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872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包括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共同提供矫正视力的屈光度以及校正远视性离焦的微结构;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包括视远区、中心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均包含基底和微结构,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提供的屈光度以及分布密度不同;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包含微透镜、半环状结构,微结构在视远区的分布比在视近区分布的疏,相邻微结构的间隔大;所述后表面功能区除提供屈光度外还提供水平向内的棱镜效应。本技术通过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区对眼睛的调节能力各不相同,附加的微结构在各个区域也不同,可解决上下调节滞后以及延缓近视加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镜片,尤其涉及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


技术介绍

1、如果在眼睛发育过程中,通过佩戴眼镜给予离焦刺激,那么眼球会朝着离焦信号的位置发育。临床发现,周边视网膜的离焦信号,对调控眼球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当中央和周边的视觉信号不一致时,周边离焦信号会占主导地位。在矫正近视和延缓近视增长时,首要的任务就是减弱、抑制或者消除远视性离焦的影响。现在处理视网膜远视性离焦的手段主要是佩戴周边离焦镜片,佩戴周边离焦镜片近距离用眼时,佩戴者往往会习惯性地通过镜片的下半部分视物,由于近距离用眼人眼的屈光力要大于视远时候的屈光力,当视近处时,视线和像容易落在眼底的远视性离焦区。

2、根据医学研究,发现近视人群多数存在调节滞后的问题,该问题指近距离用眼时实际调节反应没有跟上调节刺激的程度。当调节滞后现象发生时,由于调节行为没有跟上调节刺激,本应通过清晰视力区形成近用注视的行为,有可能经过周边离焦镜片形成远用注视,这种情况下会形成反向的远视性离焦,容易诱发近视加深。面对调节滞后的问题,常用手段主要是矫正屈光度不正,所用的镜片主要是指上下屈光度有差异的渐变镜片,但该类镜片未考虑微结构的特殊属性,未将其引入校正人眼远视性离焦,同时也未考虑视远和视近时人眼所形成的屈光度不同情况所需的微透镜分布和附加屈光度特性。为解决调节滞后和校正远视性离焦,人眼在视远和视近时,周边离焦镜片附加的微结构屈光度应该不同,这样才能对不同距离上视物产生最佳的离焦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是提出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以解决上下调节滞后以及延缓近视加深的问题。

2、技术方案:本技术包括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共同提供矫正视力的屈光度以及校正远视性离焦的微结构;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包括视远区、中心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均包含基底和微结构,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提供的屈光度以及分布密度不同。

3、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包含微透镜、半环状结构,微结构在视远区的分布比在视近区分布的疏,相邻微结构的间隔大。

4、所述微透镜的直径范围为0.6mm~1.6mm;相邻微透镜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5、所述半环状结构的宽度为0.8mm~1.8mm;相邻环的间隔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6、所述视远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范围+2d~+4d,视近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范围+2.5d~+5d。

7、所述视远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小于视近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

8、所述视远区所占面积与视近区所占面积之比≤0.95。

9、所述中心区是一个贯穿视远区和视近区的通光区域,该区域占视近区的面积大于占视远区的面积,且该区域无微结构。

10、所述中心区占视近区的面积与占视远区的面积的比值≥1.5。

11、所述后表面功能区除提供屈光度外还提供水平向内的棱镜效应,用于限制人眼观测方向。

12、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功能分区,每个功能区对眼睛的调节能力各不相同,附加的微结构在各个区域也不同,可解决上下调节滞后以及延缓近视加深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共同提供矫正视力的屈光度以及校正远视性离焦的微结构;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包括视远区、中心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均包含基底和微结构,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提供的屈光度以及分布密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包含微透镜、半环状结构,微结构在视远区的分布比在视近区分布的疏,相邻微结构的间隔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直径范围为0.6mm~1.6mm;相邻微透镜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状结构的宽度为0.8mm~1.8mm;相邻环的间隔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范围+2D~+4D,视近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范围+2.5D~+5D。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小于视近区的微结构附加屈光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所占面积与视近区所占面积之比≤0.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是一个贯穿视远区和视近区的通光区域,该区域占视近区的面积大于占视远区的面积,且该区域无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区占视近区的面积与占视远区的面积的比值≥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表面功能区除提供屈光度外还提供水平向内的棱镜效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和后表面功能区共同提供矫正视力的屈光度以及校正远视性离焦的微结构;所述前表面功能区包括视远区、中心区和视近区;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均包含基底和微结构,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提供的屈光度以及分布密度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远区和视近区的微结构包含微透镜、半环状结构,微结构在视远区的分布比在视近区分布的疏,相邻微结构的间隔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透镜的直径范围为0.6mm~1.6mm;相邻微透镜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功能分区的周边离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环状结构的宽度为0.8mm~1.8mm;相邻环的间隔在视远区的间隔为d1,在视近区的间隔为d2,d1/d2>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修正包松养周昶窦健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瑞尔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