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48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锁止机构包括设于电动车辆的锁止件,电池包上设置有配合件,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其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包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电池包锁止于所述电动车辆上。本申请的锁止机构,通过电池包与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来实现将电池包锁止于电动车辆上,其实质为电池包与锁止件只要其中之一发生转动即可,即使得电池包和电动车辆的其中一方作为动作方即可,可简化锁止流程、提升换电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动车辆换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电动重卡逐渐进入市场,为了在短时间内增加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电动车辆的换电成为日益重要的问题。对于电动车辆来说,一般采用充电的方式进行补能,但是对于电动卡车等大型车辆,由于自身重量以及载重的需求,所配备的电池包容量较大,所以在进行充电补能时需要等待较长的时间,不利用电动卡车的商业使用。因此,使用换电的方式对此类电动车辆进行补能更加符合使用需求,便于实现在短时间内提升续航里程。

2、在相关技术中,电动车辆和电池包上通常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锁止结构和配合结构,为将电池包锁止到电动车辆上,既需要换电设备带动电池包动作或借助专用工具使得配合结构和锁止结构进行配合,同时电动车辆上的锁止结构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动作才能实现电池包锁止,造成锁止流程复杂、锁止效率低。此外,现有的电池包上的配合结构相对较复杂,不利于电池包的简单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及电动车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锁止机构,包括设于电动车辆的锁止件,电池包上设置有配合件,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其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包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电池包锁止于所述电动车辆上。

3、本申请的锁止机构,通过电池包与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来实现将电池包锁止于电动车辆上,其实质为电池包与锁止件只要其中之一发生转动即可,即使得电池包和电动车辆的其中一方作为动作方即可,可简化锁止流程、提升换电效率,同时提高了操作的灵活性。并且,电池包上仅设置配合件,有利于电池包结构的简单化。

4、优选地,所述电池包在换电设备带动下相对于所述锁止件转动。

5、由此,可通过换电设备带动电池包发生转动,锁止件不动即可,可省略在车端设置多余的驱动结构,以简化对车端的改造,降低成本;并且,换电设备举升电池包之后再带动电池包发生转动,可无缝衔接锁止流程,省去中间切换动作方的时间,从而可有效提升锁止效率。

6、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锁止件相对于所述电池包转动。

7、由此,可通过锁止件发生转动,电池包不动即可,换电设备只需要将电池包举升至合适的高度即可,可简化换电设备的驱动模式、减少其驱动时间,以降低对电池端的操作要求。

8、优选地,所述配合件包括旋扣,所述锁止件包括旋槽,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旋扣与所述旋槽卡接配合。

9、由此,通过使用旋扣与旋槽卡接配合实现电池包锁止,结构简单、使用牢靠,可防止电池包随车辆长时间行驶其锁止效果下降,因此可保证电池包锁止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10、优选地,所述旋扣设置在所述电池包的顶部。

11、由此,通过将旋扣设置在电池包顶部,可降低电池包向上移动的距离,有利于节省换电设备的驱动能量;并且相较于旋扣设置在电池包侧向方向而言,旋扣设置在电池包顶部时不影响电池包整体的外形设计,以便增加电池包外形设计的灵活度。

12、优选地,所述旋槽一端设有挡筋,以限定所述旋扣的旋转角度。

13、由此,通过设置挡筋,其可用于确定电池包或锁止件旋转到位,同时可避免电池包或锁止件过度转动造成旋扣与旋槽只能部分卡接甚至旋扣直接滑出旋槽而影响锁止的可靠性及锁止效率。

14、优选地,所述旋扣和所述旋槽呈弧形;所述旋扣和所述旋槽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或等于30°。

15、由此,通过采用弧形的旋扣和旋槽,锁止件或电池包发生转动时,旋槽或旋扣能够沿弧形轨迹运动,确保了运动的顺畅性,而不会发生转动干涉,保证了锁止过程的可靠性。进一步限定旋扣和旋槽的尺寸,可避免尺寸过小时影响锁止牢固性,以及避免尺寸过大时需要转动较大的角度才能实现锁止而影响锁止效率。

16、优选地,所述旋扣设有多个并沿所述电池包周向均匀布置,所述旋槽与所述旋扣一一对应设置。

17、由此,通过采用多个旋扣与多个旋槽相互配合,可提高电池包锁止的稳定性与牢固性,降低电池包在跟随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松动的概率,保证行车安全。

18、优选地,所述电池包设有导向部,所述电动车辆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导向部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以限制所述电池包的竖直方向的移动和/或转动。

19、由此,通过设置相互配合的导向部与配合部,一方面可用于引导电池包移动的方向,以避免需要反复调节电池包的角度而影响换电效率,另一方面可用于限制电池包沿竖向或周向的自由度,提供电池包限位,为电池包锁止提供有利条件。

20、优选地,所述锁止机构还包括防转件,所述防转件用于在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限制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锁止件发生相对转动。

21、由此,通过设置防转件,在电池包锁止后可防止电池包或锁止件进一步发生转动,尤其在行车过程中,可防止电池包或锁止件发生转动而影响电池包的锁止效果,避免发生电池包意外解锁进而掉落的情况,保证电池包锁止的牢靠性,保证行车安全。

22、优选地,所述防转件设有至少一个,并设置在所述锁止件的周向外侧。

23、由此,通过优化单个防转件的设置位置,将其设在锁止件的周向外侧,可扩大防转的范围、保证防转效果,使锁止件所在位置不会发生意外转动,进而保证电池包的锁止效果。

24、优选地,所述防转件包括锁销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电池包设有锁孔,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锁销与所述锁孔插接配合。

25、由此,通过锁销插入锁孔中实现防转,结构简单且易操作,有助于简化对车端和电池端的结构配置、降低成本。

26、优选地,所述锁孔布置在所述电池包的外边缘。

27、由此,通过优化锁孔的设置位置,一方面可扩大防转的范围、保证防转效果,避免电池包发生转动,另一方面可避免锁孔占用电池包其他位置的空间,影响电池包上其他部件的布局,以合理利用电池包的空间。

28、优选地,所述电动车辆设有车身支架;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电池包的部分区域抵接于所述车身支架的下表面。

29、由此,通过电池包向上抵接车身支架,可限定电池包向上的移动行程,同时降低电池包发生晃动的概率,提高电池包锁止稳定性。

30、优选地,所述车身支架与所述电池包之间设置有缓冲件。

31、由此,通过设置缓冲件,可避免电池包抵接车身支架时两者之间冲击力较大时,容易磨损电池包外表面,或者引起车身支架变形,而车身支架变形时可能影响电池包与锁止件的对准效果,即利用缓冲件可吸收电池包的冲击力或撞击力,以提供电池包和车身支架保护,提供可靠锁止。

32、优选地,所述电池包的中部具有扩容部,所述车身支架设有供所述扩容部向上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动车辆的锁止件,电池包上设置有配合件,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其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包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电池包锁止于所述电动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15.一种电动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锁止机构,所述电池包通过所述锁止机构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电动车辆的锁止件,电池包上设置有配合件,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电动车辆上;其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锁止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以使所述电池包在解锁状态与锁止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电池包处于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止件与所述配合件相配合,以将所述电池包锁止于所述电动车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锁止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许梦珂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