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介绍
1、生态护坡能够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坡体孔隙水压力、截留降雨、控制土粒流失,生态护坡通常为骨架护坡,骨架护坡即框架式构筑物,框架中间种植植物,通过植物与框架加固坡土,避免水土流失。
2、虽然这些骨架护坡能够配合植物减少水流冲击造成的水土流失,但植物的生长需要时间,各个骨架护坡组合后的导流效果一般,降雨量的暴增可能会对骨架护坡内植物的成长造成影响,因此,根据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以解决现有骨架护坡组合后导流效果一般,降雨量增大时,积水与冲刷可能会对骨架护坡内植物的成长造成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防护框和异型口,所述防护框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侧设置有卡合框,所述卡合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框,所述导流框的倾斜面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导流框的倾斜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内侧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导流框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均与导流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另一端与导流框的内壁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防护框与导流框均为六棱形框体,所述导流框的直径小于防护框的直径。
5、优选的,所述贯穿孔与出水口均与活动
6、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壁下侧固定连接有阻隔网,所述阻隔网的目数为5目,所述插槽的内壁开设有固定孔。
7、优选的,所述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垫,所述阻尼垫的外端面与卡合框的表面相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护框、导流框、活动板、弹性绳等结构使多个防护框的拼接会使多个导流框配合形成导流通道,对部分雨水进行导流使雨水不与坡土接触,当降雨量暴增时,通过设置的贯穿孔与活动板的部分露出,使雨水可以通过击打活动板使活动板略微翻转,多个活动板的转动可以减小雨水进入防护框的开口,使雨水沿着活动板的斜面通过出水口流出进入导流通道,实现了生态护坡可以根据降雨量来调整导流效果,以保护植物不受影响成长的能力,解决了现有骨架护坡组合后导流效果一般,降雨量增大时,积水与冲刷可能会对骨架护坡内植物的成长造成影响的问题,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防护框(1)和异型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的内侧设置有卡合框(4),所述卡合框(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框(5),所述导流框(5)的倾斜面开设有出水口(6),所述导流框(5)的倾斜面开设有导流槽(7),所述导流槽(7)的内侧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导流框(5)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的两侧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端均与导流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0)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绳(12),所述弹性绳(12)的另一端与导流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与导流框(5)均为六棱形框体,所述导流框(5)的直径小于防护框(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8)与出水口(6)均与活动板(10)的表面相贴合,所述导流槽(7)与出水口(6)相连通。
4.根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阻尼垫(15),所述阻尼垫(15)的外端面与卡合框(4)的表面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生态护坡,包括防护框(1)和异型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框(1)的上端面开设有插槽(3),所述插槽(3)的内侧设置有卡合框(4),所述卡合框(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导流框(5),所述导流框(5)的倾斜面开设有出水口(6),所述导流框(5)的倾斜面开设有导流槽(7),所述导流槽(7)的内侧开设有贯穿孔(8),所述导流框(5)的内侧设置有活动板(10),所述活动板(10)的两侧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9),所述连接件(9)的另一端均与导流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10)的表面开设有收纳槽(11),所述收纳槽(1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绳(12),所述弹性绳(12)的另一端与导流框(5)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明鑫,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今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