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14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具有一主框体,主框体顶端面接设有一副框体,副框体外表设有多个太阳能晶片、内部设有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主框体的一侧接设有一灯体,灯体中空以容纳一电池元件,灯体下端接设一灯柱;主框体的底端面的一侧接设有相连的至少一灯光元件,电池元件、灯光元件与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间构成电性相连,灯光元件内设有至少一发光体,每一个灯光元件分别以一灯罩固定于主框体上,且灯光元件与主框体底面间加设有一曲折板,曲折板呈U状,两侧固定于主框体上,使其形成两侧的倾斜表面与底部表面,能根据需要于倾斜表面与底部表面设置灯光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照明范围大、应用领域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柱式的照明灯具,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太阳能供电的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电气用品的普及,计算机已成为必然用品,人们已经没有黑夜,照明不仅仅是照亮,更是装饰,更是造景,但能源有限,最主要的来源石油,已经逼近使用的极限,因为人们有许多浪费,自古以来,太阳能是最廉价且取之不竭的能源,许多有识之士,已经大力提倡这方面的应用;现有技术中已有许多种太阳能的灯具,因为太阳能主要需应用一种晶片型的吸收板,将光能转变成电能,在目前的应用上,大约在12% 17%的转换率。依此计算,路灯或庭园灯,因为用电少,且仅晚上需要点亮,有白天长足的时间去吸收太阳能,储存备用,是近年来人们的发展重心。已有许多灯具被提出,但是有一些结构仍应用在原有的灯具上,虽然取得较高的明亮度,却降低了耐用度。还有一些装置,将太阳能吸收板与灯具分离,造成了设备安装及使用上的困难度,也造成景观上的不协调,而且每一种型态都是特别的设计,无法适应组装上的需求,更无法产生较大的改变;这些已知结构均影响到整体的应用性与适用性,为了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物品,设计人进行研发,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上易产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其本着以太阳能产生的电源作为供电的来源,另外配以曲折板来定位灯光元件,使其能于同一处具有不同的灯光投射角度,以产生更大的照明范围,以使本技术所应用的庭园灯、路灯得到更广的应用领域。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具有一主框体,主框体顶端面接设有一副框体,副框体外表设有多个太阳能晶片、内部设有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主框体的一侧接设有一灯体,灯体中空以容纳一电池元件,灯体下端接设一灯柱;主框体的底端面的一侧接设有相连的至少一灯光元件,使电池元件、灯光元件与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间构成电性相连,灯光元件内设有至少一发光体,每一个灯光元件分别以一灯罩固定于主框体上,且灯光元件与主框体底面间加设有一曲折板,曲折板呈U状,曲折板两侧固定于主框体上,使其形成两侧的倾斜表面与底部的表面,能根据需要于倾斜表面与底部表面设置所述灯光元件。 其中,还于灯体的任一侧面接设至少一呈臂状的灯架,灯架上通过另一曲折板固定至少一灯光元件。 其中,灯光元件中的发光体是指发光二极管或日光灯管或灯泡。 其中,曲折板的倾斜表面可呈向前后倾斜、左右倾斜或者前后倾斜、左右倾斜相组合的适合角度倾斜设置。3 根据上述方案,本技术相较现有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 本技术的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本着以太阳能产生的电源作为供电的来源,另外配以呈U状特别设计的曲折板来定位灯光元件,使其能于同一处具有不同的灯光投射角度,以产生更大的照明范围,能使本技术所适用的庭园灯、路灯得到更广的应用领域。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还含有一灯架的另一实施例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l…-主框体2……副框体3…-灯体4……电池元件5…-灯柱6……灯光元件7…..曲折板71、73……倾斜表面72…-底部表面8……灯架9…-另一曲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为本技术的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在图1至图4的基本形式中,具有一主框体1,主框体1顶端面接设有一副框体2,副框体外表设有多个太阳能晶片(图中未表示,但是为基本要件)、内部设有一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图中未表示,但是为基本要件),主框体1的一侧接设有一灯体3,灯体3中空以容纳一电池元件4,灯体下端能接设一灯柱5(如图3,是以一底套筒与灯柱相接,灯柱固定于地面上);主框体l的底端面的一侧接设有相连的至少一灯光元件6,灯光元件6中发光体是指发光二极管或日光灯管或灯泡,使电池元件、灯光元件6与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间构成电性相连,灯光元件内设有至少一发光体(图中未表示),每一个灯光元件6分别以一灯罩固定于主框体1上,且灯光元件6与主框体1底面间加设有一曲折板7,曲折板7呈U状,曲折板7两侧固定于主框体1上,使其形成两侧的倾斜表面71 、73与底部表面72,能于倾斜表面71 、73与底部表面72根据需要设置灯光元件6 ;如图4所示,曲折板7被设为九宫格状,纵横各三列,且曲折板7是向左、右两侧倾斜,若有需要曲折板7也可以向前后倾斜;或是八个角落分别有其对应的倾斜度。也就是说,倾斜表面能为向前后倾斜、左右倾斜或前后左右任意倾斜角度组合的适合角度,倾斜设置。 如图5所示,还能于灯体3的任一侧面接设至少一呈臂状的灯架8,灯架8上也借另一曲折板9固定至少一灯光元件6。其中,另一曲折板9的倾斜表面是以朝前后的方式呈现。 综上所述的结构,本技术运用曲折板的中介作用,让其产生适合的角度,让灯光元件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能包含更宽广的空间,达到充分照明的功能,所以能提供很好的使用性,为一完全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机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具有一主框体,所述主框体顶端面接设有一副框体,所述副框体外表设有多个太阳能晶片、所述副框体内部设有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所述主框体的一侧接设有一灯体,所述灯体中空以容纳一电池元件,所述灯体下端接设一灯柱;所述主框体的底端面的一侧接设有相连的至少一灯光元件,所述电池元件、所述灯光元件与所述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间构成电性相连,所述灯光元件内设有至少一发光体,所述每一个灯光元件分别以一灯罩固定于所述主框体上,且所述灯光元件与所述主框体底面间加设有一曲折板,所述曲折板呈U状,所述曲折板两侧固定于所述主框体上而形成周侧的倾斜表面与底部表面,在所述倾斜表面与所述底部表面设置所述灯光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灯具组合结构具有一主框体,所述主框体顶端面接设有一副框体,所述副框体外表设有多个太阳能晶片、所述副框体内部设有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所述主框体的一侧接设有一灯体,所述灯体中空以容纳一电池元件,所述灯体下端接设一灯柱;所述主框体的底端面的一侧接设有相连的至少一灯光元件,所述电池元件、所述灯光元件与所述光电转换及控制元件间构成电性相连,所述灯光元件内设有至少一发光体,所述每一个灯光元件分别以一灯罩固定于所述主框体上,且所述灯光元件与所述主框体底面间加设有一曲折板,所述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巨克坚
申请(专利权)人:宣德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