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及其提效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及其提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816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及其提效结构,涉及光学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的二氧化钛复合直径大于前者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对光进行二次捕捉并反射,从而实现高反射率;利用二邻甲苯硫脲通过高压喷涂改性镀银层,生成致密的配合物膜,加上苯基的疏水作用,从而有效的阻止腐蚀介质与银表面反应,辅助对光的捕捉,提高太阳光二次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功率,进一步增强贴膜的反射率和性能;并且通过在电池间隙位置设计新的间隙贴膜结构,增加电池片的二次光利用,充实电池片与电池片空余间隙,让更多的太阳光线反射回到电池片,提升太阳光二次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材料,具体为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及其提效结构


技术介绍

1、太阳能作为一种低碳可再生能源,可免费使用,也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与常规能源相比,其使用方便且成本低廉,光伏组件是把太阳能直接转换为电能,是发电的核心单元,为电设备供电或者向电网输送电能,因此可以应用于多种实施环境中,例如,建筑墙体、屋面、地面、水池等环境;一般光伏组件由前盖板、正面胶膜、电池片、背面胶膜和背板封装而成,但电池板之间通常存在间隙,当光线入射至电池片的间隙照射至背板时,该部分光线无法很好地吸收利用,导致组件功率降低,发电量减少。

2、为了降低光源的浪费,很多光伏组件在电池片的间隙间贴有反光膜,而目前间隙贴膜技术,电池倒角区域不能完全被反光膜覆盖,当太阳光线照射到光伏组件表面,部分太阳光从电池片倒角区域透过,并且传统的间隙膜在经历过风吹日晒雨淋后,灰尘颗粒堆积在上面,影响捕光能力,导致光的反射率减少,发电效率降低,且目前行业所使用间隙膜为镀铝型材质,反光率大约在90%左右,还是有部分光线未能被完全反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及其提效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所述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由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较大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再复合改性镀银层制得。

3、进一步的,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由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制得。

4、进一步的,所述改性镀银层由二邻甲苯硫脲通过高压喷涂改性镀银层。

5、进一步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6、(1)将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与混合溶液混合,21khz超声8~15min,置于75~85℃的水浴条件下,70~100rpm搅拌18~28min,以0.4ml/s滴加硅烷偶联剂kh570-乙醇溶液,硅烷偶联剂kh570-乙醇溶液中硅烷偶联剂kh570与乙醇的质量比为0.25:10,350~500rpm搅拌80~100min,静置1~2h后,过滤,取固体,用去离子水洗涤2~4次,50~80℃下真空干燥4~6h,得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7、(2)将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乙酸、去离子水、乙醇混合,40~60rpm研磨40~60min,依次加入松油醇和乙基纤维素,先于70~100rpm搅拌10min,然后用21khz超声8~15min,重复上述搅拌、超声2~4次,涂覆至模具中,厚度为0.5~1mm,120~150℃干燥2~3h,得反光膜1;

8、(3)将直径为160nm的二氧化钛颗粒按步骤(2)制成厚度为0.01~0.1mm的反光膜2,复合在反光膜1上方,得双层反光膜,135~170℃干燥2~3h,通过真空蒸发将银镀在反光膜2上方,银膜厚度为40~80nm,接着,在距离银膜15~30cm处、喷涂枪压力为8~15mpa,以40~80g/m2喷涂二邻甲苯硫脲,再涂覆一层丙烯酸酯胶黏剂,厚度为0.1~0.3mm,105~120℃干燥2~5h,得光伏组件间隙贴膜。

9、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混合,滴加氨水至溶液ph为9。

10、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真空度为0.2~1kpa。

11、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kh570-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8:40:10~15:70:18。

12、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乙酸、去离子水、乙醇、松油醇、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0.8:4:23:8:8~20:1.5:10:40:16:16。

13、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真空蒸发镀膜的工艺参数:真空度为6×10-4pa、电流为100a、时间为180s。

14、进一步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结构,包括:反光膜、若干电池片,所述反光膜由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制得,再提前通过贴膜设备粘贴到玻璃面,通过光伏组件封装主材形成一个整体部分,两条相互垂直的反光膜与相邻的电池片呈三角形结构,能够完全遮挡电池片倒角空隙,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3w-4w)。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本专利技术的间隙贴膜是由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较大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再复合改性镀银层制得,以实现疏水、高反射率、耐气候性的效果。

17、首先,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水解生成的硅醇基团取代二氧化钛表面的羟基,形成均匀、疏松粗糙的表面结构,使得水滴在离子表面位点接触,不能渗透其中,实现基体的疏水性能,同时实现耐气候性,接着,复合直径大于前者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当光从小颗粒二氧化硅膜层透射出,遇到大颗粒时则会反射回去,对光进行二次捕捉并反射,从而有效提高基体的捕光能力,实现较强的反射率。

18、其次,利用二邻甲苯硫脲高压喷涂改性镀银层,其中的两个氮原子和一个巯基负离子与镀银层配位,形成致密的配合物膜,加上苯基本身具有很强的疏水作用,从而有效的阻止腐蚀介质与银表面反应,并且辅助二氧化钛对光的二次捕捉,可将几乎所有的太阳光线反射回到电池片,提高太阳光二次利用率和光伏组件的功率,进一步增强贴膜的反射率、疏水性和耐气候性。

19、最后,本专利技术间隙贴膜采用三角形结构,使电池片倒角区域完全遮盖,充实电池片与电池片空余间隙,充分的让太阳光反射到电池片上,提升太阳光二次利用率,可以有效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发电量,可实现成本回收,在风光大基地,发电增益在6%-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由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较大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再复合改性镀银层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由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镀银层由二邻甲苯硫脲通过高压喷涂改性镀银层。

4.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混合,滴加氨水至溶液pH为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真空度为0.2~1kP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混合溶液、硅烷偶联剂KH570-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为8:40:10~15:70:1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乙酸、去离子水、乙醇、松油醇、乙基纤维素的质量比为9:0.8:4:23:8:8~20:1.5:10:40:16:16。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真空蒸发镀膜的工艺参数:真空度为6×10-4Pa、电流为100A、时间为180s。

10.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结构,包括:反光膜、若干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膜由权利要求1-9的制备方法制得,再提前通过贴膜设备粘贴到玻璃面,通过光伏组件封装主材形成一个整体部分,两条相互垂直的反光膜与相邻的电池片呈三角形结构,能够完全遮挡电池片倒角空隙,提高光伏组件的功率(3W-4W)。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由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复合较大的二氧化钛颗粒制成双层膜结构,再复合改性镀银层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由硅烷偶联剂kh570改性直径为10~20nm的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镀银层由二邻甲苯硫脲通过高压喷涂改性镀银层。

4.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按质量比1:1混合,滴加氨水至溶液ph为9。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真空度为0.2~1kpa。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组件间隙贴膜的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军何亮张志勇徐闯费宇刘苏佳
申请(专利权)人:润马光能科技金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