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0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底座顶部设置有基板,基板顶部设置有对接槽,对接槽内插设固定有对接板,对接板顶部固定在桩体底部。定位组件设置于桩体与基板之间,用于桩体与基板之间的锁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桩体安装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底座、基板、对接槽、对接板及定位组件,可实现桩体在预定支撑面上的便捷高效拆装且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充电桩,现有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安装时,往往需要提前在地面浇筑水泥墩,采用水泥将充电桩与地面进行固定,导致安装施工的周期较长,不利于对充电桩进行快速拆装。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插设固定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顶部固定在桩体底部;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用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锁紧固定。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坡,所述移动坡通过螺栓固定在其所在的支撑面上。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第一插块,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插块插置的第一插槽。

5、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对接杆,所述基板底部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插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可供所述对接杆顶部插置。

6、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于,所述对接杆内部活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受驱动于所述第一插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插置动作的作用,能够引导所述凸块相对所述对接杆的杆体径向移出至杆体外部,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内轴向开设有呈螺旋线形的凹槽,所述凸块能够滑动卡接入至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筒口内滑动卡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同心转动设置有可在第一筒体轴向上移动的承压杆,所述承压杆底部与所述对接杆顶部触压配合,所述第一卡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顶杆顶部螺接配合的顶槽。

7、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处开设有能够引导所述凸块至所述凹槽中的接引口。

8、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杆顶部开设有可供所述承压杆底部卡置的施压槽。

9、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内部弹性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横臂,所述横臂顶部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块底部触压配合的第二插块,所述底座内部滑动卡设有两个相对且水平分布的第一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横臂两端部接触后滑动挤压配合的斜面,所述对接杆内部弹性设置有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靠近底部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对另一端接触后挤压配合的第一斜槽,所述凸块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顶部接触后滑动挤压配合的第二斜槽。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与横臂底壁相连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对接杆的杆体内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横臂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斜面接触后滚动挤压配合的滚轮。

12、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专利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替代了传统的桩体安装设置方式,通过设置底座、基板、对接槽、对接板及定位组件,可实现桩体在预定支撑面上的便捷高效拆装且稳定可靠。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插设固定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顶部固定在桩体底部;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用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锁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坡,所述移动坡通过螺栓固定在其所在的支撑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第一插块,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插块插置的第一插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对接杆,所述基板底部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插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可供所述对接杆顶部插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内部活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受驱动于所述第一插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插置动作的作用,能够引导所述凸块相对所述对接杆的杆体径向移出至杆体外部,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内轴向开设有呈螺旋线形的凹槽,所述凸块能够滑动卡接入至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筒口内滑动卡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同心转动设置有可在第一筒体轴向上移动的承压杆,所述承压杆底部与所述对接杆顶部触压配合,所述第一卡槽内开设有与所述顶杆顶部螺接配合的顶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处开设有能够引导所述凸块至所述凹槽中的接引口。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顶部开设有可供所述承压杆底部卡置的施压槽。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弹性设置有可竖向移动的横臂,所述横臂顶部的中间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块底部触压配合的第二插块,所述底座内部滑动卡设有两个相对且水平分布的第一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开设有与所述横臂两端部接触后滑动挤压配合的斜面,所述对接杆内部弹性设置有可相对其轴向移动的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靠近底部的外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对另一端接触后挤压配合的第一斜槽,所述凸块底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顶部接触后滑动挤压配合的第二斜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内部设置有与横臂底壁相连的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对接杆的杆体内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顶部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臂两端均设置有与所述斜面接触后滚动挤压配合的滚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定位组件,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顶部设置有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内插设固定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顶部固定在桩体底部;所述定位组件设置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用于所述桩体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锁紧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坡,所述移动坡通过螺栓固定在其所在的支撑面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底部的第一插块,所述底座顶部开设有可供所述第一插块插置的第一插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部两侧相对设置有两个对接杆,所述基板底部两侧相对开设有两个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中插设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可供所述对接杆顶部插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内部活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受驱动于所述第一插块相对于所述第一插槽的插置动作的作用,能够引导所述凸块相对所述对接杆的杆体径向移出至杆体外部,所述第一筒体底部筒口内轴向开设有呈螺旋线形的凹槽,所述凸块能够滑动卡接入至所述凹槽内,所述第一筒体的顶部筒口内滑动卡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底部同心转动设置有可在第一筒体轴向上移动的承压杆,所述承压杆底部与所述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郭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