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文侠专利>正文

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451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与导线连接,所述线夹本体的后部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跳线连接,所述引流板包括上引流段、联接器和下引流段,所述上引流段的上端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引流段的下端与联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联接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引流段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引流段的下端与跳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少维修工序、降低维修成本、节省设备耗电量的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线路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耐张线夹。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与导线连接,所 述引流板固定安装在线夹本体后部,线夹本体一般包括外衬管、钢锚、内衬管、外锥环 和内锥环,所述外衬管呈中空型,所述外衬管的前部内腔嵌套所述内衬管,所述外衬管 的中部设置外锥环和内锥环,所述内锥环位于所述外锥环内,导线穿过所述内衬管伸入 所述内锥环,钢锚伸入外衬管右端,所述钢锚与所述外锥环固定连接。 引流板与跳线连接,如果跳线损坏或者需要更换,依照现有技术的结构,需要 更换整个引流板甚至整个耐张线夹,维修工序麻烦,且维修成本高;再者,现有技术中 耐张线夹本体与引流板均采用螺丝连接,由于耐张线夹处于露天状态,容易产生电晕、 松动、磨损和老化,此时便需要进行维修,造成极大的人力、财力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已有的耐张线夹的维修工序麻烦、维修成本高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 种减少维修工序、降低维修成本、节省设备耗电量的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种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 与导线连接,所述线夹本体的后部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跳线连接,所述引 流板包括上引流段、联接器和下引流段,所述上引流段的上端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 接,所述上引流段的下端与联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联接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引流段的上 端连接,所述下引流段的下端与跳线连接。 作为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上引流段、下引流段均与所述联接器螺纹连接。 或者是所述上引流段的下部开有锥形槽,所述上引流板的下部外壁设有外螺 纹,所述联接器包括螺母,所述上引流板的下部套装在螺母上部,所述螺母的下部内壁 设有台阶,所述螺母下部内壁的直径比所述螺母上部内壁的直径小;所述下引流板的上 部呈锥形,所述下引流板的上部穿过所述螺母伸入所述锥形槽内,所述下引流板的下部 呈圆柱形,下引流板2的中部呈凸台形,所述凸台形的直径比所述圆柱形的直径和锥形 槽的最大直径均大;下引流板的中部位于所述螺母内,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凸台形的下 沿,在所述螺母下端的下引流板外壁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片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所 述定位片伸出所述下引流板的外壁。 进一步,所述上引流板的下部外壁套装并母,所述并母位于所述螺母上部。 所述定位片为垫片。 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母之间设有金属环。 在所述螺母内壁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防水耐热垫圈。 所述上引流板与所述线夹本体焊接。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电晕、松动、磨损和老化。 或者是所述上引流板与所述下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结构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将现有的引流板替换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板结构。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由于采用联接型引流板,如果需要更换跳线,只需要拆除联接结构,将引流板的下部更换即可,大大节约了维修工序,同时了避免更换引流板甚至整个耐张线夹,降低了维修成本;2、将引流板与线夹本体焊接,避免产生电晕、松动、磨损和老化,节省设备耗电量;3、采用并母结构,具有跳线长度调节能力。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耐张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并母的结构图。 图3是螺母的结构图。 图4是锥套的结构图。 图5是采用螺栓连接的引流板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N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照图l, 一种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8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与导线连接,所述线夹本体的后部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跳线连接,所述引流板包括上引流段7、联接器和下引流段2,所述上引流段7的上端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引流段7的下端与联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联接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引流段2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引流段2的下端与跳线1连接。 所述上引流段7、下引流段2均与所述联接器螺纹连接。所述上引流板7与所述线夹本体8焊接。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产生电晕、松动、磨损和老化。 在维修或者更换跳线时,只要拆装下引流段和联接器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拆装工序简便,且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实施例2 参照图1 图4,本实施例的上引流段7的下部开有锥形槽,所述上引流板7的下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联接器包括螺母5,所述上引流板7的下部套装在螺母5上部,所述螺母5的下部内壁设有台阶,所述螺母5下部内壁的直径比所述螺母5上部内壁的直径小;所述下引流板2的上部呈锥形,所述下引流板2的上部穿过所述螺母5伸入所述锥形槽内,所述下引流板2的下部呈圆柱形,下引流板2的中部呈凸台形,所述凸台形的直径比所述圆柱形的直径和锥形槽的最大直径均大;下引流板2的中部位于所述螺母5内,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凸台形的下沿,在所述螺母5下端的下引流板2外壁开有定位槽,所述定位片3安装在所述定位槽内,所述定位片3伸出所述下引流板2的外壁。4 所述上引流板7的下部外壁套装并母6,所述并母6位于所述螺母5上部,并母可6以在不同位置进行定位,则可以调节跳线长度。 所述定位片3为垫片。所述垫片与所述螺母5之间设有金属环,金属环可以保证螺母与金属环为面接触,提高稳定性。 在所述螺母4内壁的上端和下端均设有防水耐热垫圈4,能够有效防止雨水渗漏到螺母内腔。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参照图5 图6,所述上引流板与所述下架本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该结构主要针对现有技术的改进,将现有的引流板替换为本专利技术的引流板结构。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工作过程均与实施例2相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与导线连接,所述线夹本体的后部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跳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包括上引流段、联接器和下引流段,所述上引流段的上端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引流段的下端与联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联接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引流段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引流段的下端与跳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包括线夹本体和引流板,所述线夹本体的前部与导线连接,所述线夹本体的后部与引流板固定连接,所述引流板与跳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板包括上引流段、联接器和下引流段,所述上引流段的上端与所述线夹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引流段的下端与联接器的上端连接,所述联接器的下端与所述下引流段的上端连接,所述下引流段的下端与跳线连接。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流段、下 弓I流段均与所述联接器螺纹连接。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接型引流板式耐张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引流段的下 部开有锥形槽,所述上引流板的下部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联接器包括螺母,所述上引 流板的下部套装在螺母上部,所述螺母的下部内壁设有台阶,所述螺母下部内壁的直径 比所述螺母上部内壁的直径小;所述下引流板的上部呈锥形,所述下引流板的上部穿过 所述螺母伸入所述锥形槽内,所述下引流板的下部呈圆柱形,下引流板2的中部呈凸台 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文侠
申请(专利权)人:谢文侠谢松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