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龚嵩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89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好骨牵引架,其中骨牵引架包括底板、气囊垫、支撑柱、滑轨台,使得气囊垫与支撑柱均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柱与底板垂直且位于气囊垫的一侧,滑轨台安装在支撑柱顶端;S2、将患者需要进行骨牵引的下肢放置于气囊垫上;S3、确定患者需要进行骨牵引的部位,操作牵引针穿过该部位的骨质,然后通过牵引弓的两个连接端与牵引针的两端连接;S4、使牵引绳的一端与牵引弓连接,并将牵引绳的中段放置在滑轨台上表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的滑轨内;S5、确定牵引所需的配重,使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对应重量的水囊连接,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骨牵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


技术介绍

1、骨科牵引技术是骨科临床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骨牵引是用牵引针穿入骨骼的坚硬部位,通过牵拉钢针直接牵拉骨骼,而起复位、固定与休息作用。用于下肢的骨牵引架又名布朗氏架,是一种骨科常用的医疗辅助设备。通过布朗氏架进行骨牵引,能够达到整复骨折、脱位,维持复位后的位置或矫正关节畸形、解除肌肉痉挛与疼痛的目的。

2、常见的骨牵引包括胫骨结节牵引、股骨髁上牵引、跟骨牵引等。以胫骨结节牵引为例,其常规做法是:将患者小腿置于布朗氏架上,小腿下垫棉垫或沙袋,胫骨结节指向天花板,在胫骨结节稍下方穿一骨牵引针,穿过骨头之后再使用牵引弓来进行牵引,牵引弓末端通过牵引绳与滑轮接秤砣或沙袋等重物,可以有效地固定患肢,医护人员每天测量患肢长度,并与健肢长度相比,以防止过度牵引。

3、然而,使用传统的布朗氏架进行骨牵引时,存在以下问题:布朗氏架采用一体式结构,整体上较为笨重,不便于存放,占用空间大,使用时经常需要拆除病床床尾的床栏或床尾板,才能放置布朗氏架;小腿下垫棉垫或沙袋,其高度难以调节,舒适度不够好;牵引绳通常采用尼龙绳,使用时需要配合牵引弓进行穿线、打结等操作,比较繁琐,浪费人力;牵引绳外端需要接秤砣、沙袋等重物,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2、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组装好骨牵引架,其中骨牵引架包括底板、气囊垫、支撑柱、滑轨台,使得气囊垫与支撑柱均安装在底板上,支撑柱与底板垂直且位于气囊垫的一侧,滑轨台安装在支撑柱顶端;

4、s2、将患者需要进行骨牵引的下肢放置于气囊垫上;

5、s3、确定患者需要进行骨牵引的部位,操作牵引针穿过该部位的骨质,然后通过牵引弓的两个连接端与牵引针的两端连接;

6、s4、使牵引绳的一端与牵引弓连接,并将牵引绳的中段放置在滑轨台上表面的中部凹陷形成的滑轨内;

7、s5、确定牵引所需的配重,使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对应重量的水囊连接,从而实现对患者的骨牵引。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底端形成对应的槽口,且所述气囊垫的底面与所述底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结构;

9、在步骤s1中,所述气囊垫与支撑柱均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滑轨台朝向气囊垫的一端直接安装在支撑柱顶端,使得滑轨台相对于支撑柱整体朝向远离气囊垫的一端延伸。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垫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充气口,且所述气囊垫上表面的中部形成有凹面;

12、在步骤s2中,先通过充气口调节气囊垫内的气量,使气囊垫的凹面处于所需高度,将患者需要进行骨牵引的下肢放置于气囊垫的凹面上。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弓包括一个横臂与两个纵臂,两个纵臂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横臂的两端固定连接;

14、两个纵臂的外端还各连接有一段横向的连接臂,两个连接臂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15、所述连接臂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连接臂还配置有若干个锁扣件;

16、在步骤s3中,通过牵引弓的两个连接端与牵引针的两端连接时,先使牵引针的两端放置在两个连接臂的凹槽内,再通过若干个锁扣件可拆卸地套设在连接臂上,锁扣件用于阻止牵引针脱离连接臂的凹槽。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绳采用金属绳,且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钩,所述牵引弓的横臂中部与所述水囊的顶盖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弹簧钩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滑轨台上的滑轨的宽度从朝向所述气囊垫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

18、在步骤s4与s5中,牵引绳的两端通过弹簧钩分别与牵引弓及水囊可拆卸地连接,牵引绳的中段放置在滑轨内。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囊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水囊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20、在步骤s5中,确定牵引所需的配重后,通过读取水囊表面的刻度线来调整水囊的重量,然后使牵引绳与水囊连接。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5中,使水囊的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8到1/10。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步骤s1前,通过3d打印技术,采用非金属材料,完成骨牵引架中底板、支撑柱及滑轨台的制造。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相比,所采用的骨牵引架整体为非金属结构,结构简洁轻便,可拆分存放,大大节省储存空间,拼装操作方便;下肢接触面用气囊垫,更加舒适,且气囊垫还有限位作用,防止下肢旋转,气囊表面光滑,和传统缠绕绷带相比,方便清洗和更换;支撑柱可通过拼接延长从而调节高度,满足不同类型牵引需求;牵引绳采用两头带钩可调节长度金属绳,避免打结,方便调节;牵引弓采用凹槽配合锁扣件的设计,相比传统牵引弓的金属螺帽,不容易老化锈死;配重物采用带刻度水囊,方便调节重量且避免砸脚,安全性高;用滑轨取代滑轮,对牵引方向适应性更好;滑轨台可从床尾上方伸出,避免拆除床栏或床尾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3)底端形成对应的槽口,且所述气囊垫(2)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滑轨台(4)朝向气囊垫(2)的一端直接安装在支撑柱(3)顶端,使得滑轨台(4)相对于支撑柱(3)整体朝向远离气囊垫(2)的一端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2)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充气口,且所述气囊垫(2)上表面的中部形成有凹面(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弓(5)包括一个横臂(51)与两个纵臂(52),两个纵臂(52)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横臂(51)的两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绳(6)采用金属绳,且所述牵引绳(6)的两端均设置有弹簧钩(61),所述牵引弓(5)的横臂(51)中部与所述水囊(9)的顶盖上均开设有用于与弹簧钩(61)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滑轨台(4)上的滑轨(7)的宽度从朝向所述气囊垫(2)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变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9)由透明材料制成,且所述水囊(9)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使水囊(9)的重量为患者体重的1/8到1/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前,通过3D打印技术,采用非金属材料,完成骨牵引架中底板(1)、支撑柱(3)及滑轨台(4)的制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柱(3)底端形成对应的槽口,且所述气囊垫(2)的底面与所述底板(1)的顶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滑轨台(4)朝向气囊垫(2)的一端直接安装在支撑柱(3)顶端,使得滑轨台(4)相对于支撑柱(3)整体朝向远离气囊垫(2)的一端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垫(2)上设置有可开闭的充气口,且所述气囊垫(2)上表面的中部形成有凹面(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骨牵引架实现骨牵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弓(5)包括一个横臂(51)与两个纵臂(52),两个纵臂(52)的内端分别与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嵩陈蔚程晶金琦周晓玲朱朝陈华李占飞易成腊高伟杨帆何立李海健王子源
申请(专利权)人:龚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