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260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基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两个侧板以及若干底板,两个侧板布置于基坑的两侧,侧板包括固定板、支护板以及嵌合板,固定板与支护板固定连接,嵌合板设置于支护板的侧壁,若干底板夹持于两个嵌合板之间。两个侧板位于基坑或沟槽的两侧,其中固定板打入地下起到固定作用,支护板用于支撑基坑两侧防止基坑塌陷,底板与嵌合板相互配合起到支撑两侧侧板以及防止渗水或淤泥倒灌的作用。通过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能有效防止基坑两侧土堆塌陷,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并防止渗水问题以及淤泥倒灌问题,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基坑施工,具体是一种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1、基坑和沟槽开挖是工程中常见的施工步骤,如水环境治理项目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基坑、沟槽开挖用于埋设管道。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工程遇到高地下水位或水源丰富的地区,渗水问题和淤泥地质可能会显著增加。一旦发生地下水或淤泥灌入基坑的情况,可能会导致管道上浮无法继续施工,地下土层空陷导致周围建筑受力不均发生墙体开裂,甚至出现基坑坍塌造成人员安全问题。

2、常用的基坑或沟槽支护方法是在基坑两侧打入木桩、钢板桩或混凝土桩,然后在中间设置横撑。但这种支护方法只能预防基坑坍塌,无法阻挡地下水或淤泥灌入。一旦基坑内渗入地下水或淤泥,就无法正常进行细沙填埋、管道安装等步骤,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效果,并威胁到周围建筑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包括:

3、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布置于基坑的两侧,所述侧板包括固定板、支护板以及嵌合板,所述固定板与支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嵌合板设置于支护板的侧壁;

4、若干底板,若干所述底板夹持于两个嵌合板之间。

5、进一步地,所述嵌合板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止口。

6、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弧形板,所述底板的弧形方向向下。

7、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弧形板,所述底板的弧形方向向上。

8、进一步地,所述嵌合板的嵌合口以及底板的嵌合边均为圆弧形的过渡结构。

9、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设置于底板的底部,所述防水层的边沿从底板与嵌合板的接触部位绕至底板的顶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护板远离嵌合板的一侧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槽口。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2、两个侧板位于基坑或沟槽的两侧,其中固定板打入地下起到固定作用,支护板用于支撑基坑两侧防止基坑塌陷,底板与嵌合板相互配合起到支撑两侧侧板以及防止渗水或淤泥倒灌的作用。通过支护结构对基坑进行支护,能有效防止基坑两侧土堆塌陷,提高施工的安全性,并防止渗水问题以及淤泥倒灌问题,加快施工进度,提高施工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板(13)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止口(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弧形板,所述底板(2)的弧形方向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弧形板,所述底板(2)的弧形方向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板(13)的嵌合口以及底板(2)的嵌合边均为圆弧形的过渡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层(3),所述防水层(3)设置于底板(2)的底部,所述防水层(3)的边沿从底板(2)与嵌合板(13)的接触部位绕至底板(2)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2)远离嵌合板(13)的一侧与固定板(11)之间形成槽口(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板(13)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止口(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弧形板,所述底板(2)的弧形方向向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为弧形板,所述底板(2)的弧形方向向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轻纺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