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稻育种,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
技术介绍
1、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热带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
2、目前,在水稻育种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将水稻种子培育盘置于育种架进行存放,以便于观察育种盘内种子的变化。然而常见的育种架大多为多层的固定式支架,育种架体积较大,且无法拆分不适合搬运,导致育种架的实用性差。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9593202u的中国专利,来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稻育种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对称设置有两块支板,所述支板的上端设置有顶板,所述支板与底板、顶板之间均通过安装组件固定安装,两个所述支板之间设置有两个滑板,所述滑板的上端等间距设置有多个种植腔,两个所述支板相对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滑板滑动的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支板的侧壁开设有用于限制滑板移动的限位机构。本技术能够将底板、支板、顶板、滑板逐个进行拆分,以便于装置的搬运,也能够将这些部件快速组装,方便育种架的正常使用。
4、该现有技术虽然能够便于装置的搬运,也能够将这些部件快速组装,方便育种架的正常使用,但是无法调节增加水稻育种架的高度,不能够放置较高的培养皿,也无法降低水稻育种架的高度,不能够在其满足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少的占用空间,降低了水稻育种架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包括支撑架、第一育种板、红外探测器和第二育种板,还包括间隔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
4、所述间隔调节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育种板和第二育种板之间的间隔进行调节,所述光照调节单元用于对种苗提供可调节光照。
5、所述间隔调节单元包括支撑杆、橡胶贴合块、可拆卸电动推杆和限位套环,所述光照调节单元包括光照调节组件,所述光照调节组件位于所述第二育种板的底面。
6、所述光照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日照灯架、滑块、辅助齿轮、连接杆和支撑架橡胶贴合块。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杆的对角边侧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的探测端朝向所述第一育种板的对角方位。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内壁与所述橡胶贴合块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贴合块的内壁与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的底端插接,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的顶端插接有限位套环,所述限位套环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育种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位于所述限位套环的左侧。
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支撑杆、橡胶贴合块、可拆卸电动推杆和限位套环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育种板和第二育种板能够按需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方便拆卸和组装,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日照灯架位于所述第二育种板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齿牙槽和滑槽,所述辅助齿轮的外壁与所述齿牙槽的内壁底部啮合,所述日照灯架的一端外壁与所述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日照灯架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齿轮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日照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
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辅助齿轮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外壁通过安装架板与所述日照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杆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育种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第一育种板的下方。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利用支撑杆、橡胶贴合块、可拆卸电动推杆和限位套环的配合使用,使得第一育种板和第二育种板能够按需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方便拆卸和组装,提高了装置使用的灵活性。
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利用红外探测器、第一安装架、第二安装架、日照灯架、辅助齿轮、驱动电机和连接杆的配合使用,使得种苗长到合适高度后,能够自动启动日照灯架进行补光工作,保证种苗能够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提高了种苗的生长效率。
17、3、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利用第一安装架上开设的齿牙槽和滑槽对日照灯架形成的辅助导向作用,使得日照灯架的移动更为平滑,保证了日照灯架的移动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包括支撑架(1)、第一育种板(3)、红外探测器(6)和第二育种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6)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杆(2)的对角边侧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6)的探测端朝向所述第一育种板(3)的对角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内壁与所述橡胶贴合块(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贴合块(7)的内壁与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8)的底端插接,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8)的顶端插接有限位套环(9),所述限位套环(9)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育种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11)位于所述限位套环(9)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照灯架(12)位于所述第二育种板(4)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一侧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齿牙槽(14)和滑槽(15),所述辅助齿轮(16)的外壁与所述齿牙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照灯架(12)远离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一端与所述滑块(13)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辅助齿轮(1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18)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8)的底端一侧与所述日照灯架(12)的一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齿轮(16)远离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7),所述驱动电机(17)的外壁通过安装架板与所述日照灯架(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底端与所述第一育种板(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位于所述第一育种板(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包括支撑架(1)、第一育种板(3)、红外探测器(6)和第二育种板(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间隔调节单元和光照调节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6)的一侧与所述支撑杆(2)的对角边侧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探测器(6)的探测端朝向所述第一育种板(3)的对角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的内壁与所述橡胶贴合块(7)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橡胶贴合块(7)的内壁与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8)的底端插接,所述可拆卸电动推杆(8)的顶端插接有限位套环(9),所述限位套环(9)的顶端与所述第二育种板(4)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架(11)位于所述限位套环(9)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间距可调功能的水稻育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日照灯架(12)位于所述第二育种板(4)的底面,所述第一安装架(10)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帅,高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南繁华途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