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510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属于复合材料先进成型装备技术领域,混合喷头包括:活动推杆、第一混胶腔室;活动推杆能够在第一混胶腔室内自由滑动;活动推杆在其滑动方向延伸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树脂进料管路与脱模剂进料管路连通;活动推杆滑动时固化剂进料管路、固化剂回料管路通过第一凹槽连通,树脂进料管路、树脂回料管路通过第二凹槽连通,或,固化剂进料管路、树脂进料管路与第一混胶腔室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改进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可以实现在模具内复合材料保护层的固化与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挥发物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先进成型装备,尤其涉及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1、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比强度、比模量、耐腐蚀、吸能等特点,在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轨交、海工装备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2、目前,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形工艺主要为热压罐、预浸料模压、中低压树脂传递成形等,存在应用成本高、成形效率低、制造流程长、手工工序多等问题,限制了其规模化应用。采用高压注胶模压成形的方式,可以在一台套设备中将碳纤维原料制备为复杂结构部件,成形效率高、自动化成度高、成本较低,是一种短流程成形制造技术,例如hp-rtm(highpressureresintransfer molding)是高压树脂传递模塑。其中,多组分液态树脂实现多功能组分的复合,碳纤维与多组分液态树脂的注胶浸润过程决定了制造速度与产品质量,是复合材料成形过程关键环节。

3、除此之外,复合材料成品往往需要复合保护层处理,当前市场产品复合保护层主要通过喷涂实现,将树脂运用增压手段通过喷头雾化功能将树脂尽量均匀洒在产品表面,一方面,为了保证良好的雾化喷涂效果,树脂中含有稀释溶剂,并在喷涂完毕后进行静置挥发,将对人体及环境产品不可逆的影响;另一方面,雾化/喷涂对表面平整度有较高要求(尤其是凹陷结构),获取光亮外观需要进行平整处理;除此之外,稀释溶剂引入需要留出挥发时间,人为加快挥发速度会降低保护层质量,这都延长了工艺时间,难以适应连续化生产。

4、除此之外,传统复合材料成品制备过程采用的是先注塑或其他工艺先成型板体再另外更换模具进行喷涂树脂,这不但增加了生产时间和加工成本,同时二次喷涂工艺也会降低盖板表面的粗糙度、影响产品质量。

5、除此之外,市场上现有的注胶设备还普遍存在注胶管路和混合喷头容易被固化后树脂堵塞、难以清洗清洁和使用寿命短的问题。目前市场上急需一种环保、便捷便于连续化生产的树脂混合系统和复合材料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分析,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注胶装置、复合材料成型方法,解决现有混胶方法中存在混胶管路和混合喷头容易被固化后材料堵塞、难以清洗清洁、使用寿命短、环境污染大和难以模内成型等问题中至少一个。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包括:活动推杆、第一混胶腔室;

4、所述活动推杆能够在第一混胶腔室内沿第一混胶腔室内壁自由滑动;

5、所述活动推杆上沿其滑动方向延伸设有互不连通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

6、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还包括:固化剂进料管路、固化剂回料管路、树脂进料管路、树脂回料管路和脱模剂进料管路;

7、其中,固化剂进料管路和固化剂回料管路位于第一混胶腔室同一侧,树脂进料管路和树脂回料管路位于第一混胶腔室的同一侧,且第一混胶腔室的壁上沿径向开设有分别与固化剂进料管路、固化剂回料管路、树脂进料管路、树脂回料管路连通的通孔;

8、所述树脂进料管路与所述脱模剂进料管路连通;

9、所述活动推杆沿第一混胶腔室内壁滑动时,所述固化剂进料管路、所述固化剂回料管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一凹槽连通,所述树脂进料管路、所述树脂回料管路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固化剂进料管路、所述树脂进料管路能够与第一混胶腔室连通。

10、优选地,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脱模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静态混合器与所述树脂进料管路连通。

11、优选地,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设有无级调压喷头,所述固化剂进料管路、所述树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无级调压喷头与所述第一混胶腔室连通。

12、优选地,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无级调压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13、优选地,所述无级调压喷头自下而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喷针阀体和压力设定装置,所述的喷嘴上设置有喷口,所述的喷针阀体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喷针,所述的喷针上端与所述的压力设定装置连接,所述的喷针通过压力设定装置调节上下移动,远离或堵住所述的喷口。

14、一种三组分树脂注胶装置,包括:储料装置、进料装置和上述的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所述进料装置将储料装置中三组分树脂三组分打入混合喷头混合后获得三组分树脂。

15、优选地,包括:所述注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一高压计量泵、第二高压计量泵、第三高压计量泵;

16、所述第一储料罐用于储存固化剂组分,并通过所述第一高压计量泵与所述混合喷头连通实现固化剂组分进料;所述第二储料罐用于储存树脂组分,并通过所述第二高压计量泵与所述混合喷头连通实现树脂组分进料;所述第三储料罐用于储存脱模剂组分,并通过所述第三高压计量泵与所述混合喷头连通实现脱模剂组分进料。

17、一种复合材料成型系统,包括上述的注胶装置和使用所述注胶装置匹配注胶的模内成型模具。

18、优选地,所述模内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凹模及位于凸模、凹模之间的密封板及密封板推动装置;所述凸模及所述凹模能够以互相远离或靠近的方式移动,所述凸模、所述凹模微开模时,所述密封板推动装置将密封结构与凸模密封固定。

19、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方法,使用上述复合材料成型系统。

20、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21、(1)本专利技术在注胶状态实现三组分树脂高效混合,在间歇状态实现三组分树脂的两组分回流,实现间歇和注胶状态稳定切换,保证注胶阶段压力稳定,并利用喷头活动推杆、第一混胶腔室设计将注胶状态残留混合胶液清除,避免固化树脂对混合喷头堵塞。

22、(2)本专利技术将三组分树脂在混合喷头即混即用,不设置混合后树脂储存空间;将两组分树脂混合区域设置在注胶出口处,减少混合后树脂流动管路长度,进而改善了现有成型方法中存在注胶管路和混合喷头容易被固化后树脂堵塞的问题。

23、(3)本专利技术选择无溶剂三组份树脂和高效混合设备,在模内喷涂一次成型,将喷涂集成在注塑或其他模内工艺过程中的成型方式,实现表面直接复合成型,形成高亮、高光的产品,可以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和成品率、提高制品性能、节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材料浪费、降低投资成本等,得到的产品具有高刚度、刚强度、高疲劳寿命等优点,适用于汽车结构件、安全件、装饰件和外覆盖件等零部件的直接应用。

24、(5)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成型模具设置相互配合的凸模、凹模及位于凸模、凹模之间的密封板及密封板推动装置,除了进行产品注塑、模压等成型操作外,还可以在凸模、凹模微开模时,利用密封板推动装置将密封结构与凸模密封固定,进行产品一侧的复合保护层操作,实现了在模具内固化与成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实现连续化生产

25、(6)本专利技术复合材料成型操作,将复合保护层集成在注塑、模压或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包括:活动推杆、第一混胶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脱模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静态混合器与所述树脂进料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设有无级调压喷头,所述固化剂进料管路、所述树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无级调压喷头与所述第一混胶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无级调压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调压喷头自下而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喷针阀体和压力设定装置,所述的喷嘴上设置有喷口,所述的喷针阀体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喷针,所述的喷针上端与所述的压力设定装置连接,所述的喷针通过压力设定装置调节上下移动,远离或堵住所述的喷口。

6.一种三组分树脂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装置、进料装置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所述进料装置将储料装置中三组分树脂三组分打入混合喷头混合后获得三组分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注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注胶装置还包括:第一储料罐、第二储料罐、第三储料罐、第一高压计量泵、第二高压计量泵、第三高压计量泵;

8.一种复合材料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胶装置和使用所述注胶装置匹配注胶的模内成型模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内成型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凸模、凹模及位于凸模、凹模之间的密封板及密封板推动装置;所述凸模及所述凹模能够以互相远离或靠近的方式移动,所述凸模、所述凹模微开模时,所述密封板推动装置将密封结构与凸模密封固定。

10.一种复合材料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复合材料成型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包括:活动推杆、第一混胶腔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还包括:静态混合器,所述脱模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静态混合器与所述树脂进料管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设有无级调压喷头,所述固化剂进料管路、所述树脂进料管路通过所述无级调压喷头与所述第一混胶腔室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态混合器的出料口与所述第二无级调压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组分树脂混合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级调压喷头自下而上包括依次连接的喷嘴、喷针阀体和压力设定装置,所述的喷嘴上设置有喷口,所述的喷针阀体内部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喷针,所述的喷针上端与所述的压力设定装置连接,所述的喷针通过压力设定装置调节上下移动,远离或堵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明伟杨燕山陈国松朱祥东任张毓赵虎虎白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