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259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包括车头罩,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所述转向灯控制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所述转向灯连接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杆,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固定连接有大灯,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所述转向灯控制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本技术通过该方案中车头罩、转向灯控制架、大灯、转向灯控制板的配合,在夜间行车的时候通过车头罩正侧的大灯打开帮助驾驶者照射路面,在大灯打开的时候通过启动转向灯控制架的内部顶部两侧的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


技术介绍

1、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旅行车等。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2、摩托车前转向灯设置在摩托车车头的左右两侧,起转向指示作用,通过转向灯安装支架安装到车头罩上,但是在夜间雾天行车的时候,需要打开摩托车灯,但是大多数摩托车的前转向灯与前大灯的距离过近,在开启大灯的时候开启转向灯容易造成视线混淆,使前车看不清转向灯,可能会对夜间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大部分摩托车前转向灯大多都是用螺丝固定,在转向灯需要更换的时候拆卸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包括车头罩,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所述转向灯控制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所述转向灯连接架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杆,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固定连接有大灯,所述车头罩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所述转向灯控制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所述转向灯控制架的内部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板。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车头罩、转向灯控制架、大灯、转向灯控制板的配合,在夜间行车的时候通过车头罩正侧的大灯打开帮助驾驶者照射路面,在大灯打开的时候通过启动转向灯控制架的内部顶部两侧的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杆,所述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侧伸出伸缩杆限位块的一侧,所述伸缩杆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所述伸缩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夹,所述齿轮固定夹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前侧活动连接在齿杆的后侧,所述齿轮的后侧活动连接在齿轮传动槽的前侧。

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转向灯控制板、齿杆、电机、丝杆、伸缩杆、伸缩杆限位块、齿轮固定夹、齿轮、齿轮传动槽的配合,启动转向灯控制板底部一侧中部的电机,电机启动丝杆转动,丝杆传动伸缩杆通过伸缩杆限位块向一侧移动,伸缩杆限位块对伸缩杆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伸缩杆向一侧移动推动齿轮固定夹向一侧移动齿轮固定夹向一侧移动的同时齿轮通过齿杆转动,齿轮转动后传动齿轮传动槽向一侧移动。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齿轮传动槽的另一侧伸出限位块的一侧,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向灯控制板的底部,所述推拉杆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另一侧伸出转向灯连接架的内部一侧,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齿轮传动槽、推拉杆、限位块、转向灯连接杆、转向灯连接架、转向灯的配合,齿轮传动槽一侧的限位块限位住齿轮传动槽不会偏移,齿轮传动槽向一侧移动带动推拉杆向一侧移动推动转向灯连接杆在转向灯连接架的一侧向一侧移动,转向灯连接杆向一侧移动推动转向灯向一侧移动远离大灯。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块,所述转向灯连接块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伸入转向灯连接块的内部,所述卡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转向灯连接杆、转向灯连接块、卡块、弹簧的配合,转向灯连接杆通过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的转向灯连接块两侧的卡块与转向灯连接,弹簧对卡块起到复位效果。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伸入转向灯连接口的内部,所述卡块的一侧活动连接在卡槽的一侧。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卡块、卡槽、转向灯连接口的配合,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伸入转向灯连接口的一侧,转向灯连接杆伸入转向灯连接口的一侧的时候两侧卡块受到转向灯连接口内侧壁的抵动向转向灯连接杆的中部收缩,移动至卡槽的时候卡块复位卡住卡槽。

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槽的开设在转向灯连接口内部两侧侧壁,所述转向灯连接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放置块,所述转向灯放置块的正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卡槽、转向灯连接口、转向灯放置块、转向灯的配合,转向灯固定在转向灯放置块的正侧,转向灯通过转向灯放置块一侧的转向灯连接口内部内侧壁开设的卡槽与转向灯连接杆连接。

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7、1、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该方案中的大灯、转向灯控制架、转向灯控制板、齿杆、丝杆、伸缩杆、齿轮、齿轮传动槽、推拉杆、转向灯连接杆、转向灯的配合,当车头罩正侧的大灯打开的时候以免出现视线混淆的情况,通过启动转向灯控制架内部顶部的转向灯控制板一侧的电机传动丝杆,丝杆传动伸缩杆向一侧移动推动齿轮,齿轮在向一侧推动的同时通过齿杆转动,齿轮转动后传动齿轮传动槽向一侧移动带动推拉杆推动转向灯连接杆向一侧移动,转向灯连接杆向一侧移动带动转向灯向一侧移动远离大灯,与大灯保持一定的距离,解决了在夜间雾天行车的时候,需要打开摩托车灯,但是大多数摩托车的前转向灯与前大灯的距离过近,在开启大灯的时候开启转向灯容易造成视线混淆,使前车看不清转向灯,可能会对夜间行车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18、2、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该方案中的转向灯、转向灯连接口、卡槽、转向灯连接杆、卡块、转向灯连接块、弹簧的配合,转向灯连接杆与转向灯通过卡块与卡槽衔接使转向灯连接杆与转向灯连接起来,当需要拆卸转向灯的时候,首先向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压动转向灯,卡块压出卡槽的内部并向转向灯连接块的内部通过弹簧收缩,之后转动转向灯使卡块与卡槽错位,之后拉动转向灯拉出转向灯连接杆的一侧,解决了大部分摩托车前转向灯大多都是用螺丝固定,在转向灯需要更换的时候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包括车头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2),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3),所述转向灯连接架(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杆(6),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固定连接有大灯(11),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2),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3),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内部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杆(41),所述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53),所述伸缩杆(53)的一侧伸出伸缩杆限位块(52)的一侧,所述伸缩杆限位块(5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所述伸缩杆(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夹(54),所述齿轮固定夹(5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55),所述齿轮(55)的前侧活动连接在齿杆(41)的后侧,所述齿轮(55)的后侧活动连接在齿轮传动槽(62)的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槽(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拉杆(61),所述齿轮传动槽(62)的另一侧伸出限位块(42)的一侧,所述限位块(4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所述推拉杆(6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另一侧伸出转向灯连接架(3)的内部一侧,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块(63),所述转向灯连接块(63)的两侧活动连接有卡块(64),所述卡块(64)的内侧伸入转向灯连接块(63)的内部,所述卡块(6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弹簧(6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伸入转向灯连接口(72)的内部,所述卡块(64)的一侧活动连接在卡槽(73)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73)的开设在转向灯连接口(72)内部两侧侧壁,所述转向灯连接口(7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放置块(71),所述转向灯放置块(71)的正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包括车头罩(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2),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3),所述转向灯连接架(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杆(6),所述转向灯连接杆(6)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转向灯(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固定连接有大灯(11),所述车头罩(1)的正侧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架(2),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连接架(3),所述转向灯控制架(2)的内部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转向灯控制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的前转向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前侧固定连接有齿杆(41),所述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丝杆(51),所述丝杆(5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伸缩杆(53),所述伸缩杆(53)的一侧伸出伸缩杆限位块(52)的一侧,所述伸缩杆限位块(52)的顶部固定连接在转向灯控制板(4)的底部,所述伸缩杆(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齿轮固定夹(54),所述齿轮固定夹(5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齿轮(55),所述齿轮(55)的前侧活动连接在齿杆(41)的后侧,所述齿轮(55)的后侧活动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再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北碚区天利灯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