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防水堵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
技术介绍
1、我国大部分老旧房屋建设于上世纪90年代,大多墙体为砖墙,砂浆填充不饱满时会存在缝隙,特别是穿墙管位置,由于管道于墙体间的微缝隙的存在,城市内涝或屋外墙体被水淹没时,由于水头差的存在,屋外水将沿穿墙管缝隙倒灌地下室,对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重大影响。
2、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在穿墙管处对墙体进行注浆,但此类方法中浆液扩散不均匀,且当受到水侵蚀后,会再次形成通道。
3、由于长期的水侵蚀,墙体外侧土层会被淘蚀形成空洞,或松散病害,待表面水退去后,由于空洞或松散土体的存在会使墙体外侧形成积水层,破坏墙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解决传统的方法浆液扩散不均匀,受到水侵蚀后,会再次形成通道,且墙体外侧容易被积水侵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通过防水层一和防水层二能对穿墙管管周进行防渗加固,通过防渗层对墙外土层进行防渗加固,封堵效果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包括墙体和穿墙管本体,所述墙体外侧设置有土层,所述穿墙管本体一端位于墙体内侧,穿墙管本体另一端贯穿墙体后延伸至土层内,所述墙体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穿墙管本体位于凹槽中部,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层和加固层,所述防水层和加固层均围设在穿墙管本体外侧,所述防水层位于加固层和槽底之间,所述防水层包括麻绳和黄油,所述加固层外侧设置有平面层,所述平面层
4、所述墙体外侧设置有多个防渗层,多个所述防渗层紧贴墙体依次设置,多个所述防渗层内部共同包裹所述穿墙管本体。
5、进一步地,所述凹槽深度为15-20cm,凹槽侧壁距穿墙管本体5-10cm,通过开设凹槽,并在凹槽内部填充防水层和加固层,对穿墙管管周进行防渗加固。
6、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为由聚氨酯组成的块状结构。
7、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与土层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注浆管,注浆完成后拔出注浆管,并使用速干水泥填充注浆孔。
8、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层为环氧速干砂浆组成的平面结构,所述平面层为速干水泥组成的平面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黄油浸润在麻绳内部和表面,所述防水层填充深度约10-15cm。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填充防水层时,先利用锤子对麻绳敲打使其出现纤维麻丝,然后将打散的麻绳浸入黄油中,来回揉搓碾压麻绳,使麻绳上沾满黄油,沾满黄油的麻绳填入凿好的凹槽中,分层捣实,通过麻绳和黄油对墙体内进行封堵,避免水从穿墙管本体处渗流进室内,封堵效果好。
12、本技术,在墙体外侧设置防渗层时,先根据墙体外部土层雷达检测结果,对脱空、不密实土层进行高聚物注浆,加固土层,并形成外部防渗层,且通过设置多个注浆管,浆液扩散更均匀,通过防渗层可以有效隔绝墙体外侧的积水。
13、本技术,通过加固层紧固内侧的防水层,保持防水层与墙体和穿墙管本体的紧密结合状态,从而防止防水层脱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包括墙体(4)和穿墙管本体(3),所述墙体(4)外侧设置有土层(6),所述穿墙管本体(3)一端位于墙体(4)内侧,穿墙管本体(3)另一端贯穿墙体(4)后延伸至土层(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穿墙管本体(3)位于凹槽中部,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和加固层(2),所述防水层(1)和加固层(2)均围设在穿墙管本体(3)外侧,所述防水层(1)位于加固层(2)和槽底之间,所述防水层(1)包括麻绳和黄油,所述加固层(2)外侧设置有平面层,所述平面层表面与墙面内侧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为15-20cm,凹槽侧壁距穿墙管本体(3)5-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7)为由聚氨酯组成的块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层(7)与土层(6)上表面之间设置有多个注浆管(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黄油浸润在麻绳内部和表面,所述防水层(1)填充深度约10-15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包括墙体(4)和穿墙管本体(3),所述墙体(4)外侧设置有土层(6),所述穿墙管本体(3)一端位于墙体(4)内侧,穿墙管本体(3)另一端贯穿墙体(4)后延伸至土层(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4)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穿墙管本体(3)位于凹槽中部,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防水层(1)和加固层(2),所述防水层(1)和加固层(2)均围设在穿墙管本体(3)外侧,所述防水层(1)位于加固层(2)和槽底之间,所述防水层(1)包括麻绳和黄油,所述加固层(2)外侧设置有平面层,所述平面层表面与墙面内侧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穿墙管渗漏封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深度为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延波,王辉虎,李红伟,朱朋佳,张占勇,田华,张超,夏洋洋,刘国杰,王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