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倪景云专利>正文

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16283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涉及制冷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冷循环会导致室内气体流动过大以及局部温度过低的技术问题。该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包括水井、换热器以及地盘管,水井通过井水循环组件与换热器的冷源回路连接,地盘管通过入户水循环组件与换热器的被制冷回路连接,地盘管盘设在用户房间的地板内。本技术通过井水循环组件和入户水循环组件完成在井水和入户水在换热器内的换热,然后通过地盘管完成室内的辐射式散冷,相比于风冷来说,避免室内产生较大的气体流动,并且地盘管在室内盘绕设置能够保证均衡的辐射散冷保证室内整体温度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市面上的用于制冷设备的包括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系统,其中空调系统采用压缩机产生冷源,此种设备运行费用相较于地源热泵系统更高,制冷剂会破坏环境,地源热泵系统采用地下或者地表水等作为冷源,此种冷源更经济实惠,而两者均是将冷量通过换热系统转换至风机盘管上,在通过室内机风机向室内散冷,而这种强制散冷需要风的循环,会在室内产生较大的冷空气的流动,同时风盘直吹可能会导致室内温度局部过低,而且长时间冷风吹送容易导致用户的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风冷循环会导致室内气体流动过大以及局部温度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本技术提供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包括水井、换热器以及地盘管,所述水井通过井水循环组件与所述换热器的冷源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通过入户水循环组件与所述换热器的被制冷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盘设在用户房间的地板内。

4、优选地,还包括补水装置以及plc控制柜,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连接,所述补水装置、所述井水循环组件和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均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5、优选地,所述补水装置包括第一水泵及水箱,所述第一水泵一端与所述水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之间设置止回阀。

7、优选地,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包括第一供冷水管以及第一回热水管,所述第一供冷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回热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回水管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供冷水管上设置第一温度变送器、第一自动排气阀和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回热水管上设置第二温度变送器、第二自动排气阀、第二水泵、压力变送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和所述第二水泵均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9、优选地,所述第一回热水管上还设置y型过滤器以及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手动阀。

10、优选地,所述采暖入户回水管的总阀与第一回热水管之间设置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上设置第一电动球阀,所述第一电动球阀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11、优选地,所述井水循环组件包括第二供冷水管、第二回热水管以及第三水泵,所述第二供冷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泵连接,所述第三水泵设置在所述水井内,所述第二回热水管一端与所述换热器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水井内,所述第三水泵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第二回热水管上设置第二电动球阀,所述第二电动球阀与所述plc控制柜连接。

13、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申请中通过换热器来分别连接水井与地盘管,水井通过井水循环组件完成在换热器的冷源回路中的循环,入户水通过入户水循环组件完成在换热器的被制冷回路中的循环,如此通过温度较低的井水来吸收温度较高的入户水中的热量,降低入户水的温度,再将入户水循环到地盘管中,如此便可以将经过降温的入户水循环到用户的房间内,温度较低的冷水通过用户房间底板辐射散热的方式来进行制冷,如此辐射制冷的方式不需要在室内产生较大的空气流动来达到温度均衡的目的,而且地盘管盘设在用户房间内,可以使用户房间的底板形成一个整体,散冷均衡。

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井(1)、换热器(2)以及地盘管(3),所述水井(1)通过井水循环组件(4)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源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3)通过入户水循环组件(5)与所述换热器(2)的被制冷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3)盘设在用户房间的地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装置(6)以及PLC控制柜(7),所述补水装置(6)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连接,所述补水装置(6)、所述井水循环组件(4)和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均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6)包括第一水泵(8)及水箱(9),所述第一水泵(8)一端与所述水箱(9)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连接,所述第一水泵(8)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8)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之间设置止回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包括第一供冷水管(11)以及第一回热水管(12),所述第一供冷水管(11)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供水管(13)连接,所述第一回热水管(12)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回水管(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水管(11)上设置第一温度变送器(15)、第一自动排气阀(16)和第一阀门(17),所述第一回热水管(12)上设置第二温度变送器(18)、第二自动排气阀(19)、第二水泵(20)、压力变送器(21)和第二阀门(22),所述第一温度变送器(15)、所述第二温度变送器(18)、所述压力变送器(21)和所述第二水泵(20)均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热水管(12)上还设置Y型过滤器(23)以及排水管(24),所述排水管(24)上设置手动阀。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暖入户回水管(14)的总阀与第一回热水管(12)之间设置排气管(25),所述排气管(25)上设置第一电动球阀(26),所述第一电动球阀(26)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水循环组件(4)包括第二供冷水管(27)、第二回热水管(28)以及第三水泵(29),所述第二供冷水管(27)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水泵(29)连接,所述第三水泵(29)设置在所述水井(1)内,所述第二回热水管(28)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水井(1)内,所述第三水泵(29)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热水管(28)上设置第二电动球阀(30),所述第二电动球阀(30)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井(1)、换热器(2)以及地盘管(3),所述水井(1)通过井水循环组件(4)与所述换热器(2)的冷源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3)通过入户水循环组件(5)与所述换热器(2)的被制冷回路连接,所述地盘管(3)盘设在用户房间的地板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补水装置(6)以及plc控制柜(7),所述补水装置(6)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连接,所述补水装置(6)、所述井水循环组件(4)和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均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装置(6)包括第一水泵(8)及水箱(9),所述第一水泵(8)一端与所述水箱(9)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连接,所述第一水泵(8)与所述plc控制柜(7)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泵(8)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之间设置止回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户水循环组件(5)包括第一供冷水管(11)以及第一回热水管(12),所述第一供冷水管(11)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供水管(13)连接,所述第一回热水管(12)一端与所述换热器(2)连接,另一端与采暖入户回水管(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辐射式井水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冷水管(11)上设置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时光吕兴民刘小东盛大旺
申请(专利权)人:倪景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