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73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包括:外壳、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芯以及与所述发热芯一端连接的烙铁头,所述发热芯的表面套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芯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烙铁头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固定或拆卸所述烙铁头的固定组件。该电烙铁具有在方便需要更换烙铁头时取下烙铁头进行更换,无需增加多余的生产成本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烙铁,特别是涉及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


技术介绍

1、在生产手机类显示模组的过程中,手机类显示模组中的主屏fpc与背光fpc需要手动进行焊接,焊接操作通常采用电烙铁。

2、现有技术中电烙铁在长期使用后,电烙铁的烙铁头容易发生氧化变黑。然而,电烙铁与烙铁头多是一体成型设置,如需更换烙铁头需要将电烙铁一并更换,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包括:外壳、穿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发热芯以及与所述发热芯一端连接的烙铁头,所述发热芯的表面套装有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芯穿设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烙铁头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固定或拆卸所述烙铁头的固定组件。

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外壳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烙铁头穿设的穿槽,所述穿槽的槽底开设有穿孔,所述烙铁头的一端穿过所述穿槽和所述穿孔并与所述发热芯的一端接触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穿槽内。

5、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烙铁头朝向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所述穿槽和所述穿孔并与所述发热芯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相对于所述固定杆的两侧与所述壳体的端部接触连接。

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槽底的磁铁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内壁的凸点,多个所述磁铁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吸附,多个所述凸点均匀分布于所述穿槽的内壁,且多个所述凸点抵接于所述固定杆的外壁。

7、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块,两个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外壳朝向所述壳体的一侧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内均穿设有固定螺杆,所述固定螺杆穿过所述支撑块并穿入所述外壳内。

8、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壳体朝向所述外壳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发热芯穿入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槽卡接配合的环形块,所述环形块与所述环形槽内壁卡接配合。

9、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线,所述电源线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发热芯固定连接。

1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握柄。

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第一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烙铁头外壁上的第二连接耳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之间的调节螺杆,所述第一连接耳和所述第二连接耳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螺纹配合的螺纹。

1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套设有用于方便旋转所述调节螺杆的旋钮。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技术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使得烙铁头与壳体实现可拆卸连接,当要固定烙铁头时,将烙铁头的固定杆穿入穿槽和穿孔后并与发热芯接触连接,多个磁铁由于吸力将固定杆固定于穿槽内,且穿槽内壁上的多个凸点抵接于固定杆的外壁,以对烙铁头进行限位,以使得烙铁头固定于壳体内并与发热芯接触连接,当需要更换烙铁头时,将烙铁头用力拔出,以使得烙铁头与壳体脱离并进行更换;

15、2、本技术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通过设置外壳和壳体可拆卸连接以及发热芯和壳体可拆卸连接,以使得需要更换发热芯时,可先转动固定螺杆将壳体从外壳上分离,再将发热芯从壳体内分离出来进行更换。

16、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1、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穿设于所述外壳(10)内的发热芯(20)以及与所述发热芯(20)一端连接的烙铁头(30),所述发热芯(20)的表面套装有壳体(60),所述壳体(60)与所述外壳(10)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芯(20)穿设于所述壳体(60)内,并与所述烙铁头(30)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30)与所述壳体(60)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60)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固定或拆卸所述烙铁头(30)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烙铁头(30)穿设的穿槽(62),所述穿槽(62)的槽底开设有穿孔(63),所述烙铁头(30)的一端穿过所述穿槽(62)和所述穿孔(63)并与所述发热芯(20)的一端接触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穿槽(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烙铁头(30)朝向所述壳体(6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穿过所述穿槽(62)和所述穿孔(63)并与所述发热芯(20)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3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31)的两侧与所述壳体(60)的端部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62)槽底的磁铁(90)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62)内壁的凸点(100),多个所述磁铁(90)与所述固定杆(31)的外壁吸附,多个所述凸点(100)均匀分布于所述穿槽(62)的内壁,且多个所述凸点(100)抵接于所述固定杆(31)的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相对的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支撑块(70),两个所述支撑块(70)与所述外壳(10)朝向所述壳体(60)的一侧连接,两个所述支撑块(70)内均穿设有固定螺杆(80),所述固定螺杆(80)穿过所述支撑块(70)并穿入所述外壳(1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朝向所述外壳(10)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槽(61),所述发热芯(20)穿入所述壳体(6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环形槽(61)卡接配合的环形块(21),所述环形块(21)与所述环形槽(61)内壁卡接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内部固定有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线(50),所述电源线(50)穿设于所述外壳(10)内并与所述发热芯(20)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供人手握持的握柄(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60)外壁上的第一连接耳(110)、设置于所述烙铁头(30)外壁上的第二连接耳(120)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耳(110)和所述第二连接耳(120)之间的调节螺杆(130),所述第一连接耳(110)和所述第二连接耳(120)内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杆(130)螺纹配合的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130)的一端套设有用于方便旋转所述调节螺杆(130)的旋钮(1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穿设于所述外壳(10)内的发热芯(20)以及与所述发热芯(20)一端连接的烙铁头(30),所述发热芯(20)的表面套装有壳体(60),所述壳体(60)与所述外壳(10)可拆卸连接,所述发热芯(20)穿设于所述壳体(60)内,并与所述烙铁头(30)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30)与所述壳体(60)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壳体(60)上设置有用于方便固定或拆卸所述烙铁头(30)的固定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0)远离所述外壳(10)的一端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烙铁头(30)穿设的穿槽(62),所述穿槽(62)的槽底开设有穿孔(63),所述烙铁头(30)的一端穿过所述穿槽(62)和所述穿孔(63)并与所述发热芯(20)的一端接触连接,所述固定组件位于所述穿槽(6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烙铁头(30)朝向所述壳体(60)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杆(31),所述固定杆(31)穿过所述穿槽(62)和所述穿孔(63)并与所述发热芯(20)接触连接,所述烙铁头(30)相对于所述固定杆(31)的两侧与所述壳体(60)的端部接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烙铁头的电烙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62)槽底的磁铁(90)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穿槽(62)内壁的凸点(100),多个所述磁铁(90)与所述固定杆(31)的外壁吸附,多个所述凸点(100)均匀分布于所述穿槽(62)的内壁,且多个所述凸点(100)抵接于所述固定杆(31)的外壁。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迪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