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4224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料盘组件位于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支撑板的上方,压胶带组件位于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安装板的一侧,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吸胶板与安装板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安装板上下移动,吸胶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吸胶板的左端凸出于支撑板的左端,吸胶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吸胶板的内部具有气道,吸胶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本技术成本低,简化了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锂电池生产,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技术介绍

1、在锂电池生产中,通常需要通过贴拐角胶机构将胶带贴在电池用的正极片和负极片的拐角位上,以保护极片。

2、现有贴拐角胶机构一般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和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其中备胶贴胶组件的备胶贴胶结构一般采用由电机、丝杆和螺母组成的驱动结构来实现驱动其吸胶板上下移动,以实现吸附胶带和将胶带贴合在极片上。采用电机、丝杆和螺母的结构,成本高,且结构复杂,组装、调试比较复杂,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3、因此亟需一种改进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成本低,且简化了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所述料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压胶带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备胶贴胶结构位于所述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板的移动可带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左右移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吸胶板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连接并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移动,所述吸胶板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且吸胶板的左端凸出于所述支撑板的左端,所述吸胶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孔,所述吸胶板的内部具有气道,所述吸胶板的一侧设有用于与真空设备连接的接头,所述气道的一端与所述若干吸附孔连通,所述气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连通,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位于所述吸胶板的上方,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吸胶板的顶端连接。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通过u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状板的内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安装板之间。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滑动,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吸胶板与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切断气缸、u状切刀座、切刀、第一切断连接块、第二切断连接块以及切断压头,所述切断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顶端连接,所述u状切刀座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且u状切刀座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u状切刀座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切断气缸用于驱动所述u状切刀座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切断压头连接,所述切断压头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内腔对应并位于所述u状切刀座的右方。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备胶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左右移动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所述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备胶贴胶丝杆和备胶贴胶螺母座,所述备胶贴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备胶贴胶电机连接,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与所述备胶贴胶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连接。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压胶带结构和压胶带驱动结构,所述压胶带结构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结构的左方,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压胶带结构左右移动。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结构包括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压胶带气缸和压胶带滚轮,所述压胶带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胶带连接块,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左侧并与所述压胶带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所述压胶带气缸用于通过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压胶带滚轮座,所述压胶带滚轮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右方且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上方,所述压胶带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转动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包括压胶带电机、压胶带丝杆和压胶带螺母座,所述压胶带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压胶带电机连接,所述压胶带螺母座与所述压胶带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压胶带螺母座连接。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贴拐角胶机构还包括第一过辊、缓存组件和第二过辊,所述缓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右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料盘组件的右方。

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缓存组件包括缓存气缸、缓存滑轨、缓存滑座以及缓存过辊,所述缓存气缸位于所述缓存滑轨的上方,所述缓存滑座与所述缓存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缓存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缓存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缓存过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缓存滑座的远离所述缓存滑轨的一侧,所述缓存过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的下方,所述缓存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缓存滑座沿所述缓存滑轨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缓存过辊上下移动。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备胶贴胶结构包括吸胶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第一气缸驱动压头向下移动,从而可实现推动吸胶板向下移动至备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可实现吸附胶带,通过第二气缸可实现驱动吸胶板向下移动至贴胶位,从而通过吸胶板可实现将吸附的胶带贴合在极片上,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采用两个气缸驱动吸胶板移动以实现备胶、贴胶的方式可减少成本,并可简化结构,易于组装、调试,满足了使用需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所述料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压胶带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备胶贴胶结构位于所述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板的移动可带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U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状板的内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滑动,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吸胶板与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切断气缸、U状切刀座、切刀、第一切断连接块、第二切断连接块以及切断压头,所述切断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顶端连接,所述U状切刀座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且U状切刀座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U状切刀座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切断气缸用于驱动所述U状切刀座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切断压头连接,所述切断压头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内腔对应并位于所述U状切刀座的右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左右移动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所述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备胶贴胶丝杆和备胶贴胶螺母座,所述备胶贴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备胶贴胶电机连接,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与所述备胶贴胶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安装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组件包括压胶带结构和压胶带驱动结构,所述压胶带结构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结构的左方,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用于驱动所述压胶带结构左右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结构包括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第二压胶带安装座、压胶带气缸和压胶带滚轮,所述压胶带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顶端设有压胶带连接块,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部分凸出于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左侧并与所述压胶带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连接,所述压胶带气缸用于通过所述压胶带连接块驱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上下移动,所述第二压胶带安装座的远离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一侧设有压胶带滚轮座,所述压胶带滚轮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右方且位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的上方,所述压胶带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压胶带安装块与所述压胶带滚轮座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胶带驱动结构包括压胶带电机、压胶带丝杆和压胶带螺母座,所述压胶带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压胶带电机连接,所述压胶带螺母座与所述压胶带丝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压胶带安装座的另一侧与所述压胶带螺母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贴拐角胶机构还包括第一过辊、缓存组件和第二过辊,所述缓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右方且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且位于所述料盘组件的右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组件包括缓存气缸、缓存滑轨、缓存滑座以及缓存过辊,所述缓存气缸位于所述缓存滑轨的上方,所述缓存滑座与所述缓存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缓存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缓存滑座的顶端连接,所述缓存过辊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缓存滑座的远离所述缓存滑轨的一侧,所述缓存过辊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过辊和第二过辊的下方,所述缓存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缓存滑座沿所述缓存滑轨上下滑动,从而可带动所述缓存过辊上下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包括料盘组件、备胶贴胶组件、压胶带组件以及支撑板,所述料盘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上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方,所述压胶带组件位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的左方,所述备胶贴胶组件包括可左右移动的安装板、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和切断结构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备胶贴胶结构位于所述切断结构和压胶带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板的移动可带动所述备胶贴胶结构、切断结构左右移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缸通过u状板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气缸贯穿所述u状板的内腔设置,所述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和安装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设置有两个呈左右相对设置的连接板,所述两个连接板可相对所述安装板上下滑动,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凸出于所述安装板的底端,所述吸胶板与所述两个连接板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均位于所述两个连接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一侧的切断气缸、u状切刀座、切刀、第一切断连接块、第二切断连接块以及切断压头,所述切断气缸的输出轴的末端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顶端连接,所述u状切刀座的开口朝向所述安装板且u状切刀座的内腔与所述支撑板对应,所述切刀设置在所述u状切刀座的下端内壁上,所述切断气缸用于驱动所述u状切刀座上下移动,从而可带动所述切刀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位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下方,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切断连接块的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切断连接块的底端与所述切断压头连接,所述切断压头与所述u状切刀座的内腔对应并位于所述u状切刀座的右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贴拐角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备胶贴胶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左右移动的备胶贴胶驱动结构,所述备胶贴胶驱动结构包括备胶贴胶电机、备胶贴胶丝杆和备胶贴胶螺母座,所述备胶贴胶丝杆的一端与所述备胶贴胶电机连接,所述备胶贴胶螺母座与所述备胶贴胶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荣清温正杰吴海洋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海目星激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