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组件和捏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186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5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搅拌组件和捏合机。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转盘和涨紧部件。转盘连接于搅拌轴,并用于在搅拌轴的带动下转动。转盘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的内腔侧壁与搅拌轴的轴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涨紧部件设置于间隙处。涨紧部件包括涨紧件和配合件,配合件与转盘和搅拌轴固定连接。配合件设置有与涨紧件相抵顶的抵顶面。涨紧件设置有第一涨紧面和第二涨紧面。第一涨紧面与抵顶面贴合涨紧,第二涨紧面与搅拌轴的轴侧壁贴合涨紧;或者,第二涨紧面与转盘的内腔侧壁贴合涨紧。第一涨紧面与抵顶面均配置为相对搅拌轴的中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从而提高搅拌轴的转动稳定性,防止转盘与搅拌轴发生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捏合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搅拌组件和捏合机


技术介绍

1、捏合机是对高粘度、弹塑性物料的捏合、混炼、硫化、聚合的理想设备。捏合机可用于生产电池液体、硅橡胶、密封胶、热熔胶、食品胶基、医药制剂等。

2、相关技术中,捏合机的转盘与搅拌轴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导致搅拌轴的转动不稳定,以及导致转盘与搅拌轴之间的磨损严重,缩短了捏合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搅拌组件和捏合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搅拌轴的转动不稳定及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转盘和涨紧部件。所述转盘连接于所述搅拌轴,所述转盘用于在所述搅拌轴的带动下转动,所述转盘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内腔侧壁与所述搅拌轴的轴侧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涨紧部件设置于所述间隙处,所述涨紧部件包括涨紧件和配合件,所述配合件与所述转盘或所述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配合件设置有与所述涨紧件相抵顶的抵顶面,所述涨紧件设置有第一涨紧面和第二涨紧面。所述第一涨紧面与所述抵顶面贴合涨紧,所述第二涨紧面与所述搅拌轴的所述轴侧壁贴合涨紧;或者,所述第二涨紧面与所述转盘的所述内腔侧壁贴合涨紧。其中,所述第一涨紧面与所述抵顶面均配置为相对所述搅拌轴的中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

3、本技术提供的搅拌组件,基于在转盘的内腔侧壁与搅拌轴的轴侧壁之间形成间隙处设置有涨紧部件,第一涨紧面与抵顶面贴合涨紧,第二涨紧面与搅拌轴的轴侧壁贴合涨紧;或者,第二涨紧面与转盘的内腔侧壁贴合涨紧。第一涨紧面与抵顶面均配置为相对所述转盘的中轴线倾斜设置的斜面。配合件配置为刚性结构,涨紧件配置为弹性结构,从而在搅拌轴的转动过程中,涨紧件会在搅拌轴上施加沿搅拌轴的径向方向的力,以平衡搅拌轴朝转盘的内腔侧壁偏移的偏移力,从而避免搅拌轴发生松动,进而提高搅拌轴的转动稳定性,提高搅拌效果,以及防止转盘与搅拌轴发生磨损,延长搅拌组件的使用寿命。

4、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涨紧部件还包括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设于所述涨紧件与所述配合件中,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涨紧件的涨紧程度。由此,通过调节件调节涨紧件和配合件的相对位置,以使得涨紧件与配合件拉紧在一起,从而实现对涨紧件的涨紧程度进行调整,更好地发挥第一涨紧面与抵顶面贴合涨紧,提高搅拌组件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理解地,涨紧件的涨紧程度越大,涨紧件与配合件及搅拌轴抵顶得越紧,搅拌轴与转盘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越强。

5、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转盘包括盘体和盘盖,所述盘体和所述盘盖配合固定并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搅拌轴穿设于所述盘盖并伸入至所述容置腔内,所述涨紧部件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端部与所述盘体,从而更好地避免搅拌轴的端部相对转盘发生移位的问题,提高了搅拌轴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搅拌更加均匀。

6、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盘体包括底板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侧板,所述配合件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由此,提高转盘与搅拌轴及涨紧部件的装配效率,以及搅拌轴与转盘连接的稳固性和可靠性。

7、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涨紧件与所述底板及所述盘盖间隔设置。由此,一方面,为涨紧件的变形提供缓冲空间,避免涨紧件抵顶盘体和/或盘盖而出现盘盖和盘体的连接发生松脱的问题;另一方面,为调节件的安装提供避位空间,方便安装。

8、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件与所述搅拌轴合围形成至少一个涨紧槽,所述涨紧槽用于安装所述涨紧件,从而避免搅拌轴在搅拌过程中出现松动或偏移的问题,提高搅拌组件的转动稳定性,提高搅拌效果。

9、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涨紧件包括相对设置的头部和尾部,所述涨紧件通过所述头部插设于所述涨紧槽中,所述涨紧件在所述转盘的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自所述头部到所述尾部的方向逐渐增大。由此,提高涨紧件的涨紧面积,且涨紧件的变形能力更好,涨紧程度可调节,提高搅拌轴的连接稳固性和可靠性,及提升使用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10、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件包括抵顶板和凸设于所述抵顶板的中部的挡板,所述搅拌轴与所述抵顶板及所述挡板合围形成两个所述涨紧槽,所述抵顶板在所述转盘的径向方向上的厚度自所述抵顶板的中部朝向两端逐渐减小。由此,搅拌轴的承力能力更好,安装牢固。

11、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配合件设置于所述搅拌轴的端部,所述配合件的周侧壁配置为所述抵顶面,所述涨紧件开设有与所述配合件涨紧配合的凹槽。由此,基于配合件与涨紧件的配合定位,以及基于涨紧件的变形抵顶作用,从而提高搅拌轴转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地发挥搅拌轴的均匀搅拌作用。

12、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涨紧面及所述抵顶面均配置为锥状面。

13、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涨紧面与所述抵顶面贴合涨紧时,所述涨紧件在所述转盘的径向方向上抵压所述搅拌轴及所述转盘。

1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捏合机,包括捏合筒和如上所述的搅拌组件。所述捏合筒具有搅拌腔,所述搅拌腔用于容置待搅拌料。所述搅拌组件沿所述捏合筒的中轴线设置,所述搅拌组件用于绕所述捏合筒的中轴线旋转。由此,提高捏合机的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部件(50)还包括调节件(60),所述调节件(60)穿设于所述涨紧件(51)与所述配合件(53)中,所述调节件(60)用于调节所述涨紧件(51)的涨紧程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0)包括盘体(31)和盘盖(32),所述盘体(31)和所述盘盖(32)配合固定并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301),所述搅拌轴(10)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盘盖(32)并伸入至所述容置腔(301)内,所述涨紧部件(50)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0)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31)包括底板(311)和与所述底板(311)连接的侧板(312),所述配合件(53)与所述侧板(312)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配合件(53)夹持于所述侧板(312)和所述涨紧件(5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件(51)与所述底板(311)及所述盘盖(32)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53)与所述搅拌轴(10)合围形成至少一个涨紧槽(501),所述涨紧槽(501)用于安装所述涨紧件(5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件(51)包括相对设置的头部(511)和尾部(512),所述涨紧件(51)通过所述头部(511)插设于所述涨紧槽(501)中,所述涨紧件(51)在所述转盘(30)的径向方向(Y)上的厚度自所述头部(511)到所述尾部(512)的方向逐渐增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53)包括抵顶板(531)和凸设于所述抵顶板(531)的中部的挡板(532),所述搅拌轴(10)与所述抵顶板(531)及所述挡板(532)合围形成两个所述涨紧槽(501),所述抵顶板(531)在所述转盘(30)的径向方向(Y)上的厚度自所述抵顶板(531)的中部朝向两端逐渐减小。

9.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53)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0)的端部,所述配合件(53)的周侧壁配置为所述抵顶面(5301),所述涨紧件(51)开设有与所述配合件(53)涨紧配合的凹槽(510)。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涨紧面(5101)及所述抵顶面(5301)均配置为锥状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涨紧面(5101)与所述抵顶面(5301)贴合涨紧时,所述涨紧件(51)在所述转盘(30)的径向方向(Y)上抵压所述搅拌轴(10)及所述转盘(30)。

12.一种捏合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部件(50)还包括调节件(60),所述调节件(60)穿设于所述涨紧件(51)与所述配合件(53)中,所述调节件(60)用于调节所述涨紧件(51)的涨紧程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30)包括盘体(31)和盘盖(32),所述盘体(31)和所述盘盖(32)配合固定并合围形成所述容置腔(301),所述搅拌轴(10)的端部穿设于所述盘盖(32)并伸入至所述容置腔(301)内,所述涨紧部件(50)设置于所述搅拌轴(10)的端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31)包括底板(311)和与所述底板(311)连接的侧板(312),所述配合件(53)与所述侧板(312)固定连接;或者,所述配合件(53)夹持于所述侧板(312)和所述涨紧件(51)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件(51)与所述底板(311)及所述盘盖(32)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53)与所述搅拌轴(10)合围形成至少一个涨紧槽(501),所述涨紧槽(501)用于安装所述涨紧件(5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搅拌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涨紧件(51)包括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金旭东张旺郑娇容李统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尚水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