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9164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1
本技术涉及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包括支架、气缸、传动结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气缸驱动连接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通过传动结构连接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传动结构与述第一夹持臂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上设有多个可弹性伸缩的夹紧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紧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夹紧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一般工业制造线对于生产线的节拍和成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用于夹紧的机构大多为两个或多个气缸,通过摇臂连接压块;对于较大的工件来说,需要多个气缸夹紧,经济与空间成本较高。

2、如中国专利cn214981127u公开了一种物料定位夹紧装置及翻转机械手,包括放置板、夹紧结构、缓冲结构和翻转结构。通过滑动套块、连接杆和移动推块配合,通过第一气缸带动两个机械夹爪同时对物料夹紧固定,从而避免因第一气缸运行时延迟导致夹紧时对物料造成伤害,提高了夹紧装置的实用性,避免移动推块推动连接杆打开机械夹爪时,带给机械夹爪的冲击力较大对机械夹爪造成损害,同时避免移动推块冲击力较大造成震动,提高了夹紧装置运行时的稳定性,通过翻转齿轮和齿条板配合,方便带动机械夹爪进行翻转,解决了现有的夹紧装置的机械夹爪夹紧后翻转不便的问题,且通过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球形滑块和环形滑槽配合,使得机械夹爪在翻转时更加稳定。

3、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夹头和工件接触面较小,且由于工件形状大小不一,当生产线对多种工件有不同的操作需求时,需要更换夹头,具有一定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夹头和工件接触面较小,且由于工件形状大小不一,当生产线对多种工件有不同的操作需求时,需要更换夹头,具有一定局限性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

2、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包括支架、气缸、传动结构、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所述气缸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气缸驱动连接第一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臂通过传动结构连接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二夹持臂通过传动结构与述第一夹持臂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紧单元,所述夹紧单元上设有多个可弹性伸缩的夹紧块。

4、优选地,所述夹紧单元还包括固定盒体和弹簧,所述固定盒体上设有多个弹簧固定槽,所述弹簧位于弹簧固定槽内,所述夹紧块的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位于固定盒体的外侧。

5、优选地,所述固定盒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盖和顶盖,所述底盖和顶盖构成弹簧固定槽,所述顶盖上设有与弹簧固定槽同轴的通孔,所述夹紧块穿过通孔。

6、优选地,所述底盖通过螺栓连接顶盖。

7、优选地,所述弹簧固定槽和通孔以矩形阵列或蜂窝阵列分布。

8、优选地,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条、传动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可转动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齿条的一端连接第一夹持臂,另一端啮合传动齿轮,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啮合传动齿轮,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臂,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分别位于传动齿轮的上下两侧。

9、优选地,所述第一齿条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轮,所述第二齿条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轮,所述第一限位轮、第二限位轮和传动齿轮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10、优选地,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均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齿条层和连接层,所述连接层连接齿条层无轮齿的一侧,所述连接层对应连接第一夹持臂和第一夹持臂。

11、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导轨,所述第一夹持臂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与第一齿条平行设置。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臂上设有与导轨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与第二齿条平行设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方案通过将带夹持的工件放置在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之间,启动气缸带动第一夹持臂向靠近工件的方向移动,同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第二夹持臂同步向工件靠近移动,夹紧单元上的可伸缩夹紧块在接触工件后收缩,使夹紧单元与工件的接触面形成和工件相配合的形状,完成对工件的夹紧动作。通过多个可弹性伸缩的夹紧块构成蜂窝式的夹紧单元,使得夹紧单元与工件挤压后,形成于工件接触面形状相配合的形状,适用生产线上多种工件的夹紧,避免配备多种夹紧单元的情况,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且适用范围更广。

15、(2)本方案通过单气缸驱动第一支撑臂,在传动结构的作用下,第一支撑臂带动第二支撑臂同步反向运动,实现第一之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对工件的夹紧和松开,第一之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的同步运动,保证了工件定位的准确性,单气缸驱动使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且进一步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

16、(3)本方案通过在支架上设置导轨,起到对第一之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移动方向的导向作用,同时能够对第一之支撑臂和第二支撑臂起到支撑作用,提高装置对工件夹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气缸(2)、传动结构、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所述气缸(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气缸(2)驱动连接第一夹持臂(3),所述第一夹持臂(3)通过传动结构连接第二夹持臂(4),所述第二夹持臂(4)通过传动结构与述第一夹持臂(3)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紧单元(5),所述夹紧单元(5)上设有多个可弹性伸缩的夹紧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5)还包括固定盒体(51)和弹簧(52),所述固定盒体(51)上设有多个弹簧固定槽(53),所述弹簧(52)位于弹簧固定槽(53)内,所述夹紧块(6)的一端连接弹簧(52),另一端位于固定盒体(5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体(5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盖(511)和顶盖(512),所述底盖(511)和顶盖(512)构成弹簧固定槽(53),所述顶盖(512)上设有与弹簧固定槽(53)同轴的通孔,所述夹紧块(6)穿过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11)通过螺栓连接顶盖(5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槽(53)和通孔以矩形阵列或蜂窝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第一齿条(7)、传动齿轮(8)和第二齿条(9),所述传动齿轮(8)可转动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第一齿条(7)的一端连接第一夹持臂(3),另一端啮合传动齿轮(8),所述第二齿条(9)的一端啮合传动齿轮(8),另一端连接第二夹持臂(4),所述第一齿条(7)和第二齿条(9)分别位于传动齿轮(8)的上下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7)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轮(10),所述第二齿条(8)的上端设有第二限位轮(11),所述第一限位轮(10)、第二限位轮(11)和传动齿轮(8)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7)和第二齿条(9)均为双层结构,所述双层结构包括齿条层(12)和连接层(13),所述连接层(13)连接齿条层(12)无轮齿的一侧,所述连接层(13)对应连接第一夹持臂(3)和第一夹持臂(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上还设有导轨(14),所述第一夹持臂(3)上设有与导轨(14)相配合的第一导向槽(15),所述第一导向槽(15)与第一齿条(7)平行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臂(4)上设有与导轨(14)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槽(16),所述第二导向槽(16)与第二齿条(9)平行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气缸(2)、传动结构、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所述气缸(2)固定在支架(1)上,所述气缸(2)驱动连接第一夹持臂(3),所述第一夹持臂(3)通过传动结构连接第二夹持臂(4),所述第二夹持臂(4)通过传动结构与述第一夹持臂(3)同步反向移动,所述第一夹持臂(3)和第二夹持臂(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夹紧单元(5),所述夹紧单元(5)上设有多个可弹性伸缩的夹紧块(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单元(5)还包括固定盒体(51)和弹簧(52),所述固定盒体(51)上设有多个弹簧固定槽(53),所述弹簧(52)位于弹簧固定槽(53)内,所述夹紧块(6)的一端连接弹簧(52),另一端位于固定盒体(51)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体(5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盖(511)和顶盖(512),所述底盖(511)和顶盖(512)构成弹簧固定槽(53),所述顶盖(512)上设有与弹簧固定槽(53)同轴的通孔,所述夹紧块(6)穿过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511)通过螺栓连接顶盖(5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蜂窝式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固定槽(53)和通孔以矩形阵列或蜂窝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乐骁徐潇晨徐国荣顾曙芬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丹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