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794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涉及水底除藻去污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除藻去污装置主体、保护壳、四个清理轮、传动带,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保护壳,四个所述保护壳中有两个相邻的保护壳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动,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外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清理轮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有四个。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避免除藻去污装置换向时产生死角,同时也提高了除藻去污装置的清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底除藻去污,尤其涉及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


技术介绍

1、人类日常活动的影响,会造成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这种现象被称为富营养化,也因此造成了水体的污染。

2、在正常的水体中,植物生长的总量是有限的,当人类生产活动中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进入观景池中,这些对植物的限制因素就消失了,藻类开始疯狂生长,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并且景观池等硬底化水体易发生蓝藻水华或者畜禽排泄物沉入水体造成池底污染,富营养化现象导致水体透明度下降,水中的植物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观景池污染,同时,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污染观景池。

3、因此,对观景池水体的治理十分必要,但观景池的水体治理异常的艰难,首先污染物的来源不可控,除未接入市政管网、没有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外,还有随着地表径流流进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除藻去污装置用来对观景池中的水体进行除藻去污处理。

4、然而,现有的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通常是通过相关的技术人员来在岸上通过遥控器来控制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来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清理泳池或景观池底部的污垢;并且除藻去污装置在进行移动时,只能前后左右的进行换向,而在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进行拐弯时,就会出现一定的死角,这时技术人员就需要再次驱动机器来专门清理这些死角上的污垢,非常的费时费力,也影响清理的效率,同时也容易出现遗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包括:除藻去污装置主体、保护壳、四个清理轮、传动带;

2、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保护壳,四个所述保护壳中有两个相邻的保护壳内壁均固定安装有双轴电动,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外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清理轮内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相反侧的输出端末端均固定安装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有四个;

3、未安装有所述双轴电动的两个保护壳相对面外壁均与对应的清理轮内壁转动连接,未安装有所述双轴电动的两个保护壳相反侧外壁分别与另外两个所述传动轮内壁转动连接;

4、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传动轮远离双轴电动的一侧外壁与所述安装板内壁转动连接,与所述安装板平行的两个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5、所述传动轮与所述安装板外壁均连接有横向移动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用于带动除藻去污装置主体进行横向移动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横向移动包括:

7、四个固定环、若干个小磁铁,四个所述固定环分别安装在四个所述传动轮远离保护壳的外壁上,所述固定环远离传动轮的一侧与对应数量的所述小磁铁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小磁铁呈圆形分布,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外壁均固定安装有若干个螺栓,所述螺栓的位置与所述小磁铁的位置相互对应;

8、四个固定架、四个转动框、四个转轴、四个防水电机,四个所述固定架分别与两个所述安装板两侧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转动框的一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轴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转轴的上下端外壁分别与对应的固定架上下端内壁转动连接,四个所述固定架顶部分别与对应的所述防水电机底部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防水电机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转轴顶部固定连接;

9、四个转盘、若干个大磁铁、四个桨叶、四个安装环,四个所述转动框内壁分别与四个所述转盘外壁转动连接,四个所述转盘一侧外壁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大磁铁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转盘远离大磁铁的一侧外壁分别与四个所述桨叶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桨叶外壁分别与四个所述安装环外壁固定连接。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四个所述转动框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外形为工字型。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撑架顶部外壁与转动框的连接处套接有扭簧,所述支撑架底部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海绵轮。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所述安装板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与所述支撑架底部相接触。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所述双轴电动的相对面输出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拨盘,所述拨盘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两个所述拨盘上的凸块相互错位。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靠近拨盘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底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片。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弹片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拨盘的下方,且所述拨盘转动时其上的凸块会击打所述弹片,所述转动件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杆。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转动连接有海绵转轴,所述海绵转轴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传动带外壁相啮合,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底部通过螺栓与所述收集仓底部固定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收集仓顶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桶,所述固定桶内部设置有风扇,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位于收集仓的下方。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撑架中间位置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块,所述顶块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顶块底部外壁与所述支撑架中间位置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远离顶块的一侧外壁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底部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远离顶块的一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刮角板,两个所述联动杆远离顶块的一侧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顶块的一端外壁与所述支撑架内壁固定连接。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0、(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盘与大磁铁,在需要除藻去污装置横向移动时,通过防水电机就能带动转动框与转盘旋转至与安装板平行的位置,这样大磁铁就通过螺栓与小磁铁磁性连接,这样在小磁铁旋转时就会带动大磁铁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桨叶进行旋转,这样就能产生推力来推动除藻去污装置横向移动,避免除藻去污装置换向时产生死角;

21、(2)本专利技术在转动框与安装板垂直时,因为桨叶的形状,水流在经过时会带动其进行旋转,所以桨叶就会带动安装环进行旋转,而在安装环上设置有毛刷,这样就能通过毛刷清理除藻去污装置两侧的污垢,提高除藻去污装置的清理效率;

22、(3)本专利技术在双轴电动旋转时,两个拨盘上的凸块会依次的击打两个弹片,使得转动件依次的向两个方向摆动,从而带动刮杆行摆动,使得刮杆能将除藻去污装置主体前附着的比较紧的污垢扫下,方便除藻去污装置将其清理掉,进一步的增加除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包括: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保护壳(2)、四个清理轮(4)、传动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动框(18)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外形为工字型;所述支撑架(25)顶部外壁与转动框(18)的连接处套接有扭簧(27),所述支撑架(25)底部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海绵轮(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7)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顶部与所述支撑架(25)底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轴电动(3)的相对面输出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拨盘(32),所述拨盘(32)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两个所述拨盘(32)上的凸块相互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靠近拨盘(32)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件(28),所述安装件(28)底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9),所述转动件(29)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片(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1)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拨盘(32)的下方,且所述拨盘(32)转动时其上的凸块会击打所述弹片(31),所述转动件(29)一侧外壁固定安装有刮杆(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海绵转轴(8),所述海绵转轴(8)两侧外壁分别与对应的传动带(6)外壁相啮合,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内壁底部与所述收集仓(9)底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仓(9)顶部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固定桶(10),所述固定桶(10)内部设置有风扇(11),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框(12),所述安装框(12)位于收集仓(9)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25)中间位置的内壁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34),所述第一弹簧(34)底部固定安装有顶块(35),所述顶块(35)两侧均滑动连接有联动杆(36),所述顶块(35)底部外壁与所述支撑架(25)中间位置的底部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36)远离顶块(35)的一侧外壁分别与所述支撑架(25)底部两侧内壁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联动杆(36)远离顶块(35)的一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刮角板(37),两个所述联动杆(36)远离顶块(35)的一侧外壁均套接有第二弹簧(38),所述第二弹簧(38)远离顶块(35)的一端外壁与所述支撑架(25)内壁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包括: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保护壳(2)、四个清理轮(4)、传动带(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转动框(18)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5),所述支撑架(25)外形为工字型;所述支撑架(25)顶部外壁与转动框(18)的连接处套接有扭簧(27),所述支撑架(25)底部两侧外壁均转动连接有海绵轮(2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7)的两端底部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33),所述固定板(33)顶部与所述支撑架(25)底部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双轴电动(3)的相对面输出端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拨盘(32),所述拨盘(32)外壁设置有若干个凸块,两个所述拨盘(32)上的凸块相互错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藻去污装置主体(1)靠近拨盘(32)的一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件(28),所述安装件(28)底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件(29),所述转动件(29)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片(3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底自主引导式多功能除藻去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31)分别位于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红亮黄伟杰何瑞罗欢董延军马金龙李丽徐琛琛程帅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