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封孔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浆封孔器。
技术介绍
1、注浆封孔器是一种常见的注浆用自封孔装置,常用于地下层施工、煤层气抽放、煤层注水等,将注浆封孔器插入钻孔内,然后连接注浆泵进行注浆,随着注浆压力的不断增大,封孔器上的膨胀管逐渐膨胀,直至完全封堵钻孔,当压力继续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封孔器底部的阀门自动打开,从而实现快速注浆,由于注浆封孔器中部为膨胀管,且直接暴露在外,在批量运输移动过程中,封孔器之间容易互相碰撞,可能造成膨胀管的受损,影响正常膨胀,进而降低封孔效果,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浆封孔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注浆封孔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两端设置有注浆管,所述外壳外圈中部位置设置有膨胀管体,所述外壳外圈在膨胀管体两侧位置设置有套板,所述外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合板与第二合板,所述膨胀管体位于第一合板与第二合板之间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合板与第二合板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与第二封块,所述第一封块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头部设置有插杆,所述第二封块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对接杆,所述对接杆头部对应插杆设置有插槽,所述对接杆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顶板上端面活动设置有调节块。
4、优选的,所述第一合板与第二合板通过焊接分别与第一封块以及第二封块固定,所述第一封块与第二封块分别位于注浆管两侧位置,所述注浆管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浆封孔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两端设置有注浆管(4),所述外壳(1)外圈中部位置设置有膨胀管体(2),所述外壳(1)外圈在膨胀管体(2)两侧位置设置有套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所述膨胀管体(2)位于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之间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10)与第二封块(11),所述第一封块(10)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头部设置有插杆(13),所述第二封块(11)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对接杆(14),所述对接杆(14)头部对应插杆(13)设置有插槽(17),所述对接杆(14)上方设置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上端面活动设置有调节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通过焊接分别与第一封块(10)以及第二封块(11)固定,所述第一封块(10)与第二封块(11)分别位于注浆管(4)两侧位置,所述注浆管(4)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5)。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2)与插杆(13)为一体组成的构件,所述固定杆(12)与对接杆(14)的长度相等,所述对接杆(14)与顶板(15)之间通过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注浆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3)活动安装在插槽(17)中,所述调节块(16)下方设置有定位柱(18),所述定位柱(18)外圈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螺纹(19),所述顶板(15)上端面中部位置对应固定螺纹(19)设置有螺纹孔(2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注浆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杆(14)上端面中部位置设置有圆孔(21),所述圆孔(21)位于螺纹孔(20)下方位置,所述定位柱(18)尾部穿过螺纹孔(20)与圆孔(21),所述插杆(13)上端面头部位置设置有定位插口(22),所述定位柱(18)尾部伸入定位插口(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浆封孔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两端设置有注浆管(4),所述外壳(1)外圈中部位置设置有膨胀管体(2),所述外壳(1)外圈在膨胀管体(2)两侧位置设置有套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所述膨胀管体(2)位于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之间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封块(10)与第二封块(11),所述第一封块(10)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固定杆(12),所述固定杆(12)头部设置有插杆(13),所述第二封块(11)外侧上下端位置均设置有对接杆(14),所述对接杆(14)头部对应插杆(13)设置有插槽(17),所述对接杆(14)上方设置有顶板(15),所述顶板(15)上端面活动设置有调节块(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浆封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合板(8)与第二合板(9)通过焊接分别与第一封块(10)以及第二封块(11)固定,所述第一封块(10)与第二封块(11)分别位于注浆管(4)两侧位置,所述注浆管(4)外圈设置有连接螺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冀予嘉,张艳君,王文杰,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