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7572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环保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及应用。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离罐V1、吸收塔T1、解吸塔T2和解吸塔回流罐V2;且所述吸收塔T1和所述解吸塔T2形成环形循环系统;所述分离罐V1的顶部的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出口管线S2上设置有调节阀、流量计和压力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采用吸收塔和解析塔双塔流程,通过调节控制流速和控压,稳定操作,能够使得处理后的尾气满足回用要求的同时,实现吸收剂循环使用,大幅降低废水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环保,具体地,涉及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顺丁烯二酸酐(顺酐,ma)又名马来酸酐,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消费量仅次于苯酐和醋酐。顺酐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生产不饱和聚酯树脂(upr)、1,4-丁二醇(bdo)、涂料树脂、双马聚酰亚胺、四氢呋喃(thf)、γ-丁内酯、马来酸及四氢酸酐等系列精细化工品,以及纺织印染助剂、润滑油添加剂、医药、食品添加剂等的原料。

2、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其原料可分为苯酐副产法、苯氧化法、c4烯烃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4种。苯酐装置副产的顺酐产量非常有限,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加之苯的利用率低以及价格越来越高,以廉价、污染小的原料来生产顺酐的工艺研发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3、1974年,美国monsanto公司和德克萨斯石油公司相继在原来苯法生产装置上,改用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获得了成功,随后,美国哈康(halcon)公司和科学设计技术(sd)公司联合开发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的新型催化剂和生产技术,使得正丁烷氧化制顺酐新技术得到更为迅速的发展。

4、正丁烷氧化反应制顺酐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氧化剂是空气。正丁烷和空气在反应器中反应转化为顺酐,转化率一般为82%,对应选择性为67-70mol%。从反应器出来的反应气经冷却后送往顺酐吸收塔,采用溶剂吸收工艺,在顺酐吸收塔中反应气与顺酐吸收剂逆向接触传质,达到回收顺酐的目的,顺酐吸收塔塔顶尾气直接送往焚烧炉焚烧,产生的热量用于生产蒸汽,然后放空。顺酐吸收工序产生的尾气特点:(1)尾气量大(2)未反应的正丁烷含量高(3)含有一定量的顺酐吸收剂(4)含有大量的水蒸气(5)氧含量高。因此,对于顺酐产品成本70%左右是原料费用的顺酐生产技术来说,如果将这部分塔顶尾气直接焚烧,不仅会降低原料正丁烷的利用率,加大顺酐吸收溶剂的损失量,增加顺酐生产成本,而且还会增加焚烧炉的负荷,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5、目前的技术中多以蓄热氧化法和膜吸收法对顺酐装置尾气进行处理:

6、cn111076194a公开了一种联合使用直燃式焚烧炉(to炉)和蓄热式焚烧炉(rto炉),对顺酐废气进行处理的方法;但其存在的缺点是尾气中的大量未反应的丁烷全部被消耗掉,不能循环利用,增加成本。

7、因此,研究和开发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尾气回收过程中操作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以及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采用吸收塔和解析塔双塔流程,通过调节控制流速和控压,稳定操作,能够使得处理后的尾气满足回用要求的同时,实现吸收剂循环使用,大幅降低废水排放。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离罐v1、吸收塔t1、解吸塔t2和解吸塔回流罐v2;且所述吸收塔t1和所述解吸塔t2形成环形循环系统;

3、所述分离罐v1的顶部的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出口管线s2上设置有调节阀、流量计和压力表。

4、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采用前述所述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具体步骤包括:

5、(1)将顺酐装置尾气s1在分离罐v1在进行分离,所述分离罐v1的底部的分离下来的液相经出口管线s3采出,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经出口管线s2经控压控流后进入吸收塔t1;

6、(2)所述出口管线s2中的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与经吸收剂入口管线s10的吸收剂接触,所述吸收塔t1的下部的吸收液经出口管线s4进入解吸塔t2;

7、(3)所述解吸塔t2塔顶气相进入解吸塔回流罐v2,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内不凝气经出口管线s9排出,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内冷却下来的液体返回至所述解吸塔t2;

8、(4)所述解吸塔t2解吸后的吸收剂经出口管线s7与所述吸收剂入口管线s10合并后进入所述吸收塔t1,产生的尾气经输出管线s5再循环利用。

9、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前述所述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在尾气处理中的应用。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采用双塔流程,处理后的尾气满足回用要求;优选情况下,通过设置进料缓冲罐(分离罐v1)并通过调节控制流速,将尾气以一定流速送入吸收塔。若生产装置操作不稳定,尾气流速及组成波动较大。通过控压控流速,可以稳定操作;通过补充少量新鲜吸收剂,调节循环吸收剂的量来控制排放尾气中的有机酸含量;解决了在生产过程中出7现的瞬时尾气排放量较大,尾气组分含量波动等问题,而且省去了进料冷凝器,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处理后的尾气满足回用要求的同时,实现吸收剂循环使用,大幅降低废水排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离罐(V1)、吸收塔(T1)、解吸塔(T2)和解吸塔回流罐(V2);且所述吸收塔(T1)和所述解吸塔(T2)形成环形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离罐(V1)包括顺酐装置尾气进料管线(S1)进口、设置在所述分离罐(V1)的顶部的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出口管线(S2)出口和设置在所述分离罐(V1)的底部的分离下来的液相出口管线(S3)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塔(T1)的中上部设置有吸收剂入口管线(S10)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塔(T1)为填料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吸塔(T2)为填料塔或板式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包括不凝气出口管线(S9)出口、与所述解吸塔(T2)的塔顶的气相出口相连接的入口、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内冷凝下来的液相出口;

7.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具体步骤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离罐(V1)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001-1.5Mpa,流速为10-800kg/h,温度为50-20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剂为脱盐水和循环水;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吸收塔(T1)的条件包括:操作压力为0.05-6Mpa,塔顶温度为30-60℃,塔釜温度为30-60℃;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所述吸收塔(T1)的中下部的吸收液经增压泵(P1)进入解吸塔(T2);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4)中,所述解吸塔(T2)解吸后的吸收剂还需经吸收剂冷却器(E1)进行冷却处理;

13.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在尾气处理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酐工艺尾气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分离罐(v1)、吸收塔(t1)、解吸塔(t2)和解吸塔回流罐(v2);且所述吸收塔(t1)和所述解吸塔(t2)形成环形循环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分离罐(v1)包括顺酐装置尾气进料管线(s1)进口、设置在所述分离罐(v1)的顶部的经气液分离后的气相出口管线(s2)出口和设置在所述分离罐(v1)的底部的分离下来的液相出口管线(s3)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塔(t1)的中上部设置有吸收剂入口管线(s10)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吸收塔(t1)为填料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吸塔(t2)为填料塔或板式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包括不凝气出口管线(s9)出口、与所述解吸塔(t2)的塔顶的气相出口相连接的入口、所述解吸塔回流罐(v2)内冷凝下来的液相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峻过良孙汝柳李琰邹弋张敬升舒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