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5417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泡塑成型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包括主阀体,内设主阀芯,主阀体设置第一先导控制阀,主阀体设置有P口、T口及外接工作油口,主阀体芯孔内设左T腔、左工作腔、中压力腔、右工作腔、右T腔,上述孔腔分别连通芯孔,主阀体内设置连通腔连通左T腔、右T腔,中压力腔连通P口,连通腔连通T口,左工作腔、右工作腔连接外接工作油口,外接工作油口连接合模缸无杆腔和有杆腔,还包括:液控单向阀、第二控制阀,主阀体内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第二控制阀控制连接于P口和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压力开启侧之间,左工作腔连通一个工作油口,右工作腔连通液控单向阀入口腔,液控单向阀出口腔连通另一个工作油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泡塑成型机,具体为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


技术介绍

1、泡塑成型机是一种常见的泡沫塑料机械,用于制造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成型件,现有泡塑成型机大多采用带有多路控制阀组的液压系统驱动液压缸,控制移模进行前后移动完成开合模等操作,为了高效率生产,开合模过程一般具有压力高、速度快等特点,因此现有的液压控制回路相对复杂,控制要求高,采用多个板式阀、插装阀、阀块连接组成,元件松散,在实现控制要求的前提下,阀组庞大,油路构成复杂,孔道阻力、压力损失等较高,能量密度高、发热量大,不适宜当下高效率、高度集成化的液压控制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实现其功能,克服其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为了优化和改进泡塑成型机合模缸液压控制阀,专利技术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

2、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包括主阀体内设置芯孔,芯孔内适配设置主阀芯,主阀体设置连接控制其主阀芯轴向运动换向的第一先导控制阀,主阀体设置有p口、t口及外接工作油口,沿主阀体芯孔内铸造设置有左t腔、左工作腔、中压力腔、右工作腔、右t腔,上述孔腔分别连通芯孔,主阀体内设置连通腔,连通腔连通左t腔、右t腔,中压力腔连通口,连通腔连通t口,左工作腔、右工作腔连接外接工作油口,外接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合模缸无杆腔和有杆腔,还包括:液控单向阀、第二控制阀,主阀体内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主阀体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面、第三连接板面,第一先导控制阀设置于第一连接板面,第二控制阀设置于第三连接板面,第二控制阀控制连接于p口和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压力开启侧之间,左工作腔连通一个工作油口,右工作腔连通液控单向阀入口腔,液控单向阀出口腔连通另一个工作油口,主阀芯位于芯孔并与左t腔、左工作腔、中压力腔、右工作腔、右t腔形成具有差动功能的三位四通结构,其中位为o机能,右位为y机能。

4、进一步地,外接工作油口包括a1口、b1口,a2口、b2口,主阀体正面设置有主油口:p口、t口、a1口、b1口,主油口三点式分布设置,t口在p口上方,a1口、b1口分别对称设置于p口下方两侧,a1口、b1口分别贯穿主阀体1并在主阀体对向一侧对应a2口、b2口,p口下方的a1口、b1口之间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

5、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三控制阀,主阀体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面,第一连接板面、第二连接板面呈阶梯面设置,第二连接板面外侧相邻第三连接板面,第二连接板面安装设置第三控制阀,第三控制阀为单电磁铁弹簧偏置型,第三控制阀为两位四通阀,第三控制阀失电时,p口断开液控单向阀入口腔,t口断开合模缸无杆腔,第三控制阀得电时,p口连通液控单向阀入口腔,t口连通合模缸无杆腔。

6、进一步地,还包括开关阀,开关阀为两位二通阀,具有单向封闭功能,t口与p口之间的主阀体设置用于插装开关阀的插孔,开关阀关闭时,t口单向导通a1口,主阀体内设置有工艺孔七、工艺孔八、工艺孔十、过渡腔,开关阀的插孔内设置环腔,工艺孔八孔口位于主阀体底面且竖向延伸,开关阀一端口通过工艺孔七连通t口,另一端口连通环腔,环腔依次连接工艺孔八、工艺孔十、过渡腔、液控单向阀的出口腔和连接合模缸的无杆腔口。

7、进一步地,第二连接板面与第三控制阀之间叠加设置单向节流阀。

8、进一步地,第二控制阀为单电磁铁弹簧偏置型,第二控制阀为两位四通阀,第二控制阀失电时,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压力开启侧连通t口,第二控制阀得电时,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压力开启侧连通p口,液控单向阀入口腔连通t口。

9、进一步地,液控单向阀包括控制端和单向阀,具体为a1口、b1口之间插装入单向阀,控制端对应单向阀、在a2口、b2口之间的插孔内设置,包括推顶其单向阀开闭的控制活塞腔及控制活塞,单向阀前区设置入口腔,单向阀后区设置出口腔,控制活塞分割控制活塞腔为控制腔压力开启侧和控制腔回油侧,控制活塞腔口设置盖板。

10、进一步地,第一连接板面设置有k1p孔、k1t孔、k1a孔、k1b孔,其中,k1p孔连通中压力腔,k1t孔连通连通腔,k1b孔、k1a孔分别连通主阀芯两端弹簧腔;

11、第三连接板面设置有k2p孔、k2t孔、k2a孔、k2b孔;

12、第二连接板面设置有k3p孔、k3t孔、k3a孔、k3b孔;

13、k2p孔经由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四、工艺孔一连通中压力腔,k2t孔连通k3t孔及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二,再经由连通腔到t口,k2a孔经由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五连通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压力开启侧,k2b连通k3a及右工作腔;

14、k3p孔经由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一连通中压力腔,k3t孔经由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二连通连通腔到t口,k3t孔还连通连通液控单向阀控制腔回油侧,k3a孔连通k2b孔,k3b孔连通主阀体内设置的工艺孔三。

15、进一步地,主阀体底部设置有两个凸起的固定台,固定台设置有用于固定的安装孔。

16、进一步地,开关阀为电磁球阀。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该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将电磁换向、电液换向、液控单向、单向节流功能的控制阀及螺纹插装阀集成到一个组合体中,主阀体控制阀安装面采用阶梯式结构,主油口三点式稳定布局,第一连接板面、第二连接板面,第三连接板面的设置,优化了第一先导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三控制阀及叠加单向节流阀的空间布局,在布局更紧凑,减小空间的前提下,主阀体单位体积内的油道利用率较高,主阀体的重心稳定,阀体无集中应力点,外表面铸造结构利于大规模制造中的开模、脱模及成型,主阀体内压力油道和回油道相邻且交叉分布,可提高热量的传导,防止局部高温,主阀体油口设置方向及位置友好、主阀体底部固定可靠,便于现场安装,回路中设置了差动功能的阀芯结构,在合模缸工作过程中,可实现压力保持、补充和保压下的独立泄压。

18、本专利技术优化了合模缸的控制回路,高度集成化的主阀体降低了成本,液压控制效率更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包括主阀体(1)内设置芯孔,芯孔内适配设置主阀芯,主阀体(1)设置连接控制其主阀芯轴向运动换向的第一先导控制阀(3),主阀体(1)设置有P口、T口及外接工作油口,沿主阀体(1)芯孔内铸造设置有左T腔(102)、左工作腔(103)、中压力腔(104)、右工作腔(105)、右T腔(106),上述孔腔分别连通芯孔,主阀体(1)内设置连通腔(108),连通腔(108)连通左T腔(102)、右T腔(106),中压力腔(104)连通P口,连通腔(108)连通T口,左工作腔(103)、右工作腔(105)连接外接工作油口,外接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合模缸无杆腔和有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控单向阀(6)、第二控制阀(4),主阀体(1)内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6),主阀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一先导控制阀(3)设置于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二控制阀(4)设置于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二控制阀(4)控制连接于P口和液控单向阀(6)控制腔压力开启侧之间,左工作腔(103)连通一个工作油口,右工作腔(105)连通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液控单向阀(6)出口腔连通另一个工作油口,主阀芯位于芯孔并与左T腔(102)、左工作腔(103)、中压力腔(104)、右工作腔(105)、右T腔(106)形成具有差动功能的三位四通结构,其中位为O机能,右位为Y机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工作油口包括A1口、B1口,A2口、B2口,主阀体(1)正面设置有主油口:P口、T口、A1口、B1口,主油口三点式分布设置,T口在P口上方,A1口、B1口分别对称设置于P口下方两侧,A1口、B1口分别贯穿主阀体(1)并在主阀体对向一侧对应A2口、B2口,P口下方的A1口、B1口之间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阀(5),主阀体(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面(123),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二连接板面(123)呈阶梯面设置,第二连接板面(123)外侧相邻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二连接板面(123)安装设置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为单电磁铁弹簧偏置型,第三控制阀(5)为两位四通阀,第三控制阀(5)失电时,P口断开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T口断开合模缸无杆腔,第三控制阀(5)得电时,P口连通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T口连通合模缸无杆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阀(8),开关阀(8)为两位二通阀,具有单向封闭功能,T口与P口之间的主阀体(1)设置用于插装开关阀(8)的插孔,开关阀(8)关闭时,T口单向导通A1口,主阀体(1)内设置有工艺孔七(117)、工艺孔八(119)、工艺孔十(120)、过渡腔(121),开关阀(8)的插孔内设置环腔(118),工艺孔八(119)孔口位于主阀体(1)底面且竖向延伸,开关阀(8)一端口通过工艺孔七(117)连通T口,另一端口连通环腔(118),环腔(118)依次连接工艺孔八(119)、工艺孔十(120)、过渡腔(121)、液控单向阀(6)的出口腔和连接合模缸的无杆腔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面(123)与第三控制阀(5)之间叠加设置单向节流阀(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阀(4)为单电磁铁弹簧偏置型,第二控制阀(4)为两位四通阀,第二控制阀(4)失电时,液控单向阀(6)控制腔压力开启侧连通T口,第二控制阀(4)得电时,液控单向阀(6)控制腔压力开启侧连通P口,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连通T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控单向阀(6)包括控制端和单向阀,具体为A1口、B1口之间插装入单向阀,控制端对应单向阀、在A2口、B2口之间的插孔内设置,包括推顶其单向阀开闭的控制活塞腔及控制活塞,单向阀前区设置入口腔,单向阀后区设置出口腔,控制活塞分割控制活塞腔为控制腔压力开启侧和控制腔回油侧,控制活塞腔口设置盖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面(122)设置有K1P孔、K1T孔、K1A孔、K1B孔,其中,K1P孔连通中压力腔(104),K1T孔连通连通腔(108),K1B孔、K1A孔分别连通主阀芯两端弹簧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包括主阀体(1)内设置芯孔,芯孔内适配设置主阀芯,主阀体(1)设置连接控制其主阀芯轴向运动换向的第一先导控制阀(3),主阀体(1)设置有p口、t口及外接工作油口,沿主阀体(1)芯孔内铸造设置有左t腔(102)、左工作腔(103)、中压力腔(104)、右工作腔(105)、右t腔(106),上述孔腔分别连通芯孔,主阀体(1)内设置连通腔(108),连通腔(108)连通左t腔(102)、右t腔(106),中压力腔(104)连通p口,连通腔(108)连通t口,左工作腔(103)、右工作腔(105)连接外接工作油口,外接工作油口分别连接合模缸无杆腔和有杆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控单向阀(6)、第二控制阀(4),主阀体(1)内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6),主阀体(1)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一先导控制阀(3)设置于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二控制阀(4)设置于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二控制阀(4)控制连接于p口和液控单向阀(6)控制腔压力开启侧之间,左工作腔(103)连通一个工作油口,右工作腔(105)连通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液控单向阀(6)出口腔连通另一个工作油口,主阀芯位于芯孔并与左t腔(102)、左工作腔(103)、中压力腔(104)、右工作腔(105)、右t腔(106)形成具有差动功能的三位四通结构,其中位为o机能,右位为y机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工作油口包括a1口、b1口,a2口、b2口,主阀体(1)正面设置有主油口:p口、t口、a1口、b1口,主油口三点式分布设置,t口在p口上方,a1口、b1口分别对称设置于p口下方两侧,a1口、b1口分别贯穿主阀体(1)并在主阀体对向一侧对应a2口、b2口,p口下方的a1口、b1口之间插装设置液控单向阀(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泡塑成型机合模缸差动组合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控制阀(5),主阀体(1)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板面(123),第一连接板面(122)、第二连接板面(123)呈阶梯面设置,第二连接板面(123)外侧相邻第三连接板面(124),第二连接板面(123)安装设置第三控制阀(5),第三控制阀(5)为单电磁铁弹簧偏置型,第三控制阀(5)为两位四通阀,第三控制阀(5)失电时,p口断开液控单向阀(6)入口腔,t口断开合模缸无杆腔,第三控制阀(5)得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全锁郑向军李健康王保国杨太康孙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斯普瑞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