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47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3
本技术涉及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具有阀体、导套及阀芯,导套定位在阀体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出过渡阀室和气动室,导套上设有导通孔及密封部,阀芯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并穿设导套的导通孔,在阀芯面向阀口的一端设有环台及堵头,环台及堵头位于过渡阀室中;阀芯的布置方式使得其能够通过气动控制沿第一轴向移动,以此构建检测流道的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堵头堵住阀口;在打开状态下,堵头离开阀口,而环台沿第一轴向贴合导套的密封部,形成轴向贴合密封。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使用及维护,可适合多种环境使用;实现由动态滑动方向密封优化为轴向密封,用于气密检测时,可以做到气动控制阀零内漏,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仪器五金件,尤其是用于气密检测仪器的气动控制阀。


技术介绍

1、目前,由于工作环境的要求,对产品的密封性要求增加,如箱体或盒体等,需要具有良好密封性,防止水、油及尘土等进入,以便能保证组装在其内部的零件有效工作,因此需要进行气密性检测。

2、在新能源行业使用有密封性能要求的零件在做《压差式密封性检测》时,气密检测仪器所需要的气动控制阀多为滑动阀芯做径向密封,即在滑动阀芯的外周或所对应滑动内腔的内壁上设置密封圈,这时,由于滑动要求,密封紧配度不能太高,以及经过不停滑动,难免造成密封圈磨损,这些均导致控制气源内漏与检测气源串通导致零件密封性能检测时误判,这给检测工作带来不利,为此本申请人详细分析现有气动控制阀的结构缺陷,提出了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很好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零内漏,且耐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具有:

4、阀体,该阀体中设有内腔,内腔沿第一轴向延伸,并在内腔的其中之一延伸端设有阀口,该阀口连通阀体上预设的检测流道;

5、导套,该导套定位在阀体的内腔中并将内腔分隔出过渡阀室和气动室,该过渡阀室靠近阀口并与阀口连通;所述导套上设有导通孔及密封部,该导通孔沿第一轴向贯通导套,密封部则设置在导套面向阀口的端面上且环绕导通孔;

6、阀芯,该阀芯设置在阀体的内腔中并穿设导套的导通孔,在阀芯面向阀口的一端设有环台及堵头,环台及堵头位于过渡阀室中;阀芯的布置方式使得其能够通过气动控制沿第一轴向移动,以此构建检测流道的关闭状态及打开状态;在关闭状态下,所述堵头堵住阀口;在打开状态下,堵头离开阀口,而环台沿第一轴向贴合导套的密封部,形成轴向贴合密封。

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阀芯远离阀口的一端设有活塞部,该活塞部位于气动室内并通过正反的外部控制气源驱动,使阀芯沿第一轴向正反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弹簧,该弹簧沿所述第一轴向而永久地作用于所述阀芯上,使阀芯获得朝阀口靠近移动的预紧力。

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沿第一轴向拼接构成,下阀体上构建检测流道;导套的外周设有径向外凸的环边,该环边嵌装在上阀体和下阀体的拼接位处,并在环边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分别与上阀体及下阀体做静态密封处理。

9、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环台与导套的密封部之间嵌设第一密封圈,该第一密封圈定位在环台面向密封部的上侧面上,第一密封圈用于协作环台与导套的密封部建立轴向贴合密封。

10、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阀芯由上阀芯和下阀芯轴向组合构造,下阀芯上设置环台及堵头,上阀芯上设置活塞部,在检测流道的关闭状态下,活塞部抵接导套的上端部,并在活塞部与导套的上端部之间嵌设第二密封圈,该第二密封圈定位在导套的上端部上,第二密封圈环绕导通孔。

11、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静态密封处理包括在环边的上侧面与上阀体之间嵌设第三密封圈,及在环边的下侧面与下阀体之间嵌设第四密封圈,该第三密封圈和第四密封圈的密封位置形成上下对应关系。

12、本技术的通过对结构的优化,在实现气动控制的同时,并在阀芯与导套之间形成轴向贴合密封,实现由动态滑动方向密封优化为轴向密封,克服传统的径向密封存在的易损、易漏的问题,提高密封件的使用寿命;用于气密检测时,可以做到零件在做《压差式密封性检测》时气动控制阀零内漏,检测准确。

13、本技术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方便组装、使用及维护,投资成本低,可适合多种环境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远离阀口(12)的一端设有活塞部(33),该活塞部(33)位于气动室(14)内并通过正反的外部控制气源驱动,使阀芯(3)沿第一轴向正反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弹簧(4),该弹簧(4)沿所述第一轴向而永久地作用于所述阀芯(3)上,使阀芯(3)获得朝阀口(12)靠近移动的预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由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沿第一轴向拼接构成,下阀体(16)上构建检测流道;导套(2)的外周设有径向外凸的环边(23),该环边(23)嵌装在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的拼接位处,并在环边(23)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分别与上阀体(15)及下阀体(16)做静态密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台(31)与导套(2)的密封部(22)之间嵌设第一密封圈(51),该第一密封圈(51)定位在环台(31)面向密封部(22)的上侧面上,第一密封圈(51)用于协作环台(31)与导套(2)的密封部(22)建立轴向贴合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由上阀芯和下阀芯轴向组合构造,下阀芯上设置环台(31)及堵头(32),上阀芯上设置活塞部(33),在检测流道的关闭状态下,活塞部(33)抵接导套(2)的上端部,并在活塞部(33)与导套(2)的上端部之间嵌设第二密封圈(52),该第二密封圈(52)定位在导套(2)的上端部上,第二密封圈(52)环绕导通孔(2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密封处理包括在环边(23)的上侧面与上阀体(15)之间嵌设第三密封圈(53),及在环边(23)的下侧面与下阀体(16)之间嵌设第四密封圈(54),该第三密封圈(53)和第四密封圈(54)的密封位置形成上下对应关系。

...

【技术特征摘要】

1.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具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远离阀口(12)的一端设有活塞部(33),该活塞部(33)位于气动室(14)内并通过正反的外部控制气源驱动,使阀芯(3)沿第一轴向正反移动,以及至少一个弹簧(4),该弹簧(4)沿所述第一轴向而永久地作用于所述阀芯(3)上,使阀芯(3)获得朝阀口(12)靠近移动的预紧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由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沿第一轴向拼接构成,下阀体(16)上构建检测流道;导套(2)的外周设有径向外凸的环边(23),该环边(23)嵌装在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的拼接位处,并在环边(23)的上侧面和/或下侧面分别与上阀体(15)及下阀体(16)做静态密封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内漏气动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台(31)与导套(2)的密封部(22)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必坤鲍小兵方明肖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尚坤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