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958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包括安装腔,其设置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内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上端设置有圆孔,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两个所述燃烧器之间设置有供气管道,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螺纹连接环,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的中心处,两个所述圆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火盖,所述内火盖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内火盖的上方设置有外火盖;开关旋钮,其设置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一侧,该燃气灶主体采用活动安装方式,且燃气灶主体的底部呈镂空状设置,方便后续对燃气灶进行拆装,内火盖与燃烧器采用螺纹安装方式,能保证内火盖使用过程稳定性,也便于后续将内火盖拆下清理,提高燃气灶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体为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


技术介绍

1、燃气灶,又叫炉盘,是一种厨房用具,燃气灶工作原理是以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主要由炉头、内外火盖、阀体、壳体、炉架、旋钮、盛液盘、炉脚、进气管和脉冲点火器等组成;燃气从进气管进入灶内,经过燃气阀的调节进入炉头中,同时混合一部分空气,这些混合气体从分火器的火孔中喷出同时被点火装置点燃形成火焰,这些火焰被用来加热置于锅支架上的炊具。

2、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579060b,授权公告日为2020年04月17日,一种易于拆装的燃气灶结构,包括安装基座、面板、加热盘、炉圈和吸附板,所述安装基座为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组灶具孔的长方体箱状结构,所述安装基座的上端面安装有面板,且安装基座的底端四角均构造有倒角,所述安装基座的底部吸附安装有吸附板,所述面板的上端面对应安装基座上开设灶具孔的位置开设有两组直径与灶具孔一致的安装孔,所述灶具孔的内缘面呈环形阵列构造有多组用于配合炉圈安装的凸块,所述吸附板为上端面中心构造有纳污槽的矩形板状结构,所述吸附板的外围构造有磁吸层,且吸附板的一侧开设有抠槽。该易于拆装的燃气灶结构,结构合理,易于使用和拆卸清理,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3、现有的燃气灶的内火盖是直接平放在燃烧器上使用,使用过程容易造成内火盖发生偏移,使得冒出的火焰形状发生变化,燃气灶主体采用一体成型方式,不便后续对燃气灶进行拆装,降低燃气灶使用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巾提出现有的燃气灶的内火盖足直接平放在燃烧器上使用,并没有对内火盖进行有效限位,使用过程容易造成内火盖发生偏移,使得冒出的火焰形状发生变化,燃气灶主体采用一体成型方式,不便后续对燃气灶进行拆装,降低燃气灶使用效果,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灶体,还包括:

3、安装腔,其设置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内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上端设置有圆孔,圆孔设置有两个,且圆孔与安装腔连通设置,所述安装腔的内部设置有燃烧器,燃烧器设置有两个,且燃烧器与燃气灶灶体通过螺钉连接,两个所述燃烧器设置在圆孔的下方,两个所述燃烧器之间设置有供气管道,且供气管道与燃烧器连接为一体,所述供气管道与燃气灶灶体固定连接,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下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一侧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与供气管道活动连接,所述进气管与安装槽对应设置;

4、螺纹连接环,其设置在所述燃烧器的中心处,且螺纹连接环与燃烧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火盖,所述内火盖的中心处设置有螺纹连接孔,且螺纹连接孔与螺纹连接环对应设置,所述螺纹连接环与内火盖螺纹连接,所述内火盖的上方设置有外火盖,且外火盖与内火盖相贴合;

5、开关旋钮,其设置在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一侧,开关旋钮设置有两个,且开关旋钮与燃气灶灶体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内火盖的上端设置有分流凹槽,所述内火盖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条,第一凸起条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一凸起条在内火盖的上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条与内火盖设置为一体,所述外火盖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条,第二凸起条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二凸起条在外火盖的下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条与外火盖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二凸起条与第一凸起条对应设置,且第二凸起条的长度设置为第一凸起条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凸起条的内侧设置有垫块,垫块设置有三个,且垫块与外火盖固定连接,所述垫块与分流凹槽对应设置。

7、优选的,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下端设置有电池盒,且电池盒与燃气灶灶体固定连接,所述供气管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供气管道连接为一体,所述电磁阀与电池盒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上端设置有凹槽,且凹槽呈矩形设置,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汤槽,汤槽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汤槽设置在圆孔的外部,两个所述圆孔之间设置有厨具槽,且厨具槽设置在凹槽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汤槽的内部设置有圆环架,且圆环架与汤槽对应设置,所述圆环架与燃气灶灶体活动连接,所述圆环架的上方设置有锅支撑架,锅支撑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锅支撑架在圆环架的上方等距设置,所述锅支撑架与圆环架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燃气灶灶体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脚,防滑垫脚设置有四个,且防滑垫脚与燃气灶灶体通过螺钉连接,四个所述防滑垫脚设置在燃气灶灶体的四角处。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技术装置通过内火盖、外火盖、螺纹连接环和螺纹连接孔的设置,螺纹连接环和螺纹连接孔将内火盖与燃烧器螺纹连接,既能保证内火盖安装牢固性,还方便后续将内火盖拆下清理更换,外火盖设置在内火盖的上方,能避免火焰竖直串起来,使得火焰围绕外火盖边缘冒出,燃气灶的底部设置为镂空,方便燃气灶拆装;

13、2.该技术装置通过第二凸起条和第一凸起条的设置,第二凸起条与第一凸起条对应设置,将第二凸起条与第一凸起条连接实现外火盖安装,第二凸起条的长度设置为第一凸起条长度的二分之一,使得燃气从第二凸起条与第一凸起条间隙处均匀流出,确保火焰均匀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7)的上端设置有分流凹槽(22),所述内火盖(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条(23),第一凸起条(23)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一凸起条(23)在内火盖(7)的上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条(23)与内火盖(7)设置为一体,所述外火盖(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条(20),第二凸起条(20)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二凸起条(20)在外火盖(8)的下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条(20)与外火盖(8)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二凸起条(20)与第一凸起条(23)对应设置,且第二凸起条(20)的长度设置为第一凸起条(23)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凸起条(20)的内侧设置有垫块(24),垫块(24)设置有三个,且垫块(24)与外火盖(8)固定连接,所述垫块(24)与分流凹槽(2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灶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池盒(16),且电池盒(16)与燃气灶灶体(1)固定连接,所述供气管道(13)上设置有电磁阀(14),且电磁阀(14)与供气管道(13)连接为一体,所述电磁阀(14)与电池盒(16)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灶体(1)的上端设置有凹槽(2),且凹槽(2)呈矩形设置,所述凹槽(2)的底部设置有汤槽(6),汤槽(6)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汤槽(6)设置在圆孔(18)的外部,两个所述圆孔(18)之间设置有厨具槽(5),且厨具槽(5)设置在凹槽(2)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汤槽(6)的内部设置有圆环架(9),且圆环架(9)与汤槽(6)对应设置,所述圆环架(9)与燃气灶灶体(1)活动连接,所述圆环架(9)的上方设置有锅支撑架(10),锅支撑架(10)设置有四个,且四个锅支撑架(10)在圆环架(9)的上方等距设置,所述锅支撑架(10)与圆环架(9)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灶体(1)的下方设置有防滑垫脚(3),防滑垫脚(3)设置有四个,且防滑垫脚(3)与燃气灶灶体(1)通过螺钉连接,四个所述防滑垫脚(3)设置在燃气灶灶体(1)的四角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包括燃气灶灶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火盖(7)的上端设置有分流凹槽(22),所述内火盖(7)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凸起条(23),第一凸起条(23)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一凸起条(23)在内火盖(7)的上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一凸起条(23)与内火盖(7)设置为一体,所述外火盖(8)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条(20),第二凸起条(20)设置有至少十六个,且第二凸起条(20)在外火盖(8)的下端等距设置,所述第二凸起条(20)与外火盖(8)设置为一体,所述第二凸起条(20)与第一凸起条(23)对应设置,且第二凸起条(20)的长度设置为第一凸起条(23)长度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二凸起条(20)的内侧设置有垫块(24),垫块(24)设置有三个,且垫块(24)与外火盖(8)固定连接,所述垫块(24)与分流凹槽(22)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拆装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灶灶体(1)的下端设置有电池盒(16),且电池盒(16)与燃气灶灶体(1)固定连接,所述供气管道(13)上设置有电磁阀(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兵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前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