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1584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5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壳体具有出风口;第一导风板的上端枢接于出风口的上沿,第一导风板具有多个散风孔;第二导风板的后端连接于壳体;空调室内机具有第一零风模式和第二零风模式;第一零风模式被配置为:第一导风板覆盖并关闭整个出风口,第二导风板打开出风口且第二导风板的前端位于出风口的前侧;第二零风模式被配置为: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第二导风板的前端均位于出风口的前侧,且第一导风板的下端靠近或紧贴于第二导风板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中部位置。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能避免风直吹用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两种零风模式,能够适应用户的不同的需求,增强空调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经成为了较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用户对空调的使用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炎炎夏日,用户常开启空调的制冷模式,若有冷风直吹于用户身上后,用户会感觉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直吹,导致用户使用舒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上端枢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沿,所述第一导风板具有多个散风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壳体;

3、空调室内机具有第一零风模式和第二零风模式;

4、所述第一零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覆盖并关闭整个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所述出风口且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前端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

5、所述第二零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和第二导风板的前端均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前侧,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靠近或紧贴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和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侧风口。

6、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调节第一导风板与第二导风板的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零风模式,第一方面,能避免风向下直吹用户,提升用户的使用舒适性;第二方面,第一零风模式和第二零风模式的出风位置和出风面积不同,制热或制冷效率不同,能够适应用户的不同的需求,增强空调的实用性;第三方面,第一导风板的枢接位置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沿,使得第一导风板的长度设计和转动不受风道尺寸的限制,避免在第一零风模式下,风未经散风孔从出风口的左右端或上下端吹出,避免直吹用户,提升空调的使用舒适性;此外,第一导风板的下端靠近或紧贴于第二导风板的内表面,提高散风或柔风效果。

7、进一步地,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零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与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ɑ1,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ɑ1=0°且β1介于45°-55°之间;所述封堵面为所述第一导风板关闭所述出风口时所在的平面。如此设置,使得经散风孔吹出的风,经第二导风板的遮挡,改变出风方向,避免风直吹用户。

8、进一步地,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二零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ɑ2,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β2;其中,ɑ2和β2分别满足:ɑ2介于25°-35°之间且β2介于55°-65°之间。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导风板的底端靠近或紧贴于第二导风板的内表面,避免第一导风板的底端和第二导风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导致风从间隙中吹出,削弱散风或柔风效果。

9、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常规出风模式;

10、所述常规出风模式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打开所述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前端之间形成前出风口。如此设置,能够满足用户快速制热或制冷的需求。

11、进一步地,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常规出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ɑ4,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封堵面之间的夹角为β4;其中,ɑ4和β4分别满足:ɑ4介于45°-160°之间且β4介于20°-135°之间。如此设置,可以改变前侧出风口的方向以及出风面积,增大送风距离,适应用户的不同需求,实现快速制热或制冷;使得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具有较大的转动范围,二者配合实现多种送风模式。

12、进一步地,ɑ4和β4满足:ɑ4+β4=180°。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基本平行,二者之间形成的导风通道最长,定向送风距离更远,室内温度更均匀。

13、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闭合模式;

14、所述闭合模式被配置为:所述第一导风板和所述第二导风板均关闭所述出口,所述第二导风板遮挡所述散风孔。如此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导风板能够完全覆盖第一导风板的散风孔,避免灰尘通过散风孔进入风道。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沿。

16、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第二导风板的枢接位置分别设置在出风口的下沿,使得第二导风板的长度设计和转动不受风道尺寸的限制,避免在第一零风模式下,风未经第二导风板的遮挡从出风口的左右端吹出,避免风向下直吹用户,提升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能够伸出至所述出风口的前侧。

18、本技术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将第二导风板的滑动连接位置设置于壳体外侧,使得第二导风板的滑动不受风道尺寸的限制;避免在第一零风模式下,风未经第二导风板的遮挡从出风口的左右端吹出,避免风向下直吹用户,提升空调的使用舒适性。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枢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

2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有弧形滑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道。

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如此设置,在第一零风模式下,使得经散风孔吹出的风经第二导风板引风,避免风直吹用户,提高空调的使用舒适性;另一方面,在第二零风模式下,避免出风口的风未经第二导风板的遮挡而直吹向用户,提高空调的使用舒适性;此外,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导风板能够完全覆盖第一导风板的散风孔,避免灰尘通过散风孔进入风道。

2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宽度,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出风口的宽度。如此设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导风板能够完全覆盖第一导风板的散风孔,避免灰尘通过散风孔进入风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01);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上端枢接于所述出风口(101)的上沿,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具有多个散风孔(201);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零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ɑ1,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与所述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ɑ1=0°且β1介于45°-55°之间;所述封堵面(A)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关闭所述出风口(101)时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常规出风模式和/或闭合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常规出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ɑ4,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与所述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β4;所述封堵面(A)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关闭所述出风口(101)时所在的平面;其中,ɑ4和β4分别满足:ɑ4介于45°-160°之间且β4介于20°-13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ɑ4和β4满足:ɑ4+β4=180°。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后端枢接于所述出风口(101)的下沿。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30)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外侧且能够伸出至所述出风口(101)的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30)枢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有弧形滑道,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弧形滑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长度,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长度大于所述出风口(101)的长度;和/或,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宽度,且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宽度大于所述出风口(101)的宽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第一导风板(20)和第二导风板(30),所述壳体(10)具有出风口(101);所述第一导风板(20)的上端枢接于所述出风口(101)的上沿,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具有多个散风孔(201);所述第二导风板(30)的后端连接于所述壳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第一零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ɑ1,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与所述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β1;其中,ɑ1和β1分别满足:ɑ1=0°且β1介于45°-55°之间;所述封堵面(a)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关闭所述出风口(101)时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具有常规出风模式和/或闭合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室内机处于所述常规出风模式,所述第一导风板(20)与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ɑ4,所述第二导风板(30)与所述封堵面(a)之间的夹角为β4;所述封堵面(a)为所述第一导风板(20)关闭所述出风口(101)时所在的平面;其中,ɑ4和β4分别满足:ɑ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卢坤明李彬彬尚彬傅天浩程李李茜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