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锦纶面料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锦纶(又称尼龙),学名聚酰胺纤维,可以纯纺和混纺作各种衣料及针织品。主要品种有锦纶6和锦纶66,其物理性能相差不多。锦纶大分子主链上都有酰胺链,能够吸附水分子,可以形成结晶结构,耐磨性能极为优良,都是优良的衣着用纤维。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因此,其耐用性极佳。锦纶织物的吸湿性在合成纤维织物中属较好品种,因此用锦纶制作的服装比涤纶服装穿着舒适些。有良好的耐蛀、耐腐蚀性能。尼龙纤维的粗细可用单丝纤度加以表征,通常,单丝纤度为1dtex左右的化学纤维叫细旦纤维,单丝纤度为0.5dtex左右的化学纤维称为超细旦纤维。细旦尼龙纤维可赋予纤维真丝般的光泽,滑爽、柔软的手感,倍受青睐,正因如此,尼龙纤维细旦或超细旦化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解决了现阶段锦纶面料易破损且低温环境下性能下降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s1:将改性尼龙在温度为250-260℃的条件下,加热熔融并从喷丝板中截面积为2×10-4cm2的同心圆状喷丝孔中挤出,再在速度为270-300m/s,温度为270-280℃的条件下,高速热气流吹散并剪切熔体,得到纤度为0.
5、步骤s2:将超低旦锦纶纤维制备成7d/12f的尼龙纱线,将尼龙纱线上机织造制得尼龙面料,织造时经密为200根/英寸,纬密为190根/英寸,面料结构为平纹,将尼龙面料浸泡在预处理液中,uv紫外照射3-5min后,取出并烘干,再浸泡在六水合硝酸锌溶液中,在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浸泡20-25h后,取出并烘干,制得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
6、进一步,步骤s2所述的预处理液是将4-巯基吡啶-2,6-二羧酸、二苯基乙酮和dmf以用量比为1g:0.05g:100ml混合。
7、进一步,所述的改性尼龙由如下步骤制成:
8、步骤a1:将kh572和去离子水混合,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40-50℃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后,加入浓硫酸并升温至60-70℃,加入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进行反应4-6h后,调节ph至中性,制得双胺聚硅氧烷;
9、步骤a2:将双胺聚硅氧烷、己二酸、对苯二甲酸和dmf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80-120r/min,温度为110-120℃的条件下,进行反应7-9h后,去除dmf,制得改性单体;
10、步骤a3:将改性单体、己内酰胺、己二酸、弹性预聚体和dmf混合均匀,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20-150r/min,温度为100-110℃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后,加入氢氧化钠,抽至真空并升温至240-245℃,进行反应4-6h后,泄至常压并升温至255-260℃,继续反应3-5h,制得改性尼龙。
11、进一步,步骤a1所述的kh572、去离子水、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用量比为5mmol:20ml:10mmol2mmol,浓硫酸的用量为kh572、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和的8-10%。
12、进一步,步骤a2所述的双胺聚硅氧烷、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8:5:3。
13、进一步,步骤a3所述的改性单体、己内酰胺、己二酸和弹性预聚体的质量比为1230:228:11.59:325,氢氧化钠的用量为己内酰胺质量的3-5%。
14、进一步,所述的弹性预聚体由如下步骤制成:
15、步骤b1:将季戊四醇、对醛基苯酚、对甲苯磺酸和甲苯混合均匀,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120-125℃的条件下,回流反应5-7h,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丁二酸酐、吡啶和dcm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1-2h,制得中间体2;
16、步骤b2:将中间体2、二乙醇胺、dcc和dmf混合均匀,在转速为200-300r/min,温度为20-2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3-5h,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聚碳酸酯二醇2000和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混合,通入氮气保护,在转速为150-200r/min,温度为60-6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2-3h,制得弹性预聚体。
17、进一步,步骤b1所述的季戊四醇、对醛基苯酚和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5.2:2.6:0.1,中间体1、丁二酸酐、吡啶的摩尔比为1:2:2。
18、进一步,步骤b2所述的中间体1、二乙醇胺和dcc的摩尔比为1:2:2.2,中间体2、聚碳酸酯二醇2000、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的摩尔比为1:4:6。
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将改性尼龙熔融喷丝制得超低旦锦纶纤维,再将超低旦锦纶纤维制成尼龙纱线织造成尼龙面料,将尼龙面料浸泡在预处理液中,在紫外线照射下尼龙纱线上的不饱和双键与4-巯基吡啶-2,6-二羧酸上的巯基接枝,再浸泡在六水合硝酸锌溶液中能够与锌离子配合,进而形成纳米锌嵌于面料的孔隙中,能够增强尼龙面料拉伸强度,同时能够防止摩擦产生静电,改性尼龙以kh572为原料先水解,再与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聚合,制得双胺聚硅氧烷,将改性单体、己内酰胺、己二酸和弹性预聚体共聚,制得改性尼龙,弹性预聚体以季戊四醇和对醛基苯酚为原料在对甲基苯磺酸的作用下进行双缩醛化反应,制得中间体1,将中间体1与丁二酸酐反应,使得丁二酸酐开环其中一个羧基与酚羟基反应,制得中间体2,将中间体2和乙二醇胺反应,使得中间体2上的羧基与乙二醇胺上的仲胺反应,形成多醇结构,制得中间体3,将中间体3、聚碳酸酯二醇2000和间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得弹性预聚体,与传统工艺相比,不需要将弹性体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与尼龙材料共混,而是直接参与聚合反应,保证了弹性体在材料中的分散性,同时有机硅si-o键的加入降低了内旋转位阻,且势垒低增加了面料的柔性,使得在低温条件下,面料也不易出现发脆现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尼龙由如下步骤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KH572、去离子水、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用量比为5mmol:20mL:10mmol 2mmol,浓硫酸的用量为KH572、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和的8-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双胺聚硅氧烷、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8:5: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3所述的改性单体、己内酰胺、己二酸和弹性预聚体的质量比为1230:228:11.59:325,氢氧化钠的用量为己内酰胺质量的3-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1所述的季戊四醇、对醛基苯酚和对甲苯磺酸的摩尔比为5.2:2.6:0.1,中间体1、二乙醇胺和DCC的摩尔比为1:2:2.2。
8.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生产工艺生产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尼龙由如下步骤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1所述的kh572、去离子水、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的用量比为5mmol:20ml:10mmol 2mmol,浓硫酸的用量为kh572、d4和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质量和的8-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低旦锦纶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2所述的双胺聚硅氧烷、己二酸和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海,张瑞云,刘驰,聂华丽,吴薇,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晨越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