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和调节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鹏专利>正文

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和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1838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动能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和调节方法,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包括加速踏板组件、刹车踏板组件、控制线和传动组件,所述控制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以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控制线,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车体上,且所述传动组件相对所述车体的位置及高度能够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升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而且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动能回收,尤其涉及一种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和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1、新能源汽车在现代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新能源汽车为了提升电池续航能力,在驾驶员松开加速踏板(油门、电门)时开始动能回收(在有些车型上称为单踏板模式)。动能回收会产生很强的拖拽感,严重影响驾驶乘坐的舒适性;松开加速踏板后导致的减速与传统汽车刹车减速是不相同的,此逻辑性的差异可能导致驾驶者在紧急情况下,难以做出正确的制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和调节方法,能够提升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而且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2、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包括:加速踏板组件、刹车踏板组件、控制线和传动组件,所述控制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分别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以及所述传动组件连接,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控制线,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控制线,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车体上,且所述传动组件相对所述车体的位置及高度能够调节,所述传动组件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线和所述第二控制线的长度,使得所述刹车踏板组件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加速踏板组件处于受力偏转状态。

4、进一步地,所述加速踏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踏板和电门连接杆,所述第一踏板能够通过所述电门连接杆控制电门的开度,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电门连接杆或者所述第一踏板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踏板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踏板组件和刹车连接杆,所述第二踏板组件能够通过所述刹车连接杆控制车辆制动,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组件或者所述刹车连接杆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踏板组件包括缓冲踏板和制动踏板,所述制动踏板与所述刹车连接杆连接,所述缓冲踏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杆或者所述车体上,所述缓冲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间隔设置形成缓冲行程,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踏板连接,所述缓冲踏板被配置为:踩踏所述缓冲踏板,能够使所述缓冲踏板与所述制动踏板抵接,在所述缓冲踏板处于缓冲行程过程中,所述第二控制线变长,所述加速踏板组件抬起,车辆处于动能回收状态。

7、进一步地,所述缓冲踏板包括相互连接的踏板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杆或者所述车体上,所述踏板部与所述制动踏板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刹车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始终具有使所述踏板部与所述制动踏板分离的趋势。

8、进一步地,所述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9、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在所述支撑件的相对高度和位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线的一端均绕设在所述滑轮上。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踏板相对所述车体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踏板相对所述车体的活动区域分为动力回收区和非动力回收区,所述动力回收区位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的上方,当所述第一踏板处于所述动力回收区时,车辆处于动力回收状态,当所述第一踏板处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时,车辆处于驱动状态,当所述第一踏板位于所述动力回收区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的交界处时,车辆处自然滑行状态。

11、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线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所述长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所述控制线的长度。

12、一种调节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对车辆的动能回收进行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13、自然滑行状态:释放加速踏板组件和刹车踏板组件,所述刹车踏板组件复位,所述刹车踏板组件通过控制线使所述加速踏板组件处于受力状态,所述加速踏板组件相对车体位于动力回收区与非动力回收区的交接处,其中,所述动力回收区位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的上方;

14、加速驱动状态:释放所述刹车踏板组件,所述刹车踏板组件复位,踩下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使得所述加速踏板组件位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车辆加速行驶;

15、动能回收状态:释放所述加速踏板组件,踩下所述刹车踏板组件,所述刹车踏板组件通过所述控制线使得所述加速踏板组件处于受力状态,所述加速踏板组件处于动力回收区,车辆进行动能回收。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加速踏板组件和刹车踏板组件通过控制线连接,通过调节传动组件的安装位置和高度,可以调节位于加速踏板组件与传动组件的第一控制线的长度,以及位于刹车踏板组件与传动组件的第二控制线的长度,一般的,由于车辆上刹车踏板组件的回复力大于加速踏板组件的回复力,从而使得刹车踏板组件处于复位状态时,加速踏板组件处于受力状态,加速踏板组件未能完全复位,车辆处于非动能回收状态,如此车辆可以自然滑行,避免动能回收的产生的拖拽感。通过上述方式,能够提升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而且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18、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调节方法,采用如上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对车辆的动能回收进行调节,能够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自然滑行、制动或者加速,提升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而且能够消除安全隐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踏板组件(1)、刹车踏板组件(2)、控制线和传动组件(5),所述控制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以及所述传动组件(5)连接,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控制线(3),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控制线(4),所述传动组件(5)设置在车体(6)上,且所述传动组件(5)相对所述车体(6)的位置及高度能够调节,所述传动组件(5)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线(3)和所述第二控制线(4)的长度,使得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处于受力偏转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踏板(11)和电门连接杆(12),所述第一踏板(11)能够通过所述电门连接杆(12)控制电门的开度,所述第二控制线(4)的一端与所述电门连接杆(12)或者所述第一踏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踏板组件和刹车连接杆(22),所述第二踏板组件能够通过所述刹车连接杆(22)控制车辆制动,所述第一控制线(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组件或者所述刹车连接杆(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组件包括缓冲踏板(21)和制动踏板(23),所述制动踏板(23)与所述刹车连接杆(22)连接,所述缓冲踏板(21)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杆(22)或者所述车体(6)上,所述缓冲踏板(21)与所述制动踏板(23)间隔设置形成缓冲行程,所述第一控制线(3)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踏板(21)连接,所述缓冲踏板(21)被配置为:踩踏所述缓冲踏板(21),能够使所述缓冲踏板(21)与所述制动踏板(23)抵接,在所述缓冲踏板(21)处于缓冲行程过程中,所述第二控制线(4)变长,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抬起,车辆处于动能回收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踏板(21)包括相互连接的踏板部(211)和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杆(22)或者所述车体(6)上,所述踏板部(211)与所述制动踏板(23)间隔设置,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刹车连接杆(22)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13),所述弹性件(213)始终具有使所述踏板部(211)与所述制动踏板(23)分离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13)为压缩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包括固定板(51),所述固定板(51)设置在所述车体(6)上,所述固定板(51)上设置有支撑件(52),所述支撑件(52)上转动设置有滑轮(53),所述滑轮(53)在所述支撑件(52)的相对高度和位置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线(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线(4)的一端均绕设在所述滑轮(53)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踏板(11)相对所述车体(6)转动设置,所述第一踏板(11)相对所述车体(6)的活动区域分为动力回收区(S1)和非动力回收区(S2),所述动力回收区(S1)位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S2)的上方,当所述第一踏板(11)处于所述动力回收区(S1)时,车辆处于动力回收状态,当所述第一踏板(11)处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S2)时,车辆处于驱动状态,当所述第一踏板(11)位于所述动力回收区(S1)与所述非动力回收区(S2)的交界处(S3)时,车辆处自然滑行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上设置有长度调节装置(31),所述长度调节装置(31)能够调节所述控制线的长度。

10.一种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对车辆的动能回收进行调节,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加速踏板组件(1)、刹车踏板组件(2)、控制线和传动组件(5),所述控制线通过所述传动组件(5)分别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以及所述传动组件(5)连接,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之间的部分为第一控制线(3),所述控制线位于所述传动组件(5)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之间的部分为第二控制线(4),所述传动组件(5)设置在车体(6)上,且所述传动组件(5)相对所述车体(6)的位置及高度能够调节,所述传动组件(5)能够调节所述第一控制线(3)和所述第二控制线(4)的长度,使得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处于复位状态时,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处于受力偏转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踏板(11)和电门连接杆(12),所述第一踏板(11)能够通过所述电门连接杆(12)控制电门的开度,所述第二控制线(4)的一端与所述电门连接杆(12)或者所述第一踏板(1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踏板组件(2)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踏板组件和刹车连接杆(22),所述第二踏板组件能够通过所述刹车连接杆(22)控制车辆制动,所述第一控制线(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踏板组件或者所述刹车连接杆(2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联动调节动能回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组件包括缓冲踏板(21)和制动踏板(23),所述制动踏板(23)与所述刹车连接杆(22)连接,所述缓冲踏板(21)转动设置在所述刹车连接杆(22)或者所述车体(6)上,所述缓冲踏板(21)与所述制动踏板(23)间隔设置形成缓冲行程,所述第一控制线(3)的一端与所述缓冲踏板(21)连接,所述缓冲踏板(21)被配置为:踩踏所述缓冲踏板(21),能够使所述缓冲踏板(21)与所述制动踏板(23)抵接,在所述缓冲踏板(21)处于缓冲行程过程中,所述第二控制线(4)变长,所述加速踏板组件(1)抬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鹏
申请(专利权)人:叶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