膜标签漂在水面上,而破碎后的瓶体(瓶片)沉在水底,能较少标签与瓶身、瓶片分离的繁琐操作,并降低能耗。在白色聚酯、聚酯聚烯烃材料极性不相容发雾和泡孔结构发雾的综合作用下,使得薄膜的折光率及雾度进一步提升,能够增加薄膜的遮光效果。在保持遮光效果的前提下,能够降低密度较大的白色聚酯的使用,避免薄膜整体密度过高,无法实现可漂浮效果。薄膜产生的泡孔结构降低了薄膜密度,使得薄膜整体的热收缩力降低,收缩过程更为平缓,能够有效降低薄膜在收缩过程中收缩过快导致的褶皱和收缩力值过大造成包装瓶身变形的问题,同时发泡能够降低薄膜密度使得在同等聚酯切片用量下得到更多热收缩薄膜,有利于成本降低。

17、3.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为三层结构,每层材料极性接近,各层间粘合力强,不存在分层的问题,主要成分为pet流,无需电晕等可直接印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薄膜,膜层结构为A/B/A三层结构;其中所述A层的原料包括PETG、LDPE和爽滑聚酯;所述B层的原料包括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和成孔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PETG:爽滑聚酯:LDPE=91.5~96.5%:1.5~3.5%:2.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B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成孔材料=60~72%:20~25%:3~5%: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爽滑聚酯为油酸酰胺与芥酸酰胺复配或其中一种按照质量分数为5%~15%和85%~95% PETG共混制备得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孔材料为偶氮二甲酰胺、N,N一二亚硝基五次甲基四胺或对甲苯磺酰氨基脲的至少一种与聚硅氧烷-多烷氧基醚共聚物复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聚酯为8%~16%A物质与84%~92%NPG改性PET混合制备的乳白色聚酯切片;A物质为TiO2、BaSO4、CaCO3或ZnS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收缩薄膜,膜层结构为a/b/a三层结构;其中所述a层的原料包括petg、ldpe和爽滑聚酯;所述b层的原料包括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和成孔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a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petg:爽滑聚酯:ldpe=91.5~96.5%:1.5~3.5%:2.0~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b层中,以质量百分比计,npg改性pet:ldpe:白色聚酯:成孔材料=60~72%:20~25%:3~5%:5~1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白色聚酯热收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银凤李沅鸿赵越超樊鹏鹏蔡文彬吴齐孙玉锋袁培利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