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994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6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除臭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包括预洗池、生物滤池、出味池和除臭装置;所述预洗池出水处连通生物滤池;所述出味池通过管道连通于生物滤池,用于散发污水中的臭气;所述除臭装置连通出味池内腔,用于除去硫化氢臭气;硫化氢臭气运输到除臭装置中进行除味,除臭装置能够进行轮替培育出将降解细菌,降解细菌能降解硫化氢臭气还原成硫化合物;重复的交替培育能使降解细菌有序稳定的对硫化氢臭气进行降解,从而避免含有硫化氢的气体排放会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除臭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1、由于我国块速的城市化发展,导致水旱灾害频繁,水环境污染严重,这大大加重了我国水资源不足的缺陷。按照污水来源,污水可以主要分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如何有效处理这类污水是我国水环境改善的重中之重,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生物滤池是常被用来处理污水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进行培养微生物,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2、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等过程中,常常产生有硫化氢(h2s)。由于h2s是一种恶臭毒性气体,在生物滤池对污水进行处理过程中需要将其去除。在常规的除臭生物滤池来处理h2s的过程中,容易在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硫酸,使得处理效果较难得以保证,从而造成生物滤池填料的ph下降和生物处理效率下降等问题。

3、针对污水处理产生的恶臭毒性气体问题,行业内进行了相关研究和设计,如现有技术一种生物滤池多级除臭方法及装置,生物滤池顶部设有喷淋装置,生物滤池由隔板分为预洗池和生物池,预洗池和生物池内的滤层支撑板上分别设置预洗滤层和生物滤层,生物滤层为生物基体填充菌属微生物和无机混合物填料,菌属微生物为芽孢杆和土壤杆菌属微生物混合,无机混合物填料为磷酸二氢纳与磷酸氢二纳的混合物,预洗池内对臭气进行预洗过滤处理,将臭气中颗粒及灰粒溶于水洗掉,进入生物滤层处理,生物基体上繁殖快速的菌属微生物缓释且吸附降解致臭污染物质,吸附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混合物调节填料ph值保持6~8,阻止生物滤层酸化,具有吸附污染物和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环境,净化气体排出,去除率高,不产生二次污染。

4、然而,上述现有技术虽然实现了对污水处理进行除臭的效果,但是为了保持污水在处理中性的ph,需要无机混合物调节物质,容易导致滤池堵塞,而且在实际应用中花费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包括预洗池、生物滤池、出味池和除臭装置;所述预洗池出水处连通生物滤池;所述出味池通过管道连通于生物滤池,用于散发污水中的臭气;所述除臭装置连通出味池内腔,用于除去臭气;

4、所述生物滤池包括第一填料区、第二填料区和储水腔;所述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分别位于储水腔的上方;所述生物滤池还设置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用于将储水腔内的水运输到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

5、所述除臭装置内设有菌种培养区,所述菌种培养区用于将臭气进行降解去除;所述菌种培养区中间设有隔离层,隔离层将菌种培养区隔开成两部分;所述除臭装置内还设有隔离装置,所述隔离装置设置于菌种培养区底面与隔离层底端抵接;所述隔离装置将菌种培养区底面隔开成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所述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为两个不相连的空间。

6、优选的,所述隔离装置包括转动电机和转动板;所述转动电机驱动连接于转动板,使转动板以转动电机为轴心进行转动;所述转动板边缘设置有毛刷与隔离层进行抵接。

7、优选的,所述隔离装置还可为矩形块。

8、优选的,所述菌种培养区和隔离层之间设有玻璃钢格栅板。

9、优选的,臭气为含有硫化氢(h2s)等的气体。

10、进一步地,所述储水腔还安装有抽水管道;所述抽水管道将储水腔分别与第一填料区、第二填料区和出味池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安装于所述抽水管道之间,用于将水抽入抽水管道内。

11、优选地,抽水管道与第一填料区和第二填料区之间设有花洒进行喷洒排水。

12、优选地,第一填料区的填料为多孔陶瓷、沸石、活性氧化铝层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3、优选地,第二填料区的填料为树脂球层、砾层、椰丝、玉米芯、陶粒、多面球、泥炭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4、进一步地,所述抽水管道与第一填料区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闸阀,用来控制抽水管道与第一填料区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与第二填料区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阀,用来控制抽水管道与第二填料区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与出味池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闸阀,用来控制抽水管道与出味池之间水流的通断。

15、进一步地,所述出味池还设置有花洒装置,所述花洒装置用于将出味池内的污水进行喷洒出味。

16、优选地,所述花洒装置与第三闸阀连接的抽水管道进行连通。

17、进一步地,所述除臭装置还设置有抽气管道,所述抽气管道将出味池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用于将污水中的臭味运输到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内;所述抽气管道与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和第二气阀,分别用于控制出味池与第一通风区和第二通风区之间臭气的通断。

18、进一步地,所述抽气管道与出味池连接处还设有第一抽风机,用于将出味池的臭气运输到抽气管道内,所述抽气管道与出味池连接处还设有干燥器,用于将运输到抽气管道的臭气进行干燥,所述生物滤池与出味池存在通道,该通道能让生物滤池与出味池之间的气体互通,所述抽气管道与出味池连接处电磁阀,用于控制抽气管道内臭气的通断。

19、进一步地,所述除臭装置内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设置于菌种培养区顶端,用于维持菌种培养区内微生物的繁杂环境。

20、优选的,加药装置可为加药花洒,能将药水进行喷洒到菌种培养区内。

21、进一步地,所述除臭装置还设置有排气管道,所述排气管道能连通于抽气管道,所述除臭装置与排气管道连接处设有第二抽风机,用于将经过菌种培养区处理后的气体再次通往菌种培养区底部;所述排气管道与抽气管道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阻断气阀,用于控制排气管道通往抽气管道气体的通断,所述排气管道还设置有臭气监测仪。

22、进一步地,还包括去味装置,所述去味装置,用于除去其余的气体;所述排气管道还能将除臭装置与去味装置进行连通。

23、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道与去味装置连接处还设有第二阻断气阀,用于通断抽气管道与去味装置之间的气体通断。

24、优选的,所述预洗池内部设置有过滤层,用于过滤掉水中的固体杂质。

25、优选的,过滤层包括硅藻土、过滤棉。

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27、污水在出味池内经过花洒能有效将含有硫化氢臭气散发,此时通过第一抽风机能将出味池内的硫化氢臭气通过抽气管道分别运输到除臭装置中进行除味;除臭装置中的两部分菌种培养区能够进行轮替培育,能够培育出将硫化氢臭气降解去除的降解细菌;当连接第一通风区的一部分菌种培养区将降解细菌培育完成时,将第一气阀打开,将第二气阀关闭,使得硫化氢臭气运输到第一通风区内与含有降解细菌的菌种培养区进行降解去除和氧化还原成硫化合物;而另一部分菌种培养区的没有硫化氢臭气经过,逐渐形成缺氧区,能方便降解细菌繁殖。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当连接第二通风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洗池(1)、生物滤池(2)、出味池(3)和除臭装置(4);所述预洗池(1)出水处连通生物滤池(2);所述出味池(3)通过管道连通于生物滤池(2),用于散发污水中的臭气;所述除臭装置(4)连通出味池(3)内腔,用于除去臭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203)还安装有抽水管道(5);所述抽水管道(5)将储水腔(203)分别与第一填料区(201)、第二填料区(202)和出味池(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04)安装于所述抽水管道(5)之间,用于将水抽入抽水管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道(5)与第一填料区(20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闸阀(205),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第一填料区(201)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5)与第二填料区(20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阀(206),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第二填料区(202)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5)与出味池(3)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闸阀(207),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出味池(3)之间水流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味池(3)还设置有花洒装置(301),所述花洒装置(301)用于将出味池(3)内的污水进行喷洒出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4)还设置有抽气管道(6),所述抽气管道(6)将出味池(3)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用于将污水中的臭味运输到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内;所述抽气管道(6)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406)和第二气阀(407),分别用于控制出味池(3)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之间臭气的通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管道(6)与出味池(3)连接处还设有第一抽风机(7),用于将出味池(3)的臭气运输到抽气管道(6)内,所述抽气管道(6)与出味池(3)连接处还设有干燥器(8),用于将运输到抽气管道(6)的臭气进行干燥,所述生物滤池(2)与出味池(3)存在通道,该通道能让生物滤池(2)与出味池(3)之间的气体互通,所述抽气管道(6)与出味池(3)连接处电磁阀(9),用于控制抽气管道(6)内臭气的通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4)内还包括加药装置(408),所述加药装置(408)设置于菌种培养区(401)顶端,用于维持菌种培养区(401)内微生物的繁杂环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4)还设置有排气管道(10),所述除臭装置(4)与排气管道(10)连接处设有第二抽风机(15),所述排气管道(10)能连通于抽气管道(6),用于将经过菌种培养区(401)处理后的气体再次通往菌种培养区(401)底部;所述排气管道(10)与抽气管道(6)连接处还设置有第一阻断气阀(11),用于控制排气管道(10)通往抽气管道(6)气体的通断,所述排气管道(10)还设置有臭气监测仪(1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去味装置(12),所述去味装置(12)用于除去其余的臭气;所述排气管道(10)还能将除臭装置(4)与去味装置(12)进行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道(10)与去味装置(12)连接处还设有第二阻断气阀(13),用于通断抽气管道(6)与去味装置(12)之间的气体通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洗池(1)、生物滤池(2)、出味池(3)和除臭装置(4);所述预洗池(1)出水处连通生物滤池(2);所述出味池(3)通过管道连通于生物滤池(2),用于散发污水中的臭气;所述除臭装置(4)连通出味池(3)内腔,用于除去臭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203)还安装有抽水管道(5);所述抽水管道(5)将储水腔(203)分别与第一填料区(201)、第二填料区(202)和出味池(3)进行连通;所述第一水泵(204)安装于所述抽水管道(5)之间,用于将水抽入抽水管道(5)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水管道(5)与第一填料区(201)连接处设置有第一闸阀(205),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第一填料区(201)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5)与第二填料区(20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闸阀(206),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第二填料区(202)之间水流的通断;所述抽水管道(5)与出味池(3)连接处设置有第三闸阀(207),用来控制抽水管道(5)与出味池(3)之间水流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味池(3)还设置有花洒装置(301),所述花洒装置(301)用于将出味池(3)内的污水进行喷洒出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臭的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装置(4)还设置有抽气管道(6),所述抽气管道(6)将出味池(3)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用于将污水中的臭味运输到分别连通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内;所述抽气管道(6)与第一通风区(404)和第二通风区(40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气阀(406)和第二气阀(407),分别用于控制出味池(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奕辉王广驰黄浩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新之地环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