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7168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6
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下导风板,其中,壳体具有出风口;下导风板用于打开或关闭出风口;下导风板包括相互枢接的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主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壳体;副导风板的第一端面具有沿折叠方向外凸的弧面结构,第一端面沿折叠方向指向主导风板的迎风面。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一方面,风经过副导风板的弧面结构时,在康达效应的作用下,弧面结构引导风吹向地面,增强了空调室内机向地面送热风的能力,使得室内的热风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了较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用户对空调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在出风口处设置下导风板,下导风板打开出风口,实现向前下方送风,在制热时,由于热空气密度小,容易上扬,不利于将热气流送达地面,导致空调的制热效果差,室内上下层温差大,空调制热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下导风板送热风能力差,空调制热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3、壳体,具有出风口;

4、下导风板,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下导风板包括相互枢接的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所述主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副导风板的第一端面具有沿折叠方向外凸的弧面结构,所述第一端面沿所述折叠方向指向所述主导风板的迎风面。

5、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一方面,通过将副导风板的第一端面设有沿折叠方向向外凸的弧面结构,使得风经过弧面结构时,在康达效应的作用下,弧面结构引导风吹向地面,不会使得热风聚集在屋顶,增强了空调室内机向地面送热风的能力,使得室内的热风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空调处于制热模式时,副导风板展开于主导风板,相当于延长了导风板的长度,从而延长了送风距离,使得热风分布更加均匀;此外,设置相互枢接的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且主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壳体,通过调节主导风板的角度以及副导风板与主导风板之间的夹角,实现改变出风方向,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增强空调的实用性。

6、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地暖风模式,所述地暖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主导风板和所述副导风板均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主导风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副导风板位于所述主导风板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如此设置,能够实现向下倾斜送热风,避免热风聚集在屋顶,增强空调室内机向地面送热风的能力,使得室内的热风分布均匀,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7、和/或,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无风感模式,所述无风感模式被配置为:所述主导风板和所述副导风板折叠呈l形设置,所述主导风板、所述副导风板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上出风口;如此设置,风从上出风口吹出,避免直吹用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8、和/或,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天幕风模式,所述天幕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主导风板和所述副导风板均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副导风板位于所述主导风板的前侧且向上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空调处于制冷模式时,实现向上倾斜送冷风,由于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冷热对流,使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冷风上吹的效果。

9、进一步地,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所述主导风板与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ɑ1;所述弧面结构的后端的切面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35°≤ɑ1≤45°;85°≤β1≤95°;

10、和/或,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天幕风模式,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ɑ2;所述弧面结构的后端的切面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夹角为β2;其中,ɑ2和β2分别满足:35°≤ɑ2≤45°;160°≤β2≤170°;

11、和/或,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地暖风模式,所述主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ɑ3;所述弧面结构的后端的切面与所述主导风板的夹角为β3;其中,ɑ3和β3分别满足:90°≤ɑ3≤100°;β3=0°。

12、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具有连通所述出风口的风道;

13、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内导风板,所述内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风道内且位于所述下导风板的上方,所述内导风板的前端能够运动至所述出风口的前侧,所述内导风板能够将所述风道分割为上风道和下风道。

14、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一方面,通过设置内导风板,能够将风道分割为上风道和下风道,使内导风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温度接近,避免空调在制冷模式下,内导风板产生凝露,提升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空调处于制冷模式,主导风板和副导风板折叠呈l形且主导风板、副导风板和壳体之间形成上出风口,内导风板倾斜向上伸出至上出风口时,能够引导空调风从出风口的上侧吹出,由于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冷热对流,使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冷风上吹的效果。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底座,所述内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底座。

16、进一步地,所述无风感模式被配置为:所述内导风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且向上倾斜设置;如此设置,在无风感模式下,内导风板能够引导空调风从出风口的上侧吹出,避免直吹用户;由于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冷热对流,使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冷风上吹的效果;

17、和/或,所述天幕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内导风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且向上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空调在制冷模式下,能够引导空调风从出风口的上侧吹出,由于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形成冷热对流,使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提升冷风上吹的效果;

18、和/或,所述地暖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内导风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如此设置,空调在制热模式下,内导风板实现倾斜向下送热风,避免热空气在顶部聚集,形成热天花板的现象,从而可以让室内的温度更加均匀。

19、进一步地,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所述内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γ1;其中,γ1满足:140°≤γ1≤150°;

20、和/或,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天幕风模式,所述内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γ2;其中,γ2满足:140°≤γ2≤150°;

21、和/或,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地暖风模式,所述内导风板与所述出风口的端面的夹角为γ3;其中,γ3满足:70°≤γ3≤80°。

22、进一步地,所述弧面结构的曲率半径为r,r满足:80mm≤r≤100mm;

23、和/或,所述弧面结构的前端的切面与所述弧面结构的后端的切面之间的夹角为θ,θ满足:20°≤θ≤40°。

24、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设有中框,所述主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中框。

25、进一步地,所述主导风板包括相互连接地内衬板和装饰板,所述内衬板和所述装饰板之间形成中空结构。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主导风板设置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内流通有空气,由于空气自身的隔热系数较低,可以减少主导风板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温度传导,从而能够降低主导风板的迎风面和背风面之前的温差,减少主导风板周围的空气因主导风板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温差产生凝露,从而避免凝露形成水滴落下,提升用户体验。

27、进一步地,所述副导风板设有散风孔。如此设置,若副导风板折叠于主导风板呈l形设置,风可以从散风孔中吹出,实现无风感,避免直吹用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

28、进一步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地暖风模式,所述地暖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主导风板(210)和所述副导风板(220)均打开所述出风口(111),所述主导风板(210)位于所述出风口(111)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副导风板(220)位于所述主导风板(210)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所述主导风板(210)与出风口(111)的端面的夹角为ɑ1;所述弧面结构(222)的后端的切面与所述主导风板(210)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35°≤ɑ1≤45°;85°≤β1≤9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连通所述出风口(111)的风道(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有底座(130),所述内导风板(30)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底座(13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风感模式被配置为:所述内导风板(30)的前端位于所述出风口(111)的前侧且向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所述内导风板(30)与所述出风口(111)的端面的夹角为γ1;其中,γ1满足:140°≤γ1≤150°;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弧面结构(222)的曲率半径为r,r满足:80mm≤r≤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有中框(120),所述主导风板(210)的后端枢接于所述中框(1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结构(213)内设有海绵;和/或,所述内衬板(211)和所述装饰板(212)相卡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具有地暖风模式,所述地暖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主导风板(210)和所述副导风板(220)均打开所述出风口(111),所述主导风板(210)位于所述出风口(111)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副导风板(220)位于所述主导风板(210)的前侧且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无风感模式,所述主导风板(210)与出风口(111)的端面的夹角为ɑ1;所述弧面结构(222)的后端的切面与所述主导风板(210)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35°≤ɑ1≤45°;85°≤β1≤9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具有连通所述出风口(111)的风道(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设有底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振魏荔波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