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水结构及其支流入汇工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46471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4
本技术涉及跌水结构及其支流入汇工程,该结构用于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结构包括:高位基座、至少一个台阶机构、多个排水孔、多个消力结构和低位基座;该支流入汇工程应用于支流入汇处,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支流入汇工程包括上述的跌水结构;通过在运河支流入汇口处设置具有跌水结构的支流入汇工程,使运河支流入汇口处具备消能防冲和安全通航等特点,保障支流汇入干流时两者顺利衔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尤其是涉及跌水结构及其支流入汇工程


技术介绍

1、运河工程输水渠道挖宽挖深后,原有水系被打断,需建设跌水或者跌井工程,使原有水系平顺汇入运河工程输水渠道且不影响通航。跌水工程为联通支流入汇运河干流的重要工程型式。然而,运河是人工开挖的引水渠道,与天然河道存在不同的跌差及夹角。水流的跌落势必对交汇处的水流流态产生不利影响;同时该引水渠道又具有通航功能,需要控制入渠流速大小,使其满足一定的通航标准要求,从而确保航运安全。因此,兼顾消能和通航安全的跌水工程是运河干支交汇区域顺利衔接的重要结构,亟需研发适用于运河工程的支流入汇口跌水结构型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支流入汇工程,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是:跌水结构,该结构用于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结构包括:

3、高位基座1,所述高位基座1位于引水渠道高水位一端;

4、至少一个台阶机构2,台阶机构2为从上到下依次阶梯交错设置的结构,台阶机构2依次为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

5、多个排水孔5,每个所述排水孔5均匀分布于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的表面上;

6、多个消力结构3,用于将水流分成多个小水股,起到消能作用,跃后水流深度降低;所述消力结构3设置在第一台阶201的表面上;

7、低位基座4,所述低位基座4位于引水渠道低水位一端。

8、进一步的,所述高位基座1和低位基座4均由从下至上设置的瓜子片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均由从下至上为设置的土工布层、中粗砂层、瓜子片层、碎石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消力结构3沿水流方向至少设置成两行,每行中的消力结构3交错设置。

11、本技术提出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支流入汇工程,该支流入汇工程应用于支流入汇处,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支流入汇工程包括上述的跌水结构。

12、进一步的,该支流入汇工程还包括:

13、高位压顶6,所述高位压顶6位于高位基座1的两侧;

14、至少一层的低位压顶7,所述低位压顶7位于低位基座4的两侧。

15、当低位压顶7为两层时,两层低位压顶7之间设有截水沟8,所述截水沟8用于拦截低位压顶7上流向低位基座4的水流。

16、进一步的,高位压顶6和低位压顶7均由从下至上设置的水泥土层、土工布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8、通过在运河支流入汇口处设置具有跌水结构的支流入汇工程,使运河支流入汇口处具备消能防冲和安全通航等特点,保障支流汇入干流时两者顺利衔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用于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基座(1)和低位基座(4)均由从下至上设置的瓜子片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均由从下至上为设置的土工布层、中粗砂层、瓜子片层、碎石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结构(3)沿水流方向至少设置成两行,每行中的消力结构(3)交错设置。

5.支流入汇工程,该支流入汇工程应用于支流入汇处,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其特征在于,该支流入汇工程包括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跌水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流入汇工程,其特征在于,该支流入汇工程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流入汇工程,其特征在于,当低位压顶(7)为两层时,两层低位压顶(7)之间设有截水沟(8),所述截水沟(8)用于拦截低位压顶(7)上流向低位基座(4)的水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流入汇工程,其特征在于,高位压顶(6)和低位压顶(7)均由从下至上设置的水泥土层、土工布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用于控制引水渠道的入渠水流流速大小,该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基座(1)和低位基座(4)均由从下至上设置的瓜子片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台阶(201)和第二台阶(202)均由从下至上为设置的土工布层、中粗砂层、瓜子片层、碎石层和混凝土层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跌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结构(3)沿水流方向至少设置成两行,每行中的消力结构(3)交错设置。

5.支流入汇工程,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有权陈四新吕强谢长波陈正旵陈广明吴海江梁兴杨阳王飞陈齐陈龙浩杨明明吕宁徐祥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