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219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包括底部水平桁架、盘扣脚手架和附墙装置,底部水平桁架的顶部搭建盘扣脚手架,盘扣脚手架靠近建筑物墙体的一侧通过多道附墙装置与建筑物墙体固定,盘扣脚手架的顶部设置可拆卸的转换模块,转换模块用于连接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底部水平桁架,实现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快速搭建,拆卸时,首先拆除转换模块,断开两挑悬挂脚手架的连接,便于第一挑悬挂脚手架的拆除,提高悬挂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具体为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


技术介绍

1、花篮悬挑脚手架是一种利用悬挑在建筑物上的承力结构而搭设的施工用脚手架,悬挑脚手架弥补了落地式脚手架搭设高度的限制;花篮悬挑架由悬挑型钢梁和盘扣脚手架组成,悬挑型钢梁作为盘扣脚手架的承力结构安装于建筑结构的外墙上,悬挑型钢梁的端部通过两根穿墙螺栓与建筑物外墙的预留螺栓孔连接,实现悬挑型钢梁与建筑物外墙的连接。

2、悬挑型钢梁在安装过程中需要多位安装人员配合操作,一位工人跨站在操作平台的水平横杆上托举悬挑型钢梁,由于水平横杆的宽度有限因此很容易发生踩空现象,另一位安装人员站在楼面上俯身向下拧紧螺栓,将悬挑型钢梁与建筑物进行固定,由于每个悬挑型钢梁要安装两个穿墙螺栓,并且预留螺栓孔的位置要求高,安装人员由于长时间俯视操作,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导致发生危险;其次,一栋楼需要的悬挑型钢梁数量比较多且自重较大,工人搬运费时费力,因此导致悬挑型钢梁的安装效率非常低。

3、悬挑型钢梁拆除过程中,工人临空站在悬挑型钢梁上对其捆绑,通过塔吊吊离建筑物,尤其是拆除转角悬挑型钢梁,工人跨坐在转角悬挑型钢梁上,探身出去松开转角悬挑型钢梁处的螺栓,然后采用钢丝绳捆紧转角悬挑型钢梁,并协助塔吊将转角悬挑型钢梁吊离建筑物,工人悬空作业拆除悬挑型钢梁,只有安全绳的保护措施,一旦踩空或者身体不适,很容易发生危险,其危险性比安装过程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花篮悬挑架施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以及施工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通过改变脚手架与建筑物外墙的附着方式,提高悬挂脚手架的施工效率以及安全性。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包括底部水平桁架、盘扣脚手架和附墙装置;

4、所述盘扣脚手架搭建在底部水平桁架的顶部,盘扣脚手架靠近建筑物墙体的一侧通过多道附墙装置与建筑物墙体固定,盘扣脚手架的顶部设置可拆卸的转换模块,转换模块用于连接或断开上下相邻两挑悬挂脚手架。

5、优选的,所述盘扣脚手架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模块,多个转换模块横向间隔设置在上下相邻两挑悬挂脚手架之间。

6、优选的,所述转换模块包括卸力框和卸力杆;

7、所述卸力框为顶部或底部开口的框架结构,多个卸力杆的两端卸力框的开口侧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卸力杆搭接在第一挑悬挂脚手架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卸力框支撑在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底部水平桁架底部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9、优选的,所述底部水平桁架包括主框节、斜拉杆、水平横杆、第二纵向横杆和立杆;

10、多个主框节沿建筑物外墙横向间隔设置并分别设置在机位对应位置,沿建筑物外墙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杆,以及主框节和立杆之间通过水平横杆连接,纵向相邻的两个立杆第二纵向横杆连接,横向相邻的两个立杆内外排之间均设置斜拉杆。

11、优选的,所述盘扣脚手架包括自下而上逐步搭建的多步脚手架,最下步脚手架与底部水平桁架对接,转换模块设置在最上步脚手架的顶部;

12、每步脚手架包括主框节、水平横杆、纵向横杆、立杆和斜拉杆搭建的框架结构。

13、优选的,所述主框节包括盘扣立杆、第一纵向横杆、斜撑杆和附墙轨道;

14、所述盘扣立杆和附墙轨道沿建筑物纵向间隔设置,盘扣立杆和附墙轨道之间通过多个第一纵向横杆连接并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相邻两个第一纵向横杆之间通过斜撑杆连接,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第一纵向横杆的对角固定连接。

15、优选的,所述附墙轨道包括平行固定连接的立管和导轨立杆,所述导轨立杆通过多个连接横杆与立管连接,导轨立杆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附墙装置的安装孔。

16、优选的,所述附墙装置包括附墙支座和防倾板;

17、所述附墙支座的一端用于与建筑物墙体连接,防倾板设置在附墙支座的另一端,防倾板上形成有防倾槽,防倾槽与附墙轨道卡接固定并对附墙轨道沿建筑物的横向两侧限位。

18、优选的,所述附墙支座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组件,防倾板通过调节组件与附墙支座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防倾板的高度。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2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包括底部水平桁架、盘扣脚手架和附墙装置,采用附墙装置作为主要的承力结构,通过多个附墙装置将悬挂脚手架与建筑物固定连接,改变了附着方式,省却了悬挑型钢梁,同时也减少了预埋孔的数量,提高了悬挂脚手架的搭建效率;其次,在盘扣脚手架的顶部设置转换模块,通过转换模块实现上下相邻两挑悬挂脚手架的连接和断开,进而提高悬挂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效率;另外,采用附墙装置替代悬挑型钢梁,大大降低了钢材用量,由于预埋孔数量的减少,也降低了后期封堵预埋孔引起楼面渗水漏水等问题,提高了整体工程的质量。

21、进一步,所述附墙装置包括附墙支座和防倾板,通过防倾板与导轨立杆卡接固定并对轨道立杆的两侧定位,避免悬挂脚手架倾覆及坠落,有效提高悬挂脚手架的可靠性。

2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的施工方法,采用模块的方式将组装的底部水平桁架吊装至预定位置,然后自下而上逐步搭接每步脚手架,并通过附墙装置使悬挂脚手架与建筑物连接,采用多道附墙装置替代悬挑型钢梁,提高悬挂脚手架的施工效率,同时也不需要工人进行悬空高处作业,提高悬挂脚手架作业的安全性,在第一挑悬挂脚手架的顶部安装转换模块,用于连接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底部水平桁架,实现第二悬挂脚手架的快速搭建,拆卸时,首先拆除转换模块,断开两挑悬挂脚手架的连接,便于第一挑悬挂脚手架的拆除,提高悬挂脚手架的安装和拆除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水平桁架(4)、盘扣脚手架和附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扣脚手架(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模块(21),多个转换模块(21)横向间隔设置在上下相邻两挑悬挂脚手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21)包括卸力框(24)和卸力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杆搭接在第一挑悬挂脚手架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卸力框(24)支撑在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底部水平桁架底部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水平桁架包括主框节、斜拉杆(41)、水平横杆(42)、第二纵向横杆和立杆(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扣脚手架的最下步脚手架与底部水平桁架对接,转换模块设置在最上步脚手架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轨道包括平行固定连接的立管(62)和导轨立杆(10),所述导轨立杆通过多个连接横杆与立管(62)连接,导轨立杆沿其轴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用于连接附墙装置的安装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装置包括附墙支座(7)和防倾板(7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墙支座的端部设置有调节组件,防倾板(73)通过调节组件与附墙支座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防倾板(73)的高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水平桁架(4)、盘扣脚手架和附墙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扣脚手架(5)的顶部设置有多个转换模块(21),多个转换模块(21)横向间隔设置在上下相邻两挑悬挂脚手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21)包括卸力框(24)和卸力杆(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杆搭接在第一挑悬挂脚手架上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卸力框(24)支撑在第二挑悬挂脚手架的底部水平桁架底部并通过紧固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挂脚手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水平桁架包括主框节、斜拉杆(41)、水平横杆(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熊熊安发强佐停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费米子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