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0852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包括总控模块、显示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景区道路一侧围挡,围挡间隔设置有通道,通道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动物通行的检测模块,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总控模块,检测模包括一级发电组件和二级发电组件,一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大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二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小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该通过采用二级踩踏式的发电装置记录动物横穿公路的位置信息,该发电装置发电的同时即发送信号,相较于太阳能发电不需要较大的电力存储,相较于线路铺设与AI摄像头的方式节约了工程量,可以根据野生动物的通行密度生成编制规划,以便于加快生态廊道的建设,促进对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态保护,具体涉及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1、风景名胜区游客众多,为了发展旅游业,景区会建设大量的旅游路线,道路纵横交错,野生动物在活动时常出现横穿公路的现象,容易与过往车辆发生碰撞,伤害野生动物,因此基于风景名胜区的道路交通,需要规划编制出野生动物的生态廊道,以便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对生态廊道进行规划编制前,首先要观测出野生动物经常横穿公路的位置信息,针对横穿公路多发地规划生态廊道,观测动物横穿公路的位置信息时,常见的观测方式是通过红外摄像头进行观测,但由于景区多数依山傍水,道路蜿蜒曲折,对红外摄像头的视野具有较大影响,需要沿途覆盖高密度的红外摄像头才能完成观测,并且需要沿途铺设电力,还需要大量ai摄像头安装,工程量巨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及方法。

2、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包括总控模块、显示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景区道路一侧围挡,所述围挡间隔设置有通道,通道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动物通行的检测模块,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总控模块;

4、所述检测模块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箱体、设置于箱体内的发电机以及旋转轴,还包括设置箱体上端的一级发电组件和二级发电组件,其中,所述一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大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二级发电组件用于通过小型动物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通过总控模块统计出发电的位置信息,并根据发电的密集程度显示出动物经常横穿道路的位置,进而规划编制出生态廊道的建设位置。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检测模块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带有通讯功能的控制组件以及储电组件,储电组件用于储存少量电能,以便于控制组件发送信号,由于动物经过时即能进行发电,因此发电以及耗电几乎同一时间,并不需要储备过多的电量,因此储电组件只需采用低成本微小容量的可充电电池即可,相较于太阳能发电,为了弥补发电空档期,需要在阳光充足时储存足够电量,因此对储电组件的容量要求较大,成本更高。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旋转轴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单向轴承,所述单向轴承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轮环,所述一级发电组件和二级发电组件均通过各自对应的齿轮环驱动旋转轴单向旋转,一级发电组件和二级发电组件分别用于针对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为了使两种发电组件互不影响将动力传递给发电机,因此发电机的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个单向轴承。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一级发电组件包括套设在箱体的滑动箱,所述滑动箱内侧顶端设置有第一滑柱,箱体侧壁设置有侧臂,所述第一滑柱贯穿侧臂滑动连接,且侧臂上设置有用于顶起滑动箱的第一弹簧,所述箱体内侧底壁设置有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铰接有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一滑柱的底端活动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的圆心与第一支座的铰接轴部重合,第一扇形齿轮与齿轮环啮合,一级发电组件通过动物踩踏下压,使得第一滑柱下滑,并带动第一铰接杆旋转,进而驱动第一扇形齿轮带动齿轮环旋转,齿轮环通过单向轴承带动旋转轴旋转即可进行发电。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二级发电组件包括设置在滑动箱上端的凸缘,凸缘外部滑动连接有踩踏板,所述踩踏板底端设置有贯穿进入滑动箱内部的第二滑柱,所述凸缘的内壁设置有支撑踩踏板复位的第二弹簧,所述箱体内侧底壁设置有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铰接有第二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与第二滑柱的底端活动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扇形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的圆心与第二支座的铰接轴部重合,所述第二扇形齿轮与对应的齿轮环啮合,其中,所述第二扇形齿轮的半径小于第一扇形齿轮的半径,与一级发电组件相比,二级发电组件的功率更小,适用于小型动物,即便小型动物踩踏也能进行发电以及监测,二级发电组件设置在一级发电组件上方,大型动物与小型动物均踩踏在踩踏板上方,小型动物体重轻,只能踩下踩踏板,不能踩下滑动箱,而大型动物不仅可以踩下踩踏板,踩踏板下降落在滑动箱上时,多余的压力带动滑动箱下移,因此大型动物经过时,先具有小的发电脉冲,再具有大的发电脉冲,可以方便区分,对于大型动物经过,发电功率较高,可以通过储电组件储备多余的电量备用。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滑动箱的每个内侧边缘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轮,为了防止滑动箱踩踏不均匀导致的卡顿问题,设置八个导轮即可解决该问题。

10、为了实施上述规划编制生成系统,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编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沿景区道路设置多组检测模块,并通过围挡使动物经过检测模块;

12、s2:通过踩踏式的发电组件进行发电,并依靠动物踩踏发出的电力将发电记录发送至总控模块,采用一级发电组件针对大型动物的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采用二级发电组件针对小型动物的踩踏以驱动发电机发电;

13、s3:通过总控模块统计出发电的位置信息,并通过显示模块显示,根据发电的密集程度显示出动物经常横穿道路的位置,进而规划编制出生态廊道的建设位置。

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5、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二级踩踏式的发电装置记录动物横穿公路的位置信息,该发电装置发电的同时即发送信号,相较于太阳能发电不需要较大的电力存储,相较于线路铺设与ai摄像头的方式节约了工程量,可以根据野生动物的通行密度生成编制规划,以便于加快生态廊道的建设,促进对风景名胜区的野生动物保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模块(5)、显示模块(6),还包括设置在景区道路一侧围挡(1),所述围挡(1)间隔设置有通道(101),通道(10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动物通行的检测模块(2),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总控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2)还包括设置在箱体(21)内带有通讯功能的控制组件(24)以及储电组件(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单向轴承(26),所述单向轴承(26)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轮环(27),所述一级发电组件(3)和二级发电组件(4)均通过各自对应的齿轮环(27)驱动旋转轴(23)单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发电组件(3)包括套设在箱体(21)的滑动箱(31),所述滑动箱(31)内侧顶端设置有第一滑柱(34),箱体(21)侧壁设置有侧臂(33),所述第一滑柱(34)贯穿侧臂(33)滑动连接,且侧臂(33)上设置有用于顶起滑动箱(31)的第一弹簧(35),所述箱体(21)内侧底壁设置有第一支座(37),所述第一支座(37)铰接有第一铰接杆(36),所述第一铰接杆(36)的一端与第一滑柱(34)的底端活动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扇形齿轮(38),第一扇形齿轮(38)的圆心与第一支座(37)的铰接轴部重合,第一扇形齿轮(38)与齿轮环(27)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发电组件(4)包括设置在滑动箱(31)上端的凸缘(42),凸缘(42)外部滑动连接有踩踏板(41),所述踩踏板(41)底端设置有贯穿进入滑动箱(31)内部的第二滑柱(43),所述凸缘(42)的内壁设置有支撑踩踏板(41)复位的第二弹簧(44),所述箱体(21)内侧底壁设置有第二支座(45),所述第二支座(45)铰接有第二铰接杆(46),所述第二铰接杆(46)的一端与第二滑柱(43)的底端活动铰接,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扇形齿轮(47),第二扇形齿轮(47)的圆心与第二支座(45)的铰接轴部重合,所述第二扇形齿轮(47)与对应的齿轮环(27)啮合,其中,所述第二扇形齿轮(47)的半径小于第一扇形齿轮(38)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箱(31)的每个内侧边缘均设置有至少两个导轮(32)。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的编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总控模块(5)、显示模块(6),还包括设置在景区道路一侧围挡(1),所述围挡(1)间隔设置有通道(101),通道(101)中设置有用于检测动物通行的检测模块(2),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总控模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2)还包括设置在箱体(21)内带有通讯功能的控制组件(24)以及储电组件(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3)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单向轴承(26),所述单向轴承(26)的外圈固定套设有齿轮环(27),所述一级发电组件(3)和二级发电组件(4)均通过各自对应的齿轮环(27)驱动旋转轴(23)单向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发电组件(3)包括套设在箱体(21)的滑动箱(31),所述滑动箱(31)内侧顶端设置有第一滑柱(34),箱体(21)侧壁设置有侧臂(33),所述第一滑柱(34)贯穿侧臂(33)滑动连接,且侧臂(33)上设置有用于顶起滑动箱(31)的第一弹簧(35),所述箱体(21)内侧底壁设置有第一支座(37),所述第一支座(37)铰接有第一铰接杆(36),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林韩向楠楚克林秦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