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及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437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12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及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其中,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输送平台,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二进料口相对,输送平台的长度大于等于3m,输送平台的高度大于等于4.5m或位于地平面以下。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传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及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目前大型生产制造业中的自动化设备占地面积需求巨大,机台与制程关系交错纵横复杂,往往会出现工厂整体产线因占地面积规划不足,导致整条连贯的生产线断裂,需要人力、物力去运行输送来保证整条生产制造车间的运行。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的通常做法是:由制造生产部下属各区与相应的工程部门专人负责,制造出一条专门的运输通达,保证生产产品的正常运输。上述方法具有相当的被动性,基本上是短距离车间传送,还影响其他部门及车辆正常运行,给整条生产线增加因人员影响的不稳定因素,也增加了时间成本,人力和物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及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成本高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包括: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输送平台,连接于两个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之间,并分别与第一升降装置的出料位置和第二升降装置的进料位置相对,输送平台的长度大于等于3m,输送平台的高度大于等于4.5m或位于地平面以下。

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输送平台为滚轮式传送机构或皮带式传送机构。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升降平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升降平台;或者,第一升降装置和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传送带。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第一基体以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第一升降平台,第一基体的侧壁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料口,第一基体的侧壁的顶部或底部设置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升降平台可在第一进料口与第一出料口之间移动;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具有容纳空间的第二基体以及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的第二升降平台,第二基体的侧壁的顶部或底部设置有第二进料口,第二基体的侧壁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第二出料口,第二升降平台可在第二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之间移动。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还包括:第一旋转传输机构,第一旋转传输机构包括第一旋转平台以及设置于第一旋转平台两侧的第三进料口和第三出料口,第三出料口与第一进料口相对;和/或,第二旋转传输机构,第二旋转传输机构包括第二旋转平台以及设置于第二旋转平台两侧的第四进料口和第四出料口,第四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相对。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旋转传输机构和第二旋转传输机构均为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包括:第三基体,具有容纳空间,第三基体的相邻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进口为第三进料口和第四进料口,出口为第三出料口和第四出料口;转架,设置于第三基体的容纳空间内并可水平转动,转架包括架体本体以及在进口的法线方向上间隔布置于架体本体上的多个滚轴,滚轴的延伸方向与法线方向垂直,各滚轴上均间隔布置有多个滚轮,各滚轮的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水平面形成第一旋转平台和第二旋转平台;旋转马达,驱动架体本体转动。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升降平台由多根间隔布置的第一承载杆构成,第一承载杆沿水平方向延伸;和/或,第二升降平台由多根间隔布置的第二承载杆构成,第二承载杆沿水平方向延伸。

10、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包括: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为上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控制装置,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以及输送平台均与控制装置电连接。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为多个,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以及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输入模块、计算模块以及输出模块。

12、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厂房b内设置第一升降装置,在厂房a内设置第二升降装置,并在第一升降装置与第二升降装置之间设置输送平台。在运输产品时,厂房b内的产品先通过第一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至出料位置然后送入输送平台,接着产品通过输送平台输送至第二升降装置的进料位置,最后通过第二升降装置下降或上升至出料位置。上述结构一方面使得厂房b内的产品能够运输至厂房a内,这样即使产线分布于多个厂房内,产品也能正常运输;另一方面,由于输送平台的长度大于等于3m,因此即使两个厂房之间的距离较远,产品也能够正常运输;最后一方面,由于输送平台的高度大于等于4.5m或低于地平面,因此输送平台不占用地面空间,以保证工作人员正常走动以及车辆正常运行,降低了时间成本以及人力和物力成本。

13、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30)为滚轮式传送机构或皮带式传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0)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包括第一升降平台(1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0)包括第二升降平台(22);或者,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传输机构(40)和所述第二旋转传输机构(50)均为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平台(12)由多根间隔布置的第一承载杆(155)构成,所述第一承载杆(155)沿水平方向延伸;和/或,所述第二升降平台(22)由多根间隔布置的第二承载杆(255)构成,所述第二承载杆(255)沿水平方向延伸。

8.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为多个,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板以及与所述控制板电连接的输入模块、计算模块以及输出模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平台(30)为滚轮式传送机构或皮带式传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与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0)上均设置有光敏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包括第一升降平台(1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20)包括第二升降平台(22);或者,所述第一升降装置(10)和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倾斜设置的传送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区域连线生产装置还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大鹏陶奎任俞仁吾袁野
申请(专利权)人:宸亚兰考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